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伤痕文学”,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

2020-11-21 20:43:59 字数 5144 阅读 4185

1楼:只有乌龙没有茶

文革结束之后,出现了**《伤痕》,是揭露文革的反人道内容的,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名称概括这一类作品,就叫“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什么是“伤痕文学”﹖

2楼:醉意撩人殇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

3楼:只有乌龙没有茶

文革结束之后,出现了**《伤痕》,是揭露文革的反人道内容的,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名称概括这一类作品,就叫“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4楼:莲儿夏花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是表现*****为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代表作有:《班主任》/刘心武 《灵与肉》/张贤亮 《将军吟》莫应丰 《芙蓉镇》古华

5楼:匿名用户

得名于卢新华的短篇**《伤痕》。伤痕文学冲破“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戒律,突破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创作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和悲剧性。真正从人道主义来塑造人物,描写了**主义与极左路线下人性遭摧残,人权被剥夺的悲剧。

6楼:匿名用户

意思是伤感文学,会勾起伤感回忆的

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

7楼:醉意撩人殇

1、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

2、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

3、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

这就是**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乔厂长上任记》。

8楼:牙牙的弟弟

1、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

《伤痕》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2、反思文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

3、改革文学

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

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一时的“改革文学”,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乔厂长上任记》。

扩展资料:

内容:1、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1966-1976年以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能:“宣泄”。

以上提到的两篇作品,只是在题材上对于'伤痕文学'具有开创性意义,然而在艺术上它们却都是十分稚嫩的。

相比之下,另几篇也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的作品,虽然并无拓荒价值,但艺术上却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的《枫》等。

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 (1981年发表)。

2、反思文学

描写以社会底层小人物为主角的“苦难故事”,这类作品的主人公本身不具备反思能力,因而理性“反思”色彩较淡薄,故事成为**的中心,作家的反思主要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来,这些苦难故事揭示了历史事实的某些真相。

以知识分子和干部为主角的落难故事,体现了知识分子和干部在受难中依然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表现出无法克服的矛盾性。

3、改革文学

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人的传统价值尺度的冲击。

揭示商品经济冲击下旧有生活方式的逐渐瓦解,以及所有这些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的强烈震动。这既是改革文学的深化、也是文学使自己不再附庸于政治的一种努力。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 《浮躁》 ,蒋子龙的《开拓者》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9楼:确道天凉好个球

伤痕文学”

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改革文学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像》、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等;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伤痕文人是什么意思

10楼:匿名用户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伤痕》。

伤痕文人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

11楼:小圣在逛

“伤痕文学”,主要是讲述一些在毛时代受到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冲击的人的悲情故事。在文学史上,伤痕文学本身的艺术价值恐怕连泡屎都不如,但伤痕文学的政治功能以及伤痕派文人的起伏却很有研究价值,而且伤痕派文人可以说是80年代以来,中国文人的一个最重要派别,直至今天,伤痕派都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控制权。

这个派别按我的划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伤痕,既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开始走红的一帮,代表人物有刘心武张贤亮等,这帮人的走红基本得益于国内政治权势力量的支持。第二部分是90年代走红的新伤痕,代表人物有邓贤王小波等,这帮人的走红除了国内老政治力量之外,更主要的是受到国外势力和国内逐渐成器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第三部分是从80年代至今一直占据伤痕文学主流的部分,代表人物是臭虫和耗子,他们代表了人类的丑陋和阴暗,是所有天良未泯者的敌人。

什么是文学中的"母题,什么叫文学母题?

1楼 匿名用户 母题, 指的是一个主题 人物 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 原型 ,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 这是将母题与意象 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在教育学中,母题就是各门学科包含若干知识点的基本题 典型题,也...

问答题:什么叫文学创作观,巴金的文学创作观是如何形成的

1楼 小猫阅读 其实就是一种创作倾向 就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的的思想观念和写作态度,也是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文学创作观有重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文学创作观非常必要。 巴金的文学创作观是如何形成的 2楼 zxcvb了 ...

什么是文学思潮,文学思潮对于文学的发展

1楼 假苏更生 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 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 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思潮的起伏递嬗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 研究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 可以便于从总体上发现和把握文学的特性及文学的发展规律 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和时代的关系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