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且夫句翻译

2021-03-09 13:55:46 字数 5109 阅读 3377

1楼:折翼海贼

“闻”没有 学说 的意思。闻闻

wén【名】

知识;见闻〖knowledge〗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因为楼主将 而 理解为 递进 ,就产生了因果关系(因为听过孔子的学说所以轻视伯夷的义行),但这个因果关系是建立在 闻 是 学说 的意思之基础上的。但这里 闻 是 见闻 的意思(孔子周游列国,以见多识广著称)。所以就不能这么翻译了。

还有,结合前后文,如果按楼主这么翻译的话就不符文意,且显得多余了。这篇文章反映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之类的道理:河之于海,世人之于“听闻了上百条道理的自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所以,孔子伯夷就应该之于“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了。

显然,谈“只听了一点点孔子的学说就轻视伯夷的义行”的这么不明情理的人是赘余的。http://old.

blog.edu.**/user5/280234/archives/2008/2085843.

shtml

2楼:匿名用户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囗(左“氵”右“矣”音si 4)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 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si4 ,观***,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 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 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 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 似囗(上“田”中“田田”下“石”音lei3)空之在大泽乎?计 中国之在海内不似囗(左“禾”右“弟”音ti2)米之在太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 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 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

“否。夫 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 而不寡,大而不多:

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囗( 左“足”右“支”):知时无止。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

知终始之不可 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 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 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夫精,小之 微也;郛,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 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 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 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

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 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不贱**;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 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 。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约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 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 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ti2米也,知毫末之为 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 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 分定矣。

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 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 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

由此观之, 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而 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囗(左 “犭”右“生”),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囗(左“ 目”右“真”)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

盖师是而无非,师 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 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

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 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 之徒。

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

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 。

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乎若国之有君,其 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 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

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

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 ,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 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何为乎,何不 为乎?夫固将自化。”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北海若曰: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 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 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 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

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曰: “何谓天?何谓人?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 牛鼻,是谓人。故曰: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 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夔怜囗(左“虫”右“玄”音xian2),xian2怜蛇,蛇 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夔谓xian2曰:“吾以一足囗(左“足 右“今”音chen3)踔而不行,予无如矣。

今子之使万足,独奈 何?”xian2曰:“不然。

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 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 xian2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 :

“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谓风曰:

“予动吾 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 无有,何也?”风曰:

“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 指我则胜我,囗(左“鱼”右“酋”音qiu1)我亦胜我。虽然, 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

为大胜 者,唯圣人能之。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 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 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 、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 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 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 也。

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

“以为 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 ,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 达已。

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然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 独不闻夫囗(“陷”字以“土”代“阝”)井之蛙乎?

谓东海之鳖曰 :‘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囗(“愁”字以“瓦”代 “心”)之崖。

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囗(左“虫” 右“干”音han2)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 跨囗(左“足”右“寺”音zhi4)囗(“陷”字以“土”代“阝 ”)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 ,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 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 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 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囗(“陷”字以“土”代“阝” )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 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囗(左“虫”右“巨”)驰河 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 囗(“陷”字以“土”代“阝”)井之蛙与?

且彼方囗(左“足”右 “此”音ci3)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爽然四解,沦于不测; 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 ,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

且子独不闻夫寿 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 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囗(左“口”右“去” )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 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 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 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 为囗(“剜”字以“鸟”代“刂”音yuan1)囗(左“刍”右“ 鸟”音chu2),子知之乎?

夫yuan1chu2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y uan1chu2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囗(“修”字以“黑”代“ 彡”音tiao2)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 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的主旨,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

1楼 陈teacher远 主旨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能局限的看待问题,犹如井底之蛙! 要宏观的看待问题 主旨就是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客观意义 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局限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

庄子秋水的练习题

1楼 匿名用户 秋水篇选读 1 主旨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河伯在一路的所遇反映了自大猖狂必是无知地为人所嘲笑,只有安稳谦虚才是向上之道。在客观上解释了人的认知不能穷尽世间的一切,只有道这个本体创造生育了一切,人的一切标准都是不定的,而非恒定不变。 所以正所谓 山外有山,人外有...

庄子故事二则的中心思想,庄子故事两则的翻译

1楼 百度用户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表现庄子天到无为而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 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