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021-03-12 15:32:30 字数 4603 阅读 8033

1楼:土流集团

一、尊重有错误行为学生的人格。

学生人格得到了尊重,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其实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就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得到尊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无形阳光、空气和水。有错误行为的学生,批评和惩罚虽然能约束他们,但可能失去“面子”,其人格尊严受到一定的损害,他们往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和赏识,而不是缺少批评和惩罚。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感到是和教师平等交流,就会觉得教师值得信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善于发现学生在错误行为中的优良品质。

发现学生在错误事件中的优良品质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用表扬的方法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超出了学生的心理定式,能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终生健康发展。因为在这种教育情景下,学生准备的一切抵制批评教育的办法全部失效,等待她的只能是全面、无条件地接受教诲。

教师分析情况的实事求是,入情入理令人信服,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再说,让学生也能从错误行为中看到自己的良好品质,起到无法估量的激励作用,使犯错误者消除了自暴自弃增强了自信心,引导她以后发扬这些良好的品质来回报社会。

表扬和奖励是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对正确行为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值得提倡的教育手段,对学生的良好品质予以表扬,一般教师都能做到,但对有错误行为的学生采用表扬的方式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有错误学生的表扬要实事求是,入情入理,恰如其分。首先,要热爱学生,把学生看作能发展可塑造的人。

其次,要善于观察,并了解学生,冷静理智的分析错误行为,机智的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再次,要将其错误行为中的不良品质和良好品质区别开来,不能好坏不辨,混为一谈。分清和判断出优良品质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表扬,才能对她起到激励作用。

若把不良品质当成良好品质去表扬,学生就认为是对她的嘲讽,此外,表扬时要多用积极性评价,要有针对性,而不是笼统、空泛地说“好”,要讲清楚好在什么地方,给他们快乐和自信。教育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视非言语的运用,如目光慈祥,表情真挚,态度诚恳,语调温和等。

三、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应多宽容、少批评。

首先,单纯的事后批评虽然维护了制度的权威,能抑制或消除不符合规章制度和校纪校规的消极行为发生的概率,但往往会使犯错误者不知所措,批评只能告诉学生不应该做什么,而没有告诉学生该怎样做才能弥补错误行为造成的后果,或者说批评没有告诉学生该用什么样的行为去纠正错误行为。教师若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恰当的鼓励表扬学生,不仅使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会帮助、督促、启发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主动去消除不良行为。

其次,过重过多过分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若以鼓励奖励为主,则学生会主动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最后,学生的自觉性,学生的觉悟或好的品德、行为是批评不出来的,只有通过父母、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等教育方式才能养成。

2楼:忍法天盾

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矫正,就逐渐形成陋习,它将是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不搬走它,前进的车轮就不能向前滚动。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的。那么老师要及时的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一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环节。

一、开展“不良行为诊断活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症药方” 。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形成,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思想片面和认识上的偏差。我在高一下学期就开展了“不良行为诊断活动”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的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良陋习以及形成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措施。

对于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制订出了学生不良行为矫正成绩显著进步奖励制度。对于少数同学在活动缺乏正确认识,并且在活动期间存在较严重的不良行为,要请家长来校协同学校和本人,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共同制定“对症药方” ,并予以落实,防止搞形式,走过程。

二、进**感交流,启开学生心扉;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在教育学生改正错误时,最大的障碍是学生的逆反心理,良言会被误认为“坏心” ,善意会被误解为“恶意” 。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的心境被怀疑恐惧笼罩着,他们对老师和同学冷漠疏远,甚至对立,故意与老师“顶牛” ,老师对此应怀有崇高责任感去爱护学生,去了解他们。因此,老师应先站在学生的“立场” 上努力替学生寻找犯错误的“合理性” ,耐心地、热情地引导学生吐露犯错误的真实思想根源。只有这样做,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在帮助他们,就会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

