安史之乱的起因及过程是什么,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结果是什么?

2021-01-07 18:51:39 字数 5154 阅读 7806

1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安禄山是混血胡人,通晓6种蕃语,史思明是他的同乡,两人在一起长大,在一起当过互市郎(唐代边疆与少数民族**中的经纪人),后来又都在幽州节度使(管辖今北京市一带地区)张守畦部下当军官。

安禄山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权位和势力,还想爬上更高的位置。他于是就挖空心思来进一步博得唐玄宗的欢心,取得唐玄宗的信任。有一次,

安禄山深知唐玄宗好战喜功,就多次使用阴谋诡计,诱骗和坑杀了成千上万的奚人和契丹人,或者把他们押送到京城献俘,或者割下他们的脑袋去报捷。为了迎合唐玄宗和杨贵妃奢侈享乐的欲望,安禄山把从各地搜刮来的奇禽、异兽、珍宝、玩物络绎不绝地派人送到长安的皇宫中。

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有白费。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唐玄宗还下令在京城里给安禄山建造了极其豪华的府第。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把一个心腹部将留在长安城里当坐探,随时把朝廷中的动静密报给他,为叛乱进行准备。他以范阳(今北京市西南)为根据地,在城北建筑了一座雄武城,广招兵马,制造**,屯储军粮。他还从部将中提升了500多人任将军,2000多人任中郎将,用这种办法来收买人心,培植叛乱的爪牙。

最后,他从亲信当中挑选了史思明等人,充当谋士和心腹,作为指挥叛乱的核心力量。

安禄山叛乱的迹象逐渐明显起来,朝廷的一些大臣和其他一些节度使也逐渐察觉到了。他们多次提醒唐玄宗,要玄宗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可是玄宗怎么也不相信,反倒说:

“安禄山这个人,我待他不薄,他怎能反叛我呢?咱们东边和北边的边境,还要靠他来守,你们不必多担心。”

眼见着安禄山的势力逐渐壮大,统率着重兵18万人,占当时边镇军队1/3还多,杨国忠感到自己的宰相交椅已经岌岌可危了。他一方面加紧在唐玄宗面前游说,另一方面暗中查询安禄山安插在京城的探子。杨国忠查出了安禄山派在京城的探子,并处死了他们,这下激怒了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派到京城奏事的一个**从长安回到范阳,向安禄山密报朝廷的情况。安禄山与心腹密谋之后,召集他的15万大军,出示了一份据说是使者带回来的圣旨,宣称:“有圣上密旨,令禄山带兵入朝铲除杨国忠!

”11月初一,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举行反叛,向长安方面进发,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腐朽的唐王朝在军事上毫无准备,既无可用之兵,又无可用之将,只好命大将封常青、高仙芝招收市井无赖之徒,前往抵抗,但新招之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安禄山连败唐军,一路攻陷陈留、荥阳、洛阳,直逼长安。

叛军得逞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长安,这时候,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反叛了。他匆忙调兵遣将,部署平定叛乱,可是这临时凑起来的部队,仓促上阵,**是叛军的对手?尤其是潼关失守后,长安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

杨国忠主张出逃蜀中,于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些皇亲大臣出走四川。行至马嵬驿时,随行军士鼓噪不前,骚乱中杀死了杨国忠,并强迫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可奈何,忍痛派人缢死了杨贵妃。

随后,唐玄宗跑到四川成都去了,安禄山军队占领了长安。

安禄山的军队十分残暴,每到一处,就抢掠民财,烧毁房屋,甚至把杀人当作儿戏。叛军进入长安后,即纵兵大抢3天,长安成了一片火海。在安禄山军队的暴行下,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镇村庄,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改元至德,帝号为肃宗。他任用郭子仪等大将,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准备**长安。公元757年,安禄山集团发生内讧,他的长子安庄绪本应为太子,但安禄山却想立夫人段氏生的儿子为太子,为此安禄山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

唐军趁机收复长安、洛阳。安禄山留守河北的大将史思明也暂时投降了唐军。

公元758年,唐朝正打算消灭史思明力量,史思明又起兵反叛,占据魏州(今河北大名)。同年,唐肃宗派郭子仪等20万大军围邺城(今河南安阳),史思明带兵直趋邺城,援助被围的安庆绪,打败了唐军。史思明胜利后,乘机杀了安庆绪,自己当了皇帝。

接着史思明又攻陷洛阳。不久,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安史集团内部的争权残杀,使力量大为削弱。

唐军趁势收复洛阳。

公元762年,唐肃宗死,子李豫继立,是为代宗。代宗调集各路兵马又借回纥骑兵,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军相继收复洛阳、河南等地。

公元763年初,史朝义手下的几员大将先后投降了唐朝,史朝义走投无路,穷赎自杀(也有人说是被部将诱杀)。至此,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结果是什么?

