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古文翻译

2021-03-12 15:42:25 字数 1253 阅读 3697

1楼:匿名用户

原文: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①,坐宣室②。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③。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字词解释:

①受厘: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行祀或郡国祭祀之后,皆以祭余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厘。

②宣室:宫殿名,在未央宫中,是皇帝斋戒的地方。

③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坐席上往前移动,这是亲近的表示。

译文: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刚刚祭祀过天地,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

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

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已经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比不上他啊。”

大部分参考http://zhidao.baidu.***/question/18589979.html内容,但觉得其中有某些地方不确切,有些微改动。

2楼:雨岚潸

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

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

“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一段古文翻译

3楼:匿名用户

《史记》第一百零九卷: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译文:说的是,太史公说:《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

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请帮我翻译这一段古文,谢谢,谁帮我翻译一段古文,谢谢

1楼 爱仪至上 孟子曰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诗云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 ,绸缪牖户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 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今国家闲暇,...

求这段古文翻译,求这段文言文的翻译

1楼 蓝色狂想曲 余读太史公《刺客传》,未尝不悲国士之志,志穷而为刺也。议者谓传刺客非春秋旨。盖尝论刺客有义有不义辨,为国报仇 为私人戕正人,此义不义辨也。 我读《太史公《刺客列传》,没有不悲痛国士的志向,志愿而被讽刺的。议论的人认为传刺客不是春秋旨。我曾谈论刺客有义有不义辩护,为国报仇,为私人杀害...

“一士人善画,”翻译这段古文,《士人善画》翻译

1楼 匿名用户 东安有bai 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du 作了一幅zhi题材为老鼠的画dao,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回爱惜它,很随意地答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