三、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教育时机,触及心灵伤痛,促使其转化。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作为一个老师要在平时各种各样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寻求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激起他们内心震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力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发出闪烁的光。这时要抓住思想上醒悟的良机,给予耐心的启发,引导帮助,促使他们扬长避短,促使其向更好方向转化。另外利用“闪光点” 给予恰当表扬,不仅能激发受表扬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令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四、增强道德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批评,培养集体荣誉感。

只有具备正确,深刻的道德意识,才能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才能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进而纠正不良行为。老师要抓住道德认知环节进行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使其自觉产生“悔过感” 、“内疚感” 。深刻感受家庭、学校、国家对自已的期望,同时要善于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恢复名誉” ,努力使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调正目标,反复强化,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遇不良诱导因素的刺激,便会反射式地“犯脖”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的。老师必须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他们的每一言一行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必要时以严肃的校纪,严厉的班规来强化管理,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3楼:匿名用户

如果是我,绝对不去纠正这种愚蠢的行为。这就等于给自己加速死亡的机会。我选择不当班主任,也不受这份气。

4楼:倪丝薇

好好对他们,,要忍住。

如果他们到了初三的话就会明白自己以前常跟那先不良的混在一起就是有多么的煞b的了,,他们会自己后悔。

5楼:花里眠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

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6楼:迪总

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矫正,就逐渐形成陋习,它将是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不搬走它,前进的车轮就不能向前滚动。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的。那么老师要及时的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一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环节。

一、开展“不良行为诊断活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症药方” 。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形成,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思想片面和认识上的偏差。我在高一下学期就开展了“不良行为诊断活动”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的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良陋习以及形成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措施。

对于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制订出了学生不良行为矫正成绩显著进步奖励制度。对于少数同学在活动缺乏正确认识,并且在活动期间存在较严重的不良行为,要请家长来校协同学校和本人,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共同制定“对症药方” ,并予以落实,防止搞形式,走过程。

二、进**感交流,启开学生心扉;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在教育学生改正错误时,最大的障碍是学生的逆反心理,良言会被误认为“坏心” ,善意会被误解为“恶意” 。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的心境被怀疑恐惧笼罩着,他们对老师和同学冷漠疏远,甚至对立,故意与老师“顶牛” ,老师对此应怀有崇高责任感去爱护学生,去了解他们。因此,老师应先站在学生的“立场” 上努力替学生寻找犯错误的“合理性” ,耐心地、热情地引导学生吐露犯错误的真实思想根源。只有这样做,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在帮助他们,就会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

三、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教育时机,触及心灵伤痛,促使其转化。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作为一个老师要在平时各种各样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寻求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激起他们内心震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力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发出闪烁的光。这时要抓住思想上醒悟的良机,给予耐心的启发,引导帮助,促使他们扬长避短,促使其向更好方向转化。另外利用“闪光点” 给予恰当表扬,不仅能激发受表扬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令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四、增强道德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批评,培养集体荣誉感。

只有具备正确,深刻的道德意识,才能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才能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进而纠正不良行为。老师要抓住道德认知环节进行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使其自觉产生“悔过感” 、“内疚感” 。深刻感受家庭、学校、国家对自已的期望,同时要善于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恢复名誉” ,努力使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调正目标,反复强化,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遇不良诱导因素的刺激,便会反射式地“犯脖”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的。老师必须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他们的每一言一行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必要时以严肃的校纪,严厉的班规来强化管理,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计划,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计划

1楼 匿名用户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 什么是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 什么是习惯 1 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 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二 习惯的分类 习惯简单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 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1...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教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1楼 顽皮果果 您好!我们以一年级学生为例进行讲解。您好!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我们建议新老师从孩子的养成教育抓起。首先老师要注意自己和家长的沟通方式与状态,注意自己的措辞和方法,因为一年级的家长也是 新学生 。所以给家长和自己沟通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要注意自己管理班级...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楼 匿名用户 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叶圣陶曾说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 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更需家长掌握孩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心理规律 向孩子讲明养成良好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指出要养成这些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克服哪些毛病,让孩子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自己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