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王》中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老王》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020-12-09 09:47:16 字数 5577 阅读 8362

1楼:匿名用户

作者觉得对老王还不够关心,老王当他们夫妻俩是真心的朋友,但从作者最后要给他钱来看,他并不了解老王。文章开头“他蹬,我坐,一路上说着闲话”老王付出的是劳动力,作者付出的只是物质帮助,并没有给予老王所需的精神帮助,从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良知,作者在反省自己……

2楼:可爱的冬己娃娃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然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在老王有生之年对他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3楼:终世彼岸

生活中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要关爱不幸者,努力帮他们改善处境。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的关心不够,所以觉得愧怍。

《老王》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4楼:课文你来说

一、《老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作者感到“愧怍”的原因:

因为“我”觉得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我”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而且呼吁大家关注不幸者。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声:

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建立互助互爱,互相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老王》简介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通过记叙“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展现了老王艰难、凄惨的生活情况,突出了老王善良、朴实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不幸者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含蓄地提出关爱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老王,文章的记叙对象,一个不幸的三轮车夫。因为在北京解放后没有加入组织而落伍,自称自己“没用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物质上艰苦,精神上凄苦。因为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思想上怀有极大的恐惧。

这可能是老王最大的不幸。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愿意给作者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去世几年后,作者感到当年对老王的行为“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吉尔·布拉斯》等。

5楼:往事如梦都如梦

不是作者认为她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多,而是多年之后才明白:她一直在充当给予者且从未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帮助。这么做貌似对老王好,却始终让老王觉得自己欠了情。

在老王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希望送一份厚礼表达感激,作者却用给钱的方式让老王的临终心愿落空。命运就是这样阴差阳错。作者对自己给老王带来的亏欠感永远无法弥补而感到“愧怍”

6楼:匿名用户

1.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不够关心。

2.抒发了作者的心声,像对待老王这样的不幸者,我们应呼吁大家互助互爱,尊重新人际关系。

7楼:匿名用户

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建立互助互爱,互相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8楼:匿名用户

幸运者是指作者

不幸者是老王

从而表达了是作者感到对老王的关心还不够

在社会上总有幸与不幸,作者启发我们在社会中幸运的人尽力帮助一些不幸者

9楼:黧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根本算不了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总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过,所以她感到很愧怍。

10楼:梦幻的美丽森林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要关怀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望采纳,不过前几位写得比较好呢,我这比较偷懒啦

11楼:吼吼浊酒

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哟:

by-吼吼

12楼:百度用户

一个社会总是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3楼:charlotte蝎

作者觉得对老王还不够关心,老王当他们夫妻俩是真心的朋友,但从作者最后要给他钱来看,他并不了解老王。文章开头“他蹬,我坐,一路上说着闲话”老王付出的是劳动力,作者付出的只是物质帮助,并没有给予老王所需的精神帮助,从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良知,作者在反省自己。

回答完毕

14楼:吧唧鳖婆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5楼:蜜的梦想

一个社会上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心少了,觉得太惭愧了!

老王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

16楼:沐雨萧萧

《老王》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

结尾一句话,应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疚”。

杨绛的《老王》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7楼:匿名用户

一个社会总会有不幸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8楼:匿名用户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惭愧

老王(不幸)死了,我(幸运)还活著,抱歉的话没法说了(因为对方付出感情,我只想付出钱),心中不忍、不安。

实际上我也不大理解,大概是这种意思,只是最后一句为了追求文笔表达上有点形而上了。

19楼:心园欣欣

老王是社会上的一个不幸者,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老王》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20楼:课文你来说

一、《老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作者感到“愧怍”的原因:

因为“我”觉得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我”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而且呼吁大家关注不幸者。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声:

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建立互助互爱,互相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老王》简介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通过记叙“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展现了老王艰难、凄惨的生活情况,突出了老王善良、朴实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不幸者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含蓄地提出关爱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老王,文章的记叙对象,一个不幸的三轮车夫。因为在北京解放后没有加入组织而落伍,自称自己“没用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物质上艰苦,精神上凄苦。因为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思想上怀有极大的恐惧。

这可能是老王最大的不幸。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愿意给作者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去世几年后,作者感到当年对老王的行为“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吉尔·布拉斯》等。

怎么理解杨绛的《老王》的最后一句话?拜托各位了 3q

21楼:黑雪酱

这是作者对于老王这样的人的一种叹息, 也是作者对于社会的感叹, 像老王这样的人太多了, 而作者作为一个幸运的人, 他不忍心面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 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悲天悯人的一种心怀吧。

求帮忙,明天考试。。。《老王》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什么意思?

22楼:拒绝

1、愧怍,指惭愧。愧怍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为不幸者做的还不够。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2、老王是病死的,非寿终正寝,是一个人辛酸的结局,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3、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

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

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4、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

在作者的思想中,她真的是平等地对待老王,把他当作一个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对待——无关乎职业,无关乎收入!可是,她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这表现了知识分子勇于反省的良知。而“我”身处不幸,还能关心别人,体察别人,尽量帮助别人,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爱,爱使苍凉的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荷叶.母亲》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荷叶·母亲》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并说说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楼 紫鸢 《荷叶 母亲》最后一句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

“自学”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1楼 匿名用户 自学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自学之路崎岖不平,这需要自学者付出更多,勇于向自己发出挑战,敢与攀登。只要认准方向,不半而废,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有用人才。 自学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并持之以恒。自学是向自己发出挑战。花两倍甚至数倍的精力,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寂寞...

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

1楼 雨爱sunny耶 如果这件事情值得你去做,那么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必须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这篇课文我们才教过。。。。。。 2楼 匿名用户 全神贯注 词 目 全神贯注 发 音 qu n sh n gu n zh 释 义 贯注 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