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宗教和哲学的共同点哲学与神学宗教的异同?

2021-03-08 08:04:52 字数 5621 阅读 1561

1楼:匿名用户

我的理解:二者都是**于人的欲望所带来的苦恼后果。为了解答这些苦恼,才产生了思想;为了发扬思想,才产生了宗教和哲学;表面上仪式化组织化的思想体系就是宗教,目的是为了使某种哲学成为指导生活的潜在意识工具;而希望脱离仪式化组织化的行为的那些思想,就属于哲学,目的是不受固定思维约束的发展一套对世界的自我认识观念。

哲学在古希腊,最初是解释神与自然一切状态的学问,简单说,哲学是用来解释宗教的,但宗教却不能代替哲学,更不能说超越了。

宗教,属于所有某种信仰的人,也就是说是种概念的组合,而不同宗教在其中有不同的信众。

神学在**教传统中与宗教学是等价的,但按照现在的哲学宗教学教育,神学只是宗教学中的一支。

2楼:唯梅子

哲学分为2大类型:1.无神论哲学。2.有神论哲学。

其中,有神论哲学,也叫做宗教。

3楼:手机用户

孙中山先生告诉你答案:“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4楼:匿名用户

哲学仅仅是世界观 宗教 是出世界观当然包含世界观举例的话 哲学在修炼也是人 宗教修炼就是佛 神超出人的存在就是有值或无限值的区别 学习和信仰的区别

宗教哲学 也不过是分析的宗教的表面 所以宗教和哲学没有共同点认为有的话那就是宗教包含哲学

比如佛教 与哲学 那佛是所有宇宙世界的智慧 哲学只是地球人的智慧

哲学与神学宗教的异同?

5楼:匿名用户

真正的哲学实为希腊本体论(本体论以外的,不能

称哲学,只能降格称为思想或主义),最伟大最著名的希腊本体论就是三一论。哲学其实就是神学!哲学加上神就是神学,神学去掉神就是哲学!

他们的区别其实很简单。现实里之所以差别很大,这是因为对神学的错误认识造成的。中国哲学开山祖师和第一泰斗金岳霖大师,若是看到此情此景,会心痛的。

金岳霖大师三巨著《逻辑》《论道》《知识论》为中国哲学--本体论专著。以哲学代宗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历史事实。但这样的历史事实似乎也仅仅局限于有教养的知识分子圈内。

而且如果真正要以空且灵的标准来要求的话,那么也就似乎只有为数有限的人才能真正通过哲学享受到宗教的洪福。而对于广大的群众来说,以哲学代宗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冯友兰的这一看法,缺乏社会的基础。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制度,宗教既有神圣性,也同时具有群众性。热爱哲学,继而学习、研究哲学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人的执著追求。一般人的思想 “拖泥带水”,具有图画式的思想,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历史的事实。

而且将来也必然是如此的。暂且不论冯友兰对宗教的看法有无学理的基础,即便退一步说, 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以哲学代宗教的说法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哲学是不可能代替宗教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有很高学养的知识分子来说,哲学要高于宗教。即便如此,哲学也不可能会代替宗教。所以冯友兰的“以哲学代宗教”的看法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还是罗素说的好,哲学和宗教应该各司其职。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种学问。神学,指的是以意识思维来理解宗教中的神,也就是研究性,所以用于自由主义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宗教的重新思考和分析;宗教神学,指的是以传统宗教体制内对神学的解释,也就是是体制内的维护和教育。

所以,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在逻辑上有略微的差别。从逻辑上说,内涵都是对宗教中神的解说,但是神学是属于思想哲学体系的,宗教神学则完全属哲学体系内的宗教范围内的,神学的外延,是可以包括宗教神学的。

6楼:匿名用户

首先,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系。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

同:宗教神学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

异:宗教神学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而哲学则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

辛苦原创,望采纳。

7楼:匿名用户

哲学是由神学繁衍而来。有信仰时用神学,没有信仰时出现哲学。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8楼:匿名用户

宗教与哲学都是远离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与哲学一样,都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来说明的上层建筑。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经历了由氏族宗教到国家宗教、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无论宗教采取何种形式,都要对上帝、神灵、灵魂和来世生活作出回答。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形成了有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对上帝或其他神灵的崇拜,对灵魂不朽的信仰和对来世生活的追求,因而任何宗教都包含着有神论的唯心主义哲学或这种哲学的萌芽。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的起源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

他们的思维和感觉是寓于人体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同样,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由于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的过程,最初的神产生了。

随着宗教的向前发展,这些神愈来愈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由于氏族、部落融合以至统一王朝的建立,在人们头脑中,从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的观念。哲学家依据他们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分成了两大阵营。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任何宗教神学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时都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任何无神论都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唯心主义哲学与宗教神学实质上是相通的。唯心主义的实质在于把心理的东西作为最初的出发点,从心理的东西引出自然界,然后再从自然界引出普通人的意识。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隐蔽起来的、修饰过的鬼神之说。

一切唯心主义者,不论是哲学上的还是宗教上的,都相信神灵、启示、救世主、奇迹创造者,至于这种信仰是采取粗野的、宗教的形式还是文明的哲学的形式,这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程度。从哲学的发展来看,唯心主义与宗教神学是一致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弄清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一神教。

9楼:匿名用户

第一、宗教与哲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哲学也好,宗教也好,都是要给人一种终极关怀。而且在历史上,宗教与哲学一度合二为一。在西方中世纪,那时哲学是宗教,宗教是哲学。

