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诗经》有什么评价,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2020-11-22 07:23:09 字数 5061 阅读 6681

1楼:北京创典文化

作为我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至圣先师”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我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2楼:勤奋的追与忆

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译文:《诗》三百,用一句话在概括它,就可以说,不胡思乱想。没有学过诗经,连话都不会说。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

扩展资料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

3楼:和平有明

孔子下手真很狠,千于首,砍掉了70%,只剩下305首…

孔子是怎样评价诗经的

4楼:逗比逗无悔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译文:《诗》三百,用一句话在概括它,就可以说,不胡思乱想。没有学过诗经,连话都不会说。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

扩展资料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没有说什么不好的东西)。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5楼: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

“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6楼:阳光照前路

孔子觉得诗经这本书非常的好看,非常的,精讲,觉得这个是能给**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孔子对于这本诗经是很有赞赏的,对这本诗经是持很大的赞誉。

7楼:重影影子多寂寞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对诗经有什么评价

8楼:种花家的小米兔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

春秋时三百篇最初流传、应用和编订, 孔子创始儒家诗教。他的诗教理论,以及后来战国时 孟子提出的方**、 苟子创立的儒家文学观,奠定了后世《诗经》研究的理论基础。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9楼:love裸舞揪

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可以_培养联想力,可以_提高观察力,可以__学习讽刺方法

孔子对《诗经》功能的评价,后人提炼为哪四个字?

10楼:天涯海角

《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史、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起著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

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

应该是“温柔敦厚”吧

11楼:匿名用户

无邪,尽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

“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名人们(比如:鲁迅,孔子,孟子)对《诗经》的评价?

12楼:新苗国际教育吧

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孟子:

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

荀子在儒家著作中最先把诗三百首当作经。他在〈〈劝学》篇中提出为学须“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诗经》。一次是与上大夫壶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这段文字相当经典,与《报任少卿书》中部分文字大同小异,这里只取论诗的一句: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董仲舒:“诗无达诂”正是此人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

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朱熹:他有两个观点最为有名,一是认为《诗经》:

“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也就是说是他老夫子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说;二是淫诗说。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都是淫诗。

何休(东汉经学家):说《诗经》是“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胡适:

“《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明确说明:

《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20世纪中期**费德林院士也称:“《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李贽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1楼 漫阅科技 首先,他批判孔子,提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2000多年来,孔子一直被统治者们视为圣人 偶像,并被当作神灵崇拜,而李贽却提出要破除对孔子的迷信,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大胆命题。他说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祖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阐述孔子“仁”的内涵及现实意义,阐述对孔子仁学思想有哪些认识和理解?

1楼 匿名用户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 仁 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 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 仁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 悌 忠 恕 礼 知 勇 恭 宽 信 敏 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

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人才看法

1楼 sherry颜月 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 异端 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 假道学 社会腐败 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 革故鼎新 ,反对思想禁锢。 李贽对统治阶级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在《焚书 赞刘谐》及《续焚书》的《圣教小引》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他以戏谑嘲讽的笔调贬低孔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