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2021-03-08 06:32:28 字数 7735 阅读 6360

1楼:兲倥惪棂魂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得知失地被收复,心情狂喜。

2楼:qing≥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

“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楼:特特拉姆咯哦

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热爱和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

诗人杜甫的作品。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4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5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

6楼:隔空了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7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诗人做国家的喜悦

8楼:旋律少女传奇

表达了诗人,很想人家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9楼:皇马飞侠

诗中抒发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盼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10楼:良颜凤跖

听到国家民族利益得到了保护,内心深处无比喜悦的心情。

11楼:余忆残念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的思想感情。诗中的第一句诗是叙述,其余都是表达诗人听到叛乱平息后喜悦的心情。

12楼:匿名用户

比起二fall热瘦了额哈萨尔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楼:匿名用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

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

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

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还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

14楼:味乡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当时正值唐朝安史之乱,诗人乍闻军队收复国土,欣喜若狂、急切返家的心情表露无遗。诗中充满爱国情感,不但表露出个人心情,也具有社会意义。

15楼:匿名用户

一个字,喜。

说多点就是作者对收复蓟北的欣喜的感情。(希望采纳)

16楼:乐观的云云朵朵

问题不好答?加入战队答题,奖励更多

17楼:隔空了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18楼:秋日的雪花塔

⊙ω⊙⊙ω⊙⊙ω⊙⊙ω⊙⊙ω⊙⊙ω⊙⊙ω⊙⊙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9楼:破碎的沙漏的爱

抒发了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原诗如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晚期,表面繁盛的唐朝社会已经埋伏着种种危机。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迅速转入了衰乱。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之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而持久的灾难,也改变了诗人杜甫的命运。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被叛军困在了长安。

后来他只身逃出,投奔了在凤翔抗击叛军的唐肃宗,不久因为触怒肃宗而被贬谪。由于战乱与饥荒,杜甫无法养活自己的家人,他弃官而去,经过艰苦跋涉进入了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的蜀地——现在的四川地区。

公元762的冬天,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现在的河南洛阳等地。第二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题目中的“河南河北”并非现在的河南河北省,“河”指黄河,河南河北是泛指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地区。史书记载,安史之乱结束后,蜀地并不安定,杜甫在云安、夔州等地流浪寓居。五十七岁那年,他终于乘舟出了三峡,却仍在湖北、湖南一代的水路上漂泊。

在五十九岁时,死在了湖南耒阳附近的一条小船上!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动荡的形势下带着家人过着艰难的生活,安居的时日并不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的纯朴真挚的喜悦,与诗人至死都没有回到家乡的悲惨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深**撼着我们。

20楼:匿名用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叙写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事,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21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22楼:匿名用户

抒发了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23楼:匿名用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

24楼:星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25楼:立邦油漆总批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喜悦和急切的还乡之情。

26楼:幸世雯青

全诗通过一个“喜”字,表达出作者听到收复家乡的喜悦

27楼:匿名用户

抒发丁诗人忽闻月生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28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

29楼:匿名用户

286833他们两个礼拜是快乐绝妙了

30楼:匿名用户

我只是来看答案的,路过而已

31楼:匿名用户

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激动心情

32楼:匿名用户

我不知道我只是来找答案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3楼:刘云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34楼:隔空了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5楼:一米八的脖子

思想感情: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原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2、赏析

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

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一句是用妻儿的欢欣来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

“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

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楼 刘云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2楼 隔空了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楼 何以浮生尽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 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 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 叶落归根 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 喜极而泣 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 忽传 初闻 却看 漫卷 四个连续动作 把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1楼 谯兴有但寅 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2楼 邶玉兰桑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了唐朝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写出了作者的喜悦作者听到国家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楼 好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