到了近代,哲学从宗教中再一次分离出来。

第二、宗教与哲学的不同有这样几个区别:

1、宗教与哲学给人的终极关怀不同,宗教把终极关怀放在彼岸世界,放在来世;哲学把终极关怀放在此岸世界,放在现实中。

2、哲学是信念,宗教是信仰。对于在辩论中有人说宗教是错误的论点,神学家托马斯回答说“正因为是错误的,我让你相信”。这句话如今已经成为名言。因为宗教不解释,所以是信仰。

3、哲学是预见,宗教是幻想。

10楼:匿名用户

难道在早年就没试图了,你看看他早年写的书叫自然哲学,不是叫自然科学。想搞懂世界的真理就去慢慢摸吧。

11楼:匿名用户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而是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只能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方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在人类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的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初期,人类依靠植物果实之类生活,他们的头脑很简单,不能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抽象的思维,因而还不可能产生宗教观念,也不可能有什么宗教信仰活动。

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人的意识和思维能力有了相应的发展,达到足以形成宗教观念的时候产生的。这就是说,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并能把自然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在支配着人本身和人周围的一切事物,因而产生了最初的宗教观念。

据有关考古史料证明,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仪式出现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当时,原始人已经形成某种与死后生活相联系的灵魂观念,并产生了氏族成员埋葬死者尸体的仪式。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不懂得作梦的科学道理,认为梦境里的景象不是人身体的活动,而是独特于人身体外的灵魂活动。人活着,灵魂寄居于人身体之中;人死后,灵魂就可以离开人身体而单独活动,便产生了灵魂不死观念。后来,人们把这种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的万物,又产生了万物都有灵魂观念。

人们面对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的各种自然现象,觉得在自己周围的各种事物中都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或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进而把这种力量神秘化、人格化,作为神灵加以崇拜,并企图通过祈祷、祭礼、舞蹈、**等形式对其施加影响,使之给人类带来“恩赐”。在原始社会的各个阶段中,尽管宗教观念的内容日益增多,崇拜仪式也日趋复杂,但人们幻想中主要反映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氏族祖先的崇拜。至于其它的崇拜对象都是这两个主要崇拜对象衍化而来的。

由于氏族社会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人们幻想中反映的仅仅是对于自然力量的歪曲、恐惧和崇拜。由此可见,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是原始宗教观念和崇拜仪式的基础。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人们受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己力量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随着阶级的形成,国家和王权的产生,宗教也不断发生演变。从原始的多神教演变为一神教;从“自发宗教”发展为“人为宗教”;从部落宗教发展为民族宗教或国家宗教。

由于阶级的出现,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压迫,宗教也赋予了阶级的内容,自然宗教也逐渐演变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的宗教,它神化王权和剥削制度,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和剩余产品也随之日益增多,社会上开始有了私有财产,富有的人家开始蓄养奴隶,剥削奴隶的劳动,使奴隶为他们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这就开始分化为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的阶级,而奴隶主阶级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政权,镇压奴隶的反抗。在奴隶制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除受自然力量的压迫外,又增加了社会力量的压迫。

奴隶们为了摆脱这种阶级压迫,在历史上曾不断出现奴隶暴动。这种奴隶暴动的结果,最多也只是摆脱旧的枷锁而又带上新的枷锁。因此,人们对社会力量的压迫同对自然力量的压迫一样,感到难以理解和捉摸,就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信仰上,祈求"来世"的幸福或者死后灵魂升入"天国"或"极乐世界"。

随着奴隶制社会的演变,许多弱小的古老民族被征服或同化,走向灭亡而不复存在。一些民族宗教吸收其它宗教的某些教义,从而发展成一种新的宗教。有些宗教则随着世界性帝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而发展成世界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教)。

这是人类历史出现帝国后宗教发展到最完备的形态,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它所信奉的神不再是某一民族特有的保护神,而被认为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它的信仰者不只限于某一民族的人,许多不同民族的人可以信奉同一宗教;它具有系统而完整的教义,有较严密的教会组织和受过系统神学教育的教职人员。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扶植,世界宗教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某些国家的国教,至今极大地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宗教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随着人类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而产生的。宗教的产生和发展,说明人类从最初不能抽象地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发展到能够抽象地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标志着人类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一定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否具备宗教观念,几乎是非人与现代意义上的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之间的一种界线。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哲学与宗教和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 宗教与哲学的异同 先说宗教与哲学之异。宗教所反映的世界基本上是经验世界,只不过是在描述经验世界时加进了许多缺乏或扭曲经验世界真实性的成分,这就是宗教现象中常见的 颠倒了的世界观 或 幻象的反映 ,即将经验世界中的存在者幻象化或神圣化后再用以解释经...

读哲学和宗教学,哪些书必须要看的

1楼 凋零时光 先看《偶像的黄昏》,或者《重估一切价值》 先改变观念,再看大师的著作能让你更客观的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因为他们不一定是对的,你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评判他们 2楼 匿名用户 我父亲给我买了一本《苏菲的世界》。虽然不是想你说的那样,那本书是按照哲学的发展是介绍的。 3楼 千秋乱红 资本论 悲剧...

如何理解科学,哲学,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

1楼 匿名用户 个人觉得三者是相互包含的而又有所区别的。 宗教属于人类的信仰,人类启蒙之初就是封建统治者的工具,而哲学起始之初应该是长期宗教统治下形成的指导思想,艺术则是两者互相作用而表现的外在形式。 如今的世界已经经历历史上多番的思想运动,哲学的范畴越来越广,不在局限于宗教体系内,如马克思,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