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七人当中,除孔融外,其他六人都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太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罗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是说,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竟有五人死于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2楼:love是谎言
被杀了...........应该是曹坯干的........
相知道真相就坐时空机回去看看吧嘻嘻...........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怎么死的?
3楼:匿名用户
陈琳(156 ?—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版著名文学家,“建安权七子”之一。初仕袁绍,后归曹操。
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4楼:匿名用户
陈琳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史料记载,这一年二月瘟疫流行,陈琳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为建安七子)一起染疫疾而死。
建安七子是谁
5楼:易书科技
建安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三曹”以外,还有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场、刘桢等七人,世称“建安七子”。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
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因曾出任北海(东汉郡国名)相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现存诗歌5首。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饮马长城窟》为他的诗歌代表作。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在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
徐干(171~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主要著作是《中论》。
阮璃(?~212),字符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
应场(?~217),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今存诗15首,《赠从弟》三首为其代表作。
6楼:谏幼仪羿邃
“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年间颇有代表性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和刘桢。因曹丕在《典论·**》中曾七人并举,故以此名称之.孔
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好学有异才。汉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境内)相,世称孔北海。
曹操时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性格刚正,为人恃才负气,后因屡次触怒曹操,在政治上与曹对抗被杀。所作散文词藻华美,议论尖锐,笔调犀利简洁,以气盛见长。
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其诗流传不多,代表作有《临终诗》,抒写忠悃孤愤之情。陈琳
(?--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曾为何进主簿,后依袁绍掌书记。
绍败之后,又归附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草拟书檄公文,后为门下督。擅长撰写章表书檄,所作甚多,与阮禹齐名。代表作如诗伐曹操的《为袁绍檄豫州》,运用骈偶句式,铺张扬厉。
亦长于写诗,其诗仅存四首。其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以乐府旧题写人民劳役之痛苦,诗风朴实、生动,富有民歌特色,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王粲
(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大家,童年时得到蔡邕的赏识,被称为"有异才"。17岁时因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不得重用。
后归附曹操,任承相掾,后转迁军谋祭酒,位至魏国侍中。在"七子"中,其文学成就最高,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其诗赋感时伤乱,激昂慷慨,情调悲凉。
诗作如《七哀诗》,描写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悲惨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登楼赋》抒写怀乡之情与怀才不遇的沉痛,感情真挚感人,是古代抒情小赋的名篇。徐干
(177--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曾任曹操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蔑视官禄,著书自娱,所作《中论》,为时人所推重。
又善辞赋,能诗。诗代表作《室思》六章,抒写女子对丈夫的哀婉情思,真挚动人,对后世闺怨诗颇有影响。原诗文集已佚。
阮禹(约165--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尉氏县)人。少时曾从蔡邕学习,后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与陈琳共同掌管记室,草拟军国檄书,又转为仓曹掾属。能诗善文。
散文《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歌以《驾出北郭门行》为代表,写后母虐待孤儿,有一定进步意义,其风格很接近汉乐府古辞。在建安七子中,他的诗比较凄凉低沉。
应瑒(?--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劭之侄,曾为曹操丞相掾属,转任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
与弟应璩、侄应贞皆以文章称世。曹丕曾称其"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与吴质书》)。惜传世之作不多。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曾为曹操丞相掾属。其诗刚劲挺拔,注重气势,不尚雕琢。后人以他与曹植并称,谓"曹刘",声誉甚高。
但其诗作流传甚少,多为酬赠亲友之作。代表作《赠从弟》三首,以比兴手法抒写情怀,其中"亭亭山上松"一首尤为著名,为后人所赞赏。诗中歌颂了松柏不罹凝寒的本性,表现出诗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钟嵘《诗品》)的高尚品质。
7楼:让忆雪藩职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
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安阳北)中,又号“邺中七子”。
8楼:自治区区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同时代曹丕的《典论·**》首次将他们相提并论,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文学家,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代孙,孔 宙之子。由于曾任北海相,亦称孔北海,后因得罪相国曹操,遭处死,夷灭全家。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东北)人。东汉时期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最 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擅长辞赋,建安七子之 一,被誉为“七子之冠冕”。
有一次和友人同行,停下来读路边碑文,友人问他能背诵吗?王粲说:“可以。
”当即表演,一字不差。又有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局被人碰乱了,王粲凭著记忆,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以为他乱排,用手巾帕盖在棋盘上,请王粲在另一个棋盘上重摆一遍。
王粲摆出来后,一模一样,一个子都没错,令人惊叹。
徐干(170年-218年),字伟长,三国时期文学家,琅琊剧(今属山东省胶洲市)人,建安七子之 一。
徐干本人擅长辞赋,能作诗,其七言诗妙绝当时,有"五琳(陈琳)七干"之称。其主要著作是《中论》,当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曹休书》)。
其《轩猿赋》、《漏卮词》、《枳橘赋》、《团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张衡)、蔡(蔡邕)不过也”(《典论·**》)建安七子中只有徐干以《中论》数卷跳脱建安七子的泥泞,成一家言。
阮瑀(2世纪?-212年),字符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 一。阮瑀的儿子阮籍位列“竹林七贤”之一,孙阮咸亦是当时名士。
应玚(2世纪?-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人,建安七子之一。有文 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 丕说他“和而不壮”。
曹丕称赞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平易通俗,长于比兴。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藻不够丰富,所以钟嵘在《诗品》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作传世不多,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
刘桢(2世纪?-217年),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期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七人当中,除被曹操处死的孔融外,其他六人都依附于曹操父子旗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北方发生疫病,当时为魏王世子的曹丕,在第二年给吴质的信中说:“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之中剩下的五人竟然全部死于这次传染病。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建安时期五言诗大盛。曹氏父子以政治领袖的身分,大量写作五言诗;文士中有建安七子等人,经常唱和,尤其在宫廷宴会的场合,往往有即席赋诗的习惯。现今流传下来的公宴诗,多是五言之作。
建安的五言诗在文学史上评价非常高,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曹植手中就明显具有文人诗的面目。内容主要有游仙以及反映当时社会现状两大类,后一类特多优异之作,如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王粲《七哀诗》等。
建安七子是指的哪些人,建安七子指哪几人?
1楼 匿名用户 建安时期的比较有成就的七位作家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擀 阮寓 应饧 刘侦 建安七子之称处于曹呸的《典论 》 2楼 匿名用户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建安七子指哪几人? 3楼 三杨开泰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 196 220年 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 陈琳 王粲...
朋友的儿子死了,我该怎么安慰他,朋友的儿子死了,怎么安慰她
1楼 匿名用户 如此之伤痛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有默黙地关心,支持他,才是真正的友谊。也可以适当的帮忙解决一些他需要帮助的事情。 2楼 匿名用户 陪着你朋友,帮着做些吃的喝的,就可以了。 3楼 匿名用户 你应该一直陪着她。给她就想要的 朋友的儿子死了 怎么安慰她 4楼 天然吊自然丝 别人安慰没用的,...
为什么人死后要安葬,为什么在中国人死后要等七天才能够下葬?
1楼 丰源 汉族的传统葬礼就是四个字 入土为安。 中国人认为。人来自天地间,必将回归于天地间。所以,人死后,埋入地下,回归自然,是最好的。不必奢靡 2楼 八三老人 中国有一个传统叫,入土为安。 为什么在中国人死后要等七天才能够下葬? 3楼 设计部的强哥 中国民间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习俗,有些习俗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