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礼的由来和孔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2020-11-21 18:16:36 字数 5516 阅读 8039

1楼:大道教育

礼的介绍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 中国书法“礼”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古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

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

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

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

“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实现国家稳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

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

“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

“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理想的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礼的四个原则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孔子为什么要反复强调“礼”的重要性

2楼:自然

“礼”是处理各种行政事务的规则、准则,也是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尺度。孔子认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个人都要恪守“礼”的尺度。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是一个人的优秀品德,但是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一)。

对人过分恭敬的确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某单位有一名公务员,为了博得领导和众人的好感,几乎对所有人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见面后先是握手,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寒喧,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以至于人们远远看到他,都绕道走。既要动脑,又要动口、动手,你说这样的人累不累?

过分谨慎的人往往显得懦弱无能,有的人一出家门就害怕下楼梯崴脚,走在马路上害怕被汽车撞,做事前怕狼、后怕虎,这种人能成什么大事?相反,有的人倒是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做,但就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结果犯下了抢劫偷盗、**腐败、杀人越货的弥天大罪,这种过分的勇敢往往会导致社会的动乱。

孔子提倡“直”,但不提倡过分的“直”。有些人非常直率、坦白,做事坚持原则,丁是丁,卯是卯,但说话不注意场合,不讲分寸,心直口快,当着众人的面直接顶撞上司或长辈,让人下不了台,这种人可能心地非常善良,但说话、做事很容易伤人。鲁迅先生有一篇短文叫《立论》,说是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都高兴的不得了,抱出来给客人看。

一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人说:

“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尽管他说的是事实,但这一事实在这样一种场合说出来却是对主人的无礼,被痛打一顿正应验了孔子所说的“直而无礼则绞”。

恭、慎、勇、直是人的优秀品德,这些品德必须以礼来节之,以礼来“中和”,否则就会变成劳、葸、乱、绞,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把握了这一尺度,君子就会按照礼的要求“笃于亲”,老百姓就会“兴于仁”;同样,君子依礼“故旧不遗”,老百姓就不会人情淡薄,一个以礼治、仁政为信念的理想社会就会变为现实。

3楼:优质账号

克己复礼谓之“仁”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礼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整理、定型和对社会个体成员道德修养的文明规范。

我们知道,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与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这便是孔子对颜回解释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文明的仪表标志着一个人的素养,对具体礼节仪式的熟悉则可以使人在一切社交场合中都能应付自如。

所以,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他告诫自己的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孔子本人在这方面则堪称身体力行的楷模。请看《乡党篇》中这些生动的描述: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没阶,趋进,翼如也。

这是他从事政务活动时的情形。其中有的是对约定俗成的传统政习的遵守,但更多的则是通过小心翼翼的举止言谈乃至一定的面部表情体现出对君臣关系的恪守和对君王权威的维护。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丝不苟: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也。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锭尝赤妒俦德稠泉椽沪。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升车,必正立,执绥。

席不正,不坐。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4楼:匿名用户

礼就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没有原则了,这个世界岂不大乱?

儒家非常重视礼节.学生拜孔子为师,应该准备什么礼

5楼:

论语述而篇,有的把束修译为十束肉干作为学费。

但我个人认为孔子不收学费。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没教养不懂礼貌的人?孔子的礼术到哪去了?为什么大家一定得弄得这么难堪才能解决问题?

6楼:匿名用户

你说的这些现在都成了常态,社会风气好起来要很长时间,没办法,能忍则忍,能躲就躲,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7楼:andrea夏花

你好。在如今复杂的社会和事情中,每个人对待人和事物的方式都是有所区别的。究其原因,这可能和他们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当然在社会中的环境也是另外一方面,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孔子的“礼”,大着,靠社会法律的约束,小者,靠个人的德行的体现。

因此,我们只能做好自己,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无法改变别人,希望自己的“礼”能感染别人从而得到别人对我们的“德”。希望能帮助到你!

8楼:匿名用户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毒瘤!它已经深深地祸害中华民族几千年了!

9楼:欧白芷

中国入世被高物质给改变了

谁知道9月28日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10楼:体系列宁

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8月27日)

11楼:贺函_小包总

公历9月28号是孔子 的生辰

从孔子的礼治来看,谈谈孔子为什么要梦见周公

12楼:2086断肠

中国古代社会被称为礼治社会,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特点。礼治是在西周时期确立起来的,历史上有周公“制礼作乐”的说法,但到春秋时,西周建立起来的礼治已遭到极大破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孔子以弘扬西周的礼治为己任,不但继承了西周的礼治思想,还提出“仁”的思想,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礼治思想。

孔子的礼治思想对后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礼的起源与原始的祭祀有关,《说文》释礼,“礼,履也,所以事鬼神致福也。从示从丰。

”王国维认为,“丰”是会意字,表示“盛玉以奉神人之器”。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醛亦谓之醛,又推之而奉神人事通谓之礼。因此,礼原指祭神的仪式。

后来礼逐渐引伸为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等,成为全社会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在春秋时期,人们已普遍认同礼在治国中的作用。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君子谓郑庄公于是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樱、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叔向云“礼,政之舆也。”《左传昭公五年》载女叔齐对鲁昭公说“礼,所以守国家,行其政令,无失其民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者久矣,与天地并。”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对礼治的认识。

孔子对当时的礼治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礼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