2楼:小南歌子

安史之乱是中国复唐代玄宗末年至制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原因: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矛盾,阶级矛盾,民族问题,内部矛盾等等。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

过程: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经历了唐廷反击,长安失陷,马嵬兵变,肃宗即位,睢阳之,战安禄山被杀,邺城之战,史思明复叛。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结果:这场安史之乱导致民不聊生,社会更加混乱,百姓无家可归,同时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唐朝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战争过后,朝廷把经济重心南移,加大了佛教的复兴。

3楼:匿名用户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中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16532,安指安禄山.史指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

二人先后发动叛乱.搅得中原大地民生凋敝.

安史之乱起于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结束于763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前后近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过程: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宝年间,已经失去了开元年间的进取心,朝政腐败,任用奸臣,如李林辅,杨国忠等人.结果导致军阀拥兵自重.

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他乘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发动了叛乱.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随着长安的失守,玄宗逃亡蜀中,急忙让位于太子,于是呼唐肃宗即位,继续指挥唐军平定叛乱的战争, 由于安禄山的叛乱不得人心,且自身好享乐,没两年,他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毕竟不如其父,即位之后,屡战不胜.败退邺城.不料被其部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继承了叛军的军队,继续发动叛乱.可是他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错误,不喜长子,喜幼子.结果他和安一样,被儿子所杀,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继任大燕皇帝,由于史朝义杀父不被其他叛军拥戴,结果叛军内部纷争,屡被唐军所败.

,直到763年,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基本经过.

安史之乱起因经过结果 40

4楼:贞观之风

起因:主要包括唐朝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

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版据势力的矛盾交织权在一起。

经过: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由于叛军内部不和,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后是安庆绪被部下史思明斩首,然后是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绞死,最后是史朝义兵败自杀,这样安史之乱结束。

结果:安史之乱导致河西、陇右的大片土地落入了吐蕃之手,造成了长安的西边无险可守,对唐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5楼:匿名用户

起因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藩镇割据严重,安禄山作为藩王野心勃勃,而且唐玄宗后期执政不明,安禄山瞅准时机起兵叛乱,最后被郭子仪、李光弼镇压!不过经过安史之乱,唐朝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唐王朝走向末路。

6楼:三十六中计

统治着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直接原因。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爆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后果:

安绿山起兵兵临长安马嵬兵变肃宗即位安绿山被杀史思明复叛平定乱世

7楼:别再被盗号

因藩镇割据,以及安禄山权利过大,还有李隆基厌政,安起兵造反。因唐朝指挥失误,连连失败。后在郭子兴、李光弼带领下,和起义军内部矛盾,安史之乱在唐肃宗时期被平定。但唐朝大受打击。

只能打99个字不能多说

8楼:匿名用户

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经过:安禄山起兵--兵临长安--马嵬兵变--肃宗即位--安禄山被杀--史思明复叛--

平定乱事

那位安史之乱的原因和过程

9楼:手机用户

主要原因在bai于:前期du过度扩张,过度依赖羁縻府zhi州制。唐高宗dao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几专次战争失败,异族纷纷开始属叛乱,羁縻府州制崩溃,朝廷失去了重要的兵源,同时边警不断,造成朝廷必须不停征发兵力应付,财政紧张。

为应付大规模边境战争,开始设置临时战区,到李治统治后期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已经趋于固定,后来行军道又演变成了边防军区,行军大总管演变成了节度使。唐玄宗李隆基追慕李世民,怀有征服四夷的雄心,在节度使的任用上也和以往有了较大变化:第一,节度使任期过长,多年不予调换,如本文主角安禄山就担任了14年平卢道节度使;第二,节度使常一人兼统多镇,兵权开始集中,王忠嗣曾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统兵26.

7万余人,安禄山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统兵18.3万余人;第三,重用蕃将,747年时,诸道节度使中,有安禄山(康国人)、安思顺(安国人)、高仙芝(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四个蕃将,此前唐廷对于蕃将虽然百般笼络,但极少让他们担任方面大员;第四,节度使权威过大,除了独掌兵权外,还握有地方财政和民政大权,助长了对**的离心力。采纳哦

安史之乱是指什么,安史之乱主要讲的是什么?

1楼 北京创典文化 指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反唐的一次叛乱。自755年至762年结束,前后达8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主要讲的是什么? 2楼 游子逸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

唐朝的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生的

1楼 匿名用户 首先,唐朝内部腐败奢华,让安禄山产生了轻视的想法,认为叛乱可能成功 第二,唐朝实行藩镇政策,各个藩镇拥有巨大的军事 经济自决权,使得藩镇越来越脱离唐朝 的控制 第三,安禄山身兼平卢 范阳 河东三镇节度使,手中兵力达到二十万以上,实力膨胀,野心也随之增大 第四,宰相李林甫贪恋权位,不想...

安史之乱有哪些历史影响,安史之乱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1楼 漫阅科技 安史之乱是唐朝 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这次事件对社会 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唐王朝由统一集权走向 割据的转折点,是阶级矛盾由缓和走向激化的转折点,是唐王朝对周边各族由主动进攻走向被动挨打的转折点。以此为标志,唐朝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 藩镇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