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简述彩陶的艺术成就

2021-03-07 13:08:28 字数 5597 阅读 7818

1楼:匿名用户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使用的一种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

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由于地区的差异,形式、风格发生了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表达着各地区的时代精神和风貌,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地区文化彼此影响、交流和继承发展,逐渐形成了共同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和实践,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先人的思想和感情,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也为后世艺术创造奠定了基础。

2楼:匿名用户

彩陶纹饰的特点是密集,以

简述彩陶的艺术成就

3楼:匿名用户

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1]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彩陶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1921年),至今约有84年,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史中艺术成就最高。

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收藏。

中国彩陶的起源一直颇多争议,在大地湾发现的直径51厘米的彩陶圜底鱼纹盆,是目前国内发现直径最大的鱼纹盆。与上面地层的仰韶文化面貌截然不同。陶片质地松脆、色泽不匀,几乎见不到大块的陶片,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已破碎,发掘人员形象地称这些陶片为“酥皮点心”,这一现象可说明当时制陶技术较为原始。

发现的器形很特殊,底部多有小小的三足支撑,或圜底、或圈足,基本不见平底器。更为奇怪的是,在钵形器口沿内外均发现暗红色的彩条带。以上特征无疑表明,它们不是通常认识的仰韶文化。

从地层上看,这是早于仰韶文化的遗存。经北京大学考古实验室测定,送检的5个标本年代约为距今7300年—7800年,比仰韶文化早了近千年。大地湾文化的发现不仅确立了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而且为探索彩陶与农业的起源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地湾彩陶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及中亚地区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步的,表明中国彩陶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

简概述史前彩陶艺术的发展成就

4楼:留一段清香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分布极为广泛,就艺术成就而言,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主要以半坡——庙底沟彩陶最具代表性。二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着重介绍这两个时期的彩陶的特征与历史。

一、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

仰韶文化形成于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是以红陶、彩陶为特色的文化。仰韶文化的历程很长,大约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左右,延续约2000年之久。

在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彩陶在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彩陶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彩陶的装饰是最能体现原始装饰设计成就的。

二、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包含了漫长的史前艺术,彩陶是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经典阶段,奠定了艺术发展的形式基础。

什么是彩陶文化 ?

5楼:曹丕

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彩陶几何纹盆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人面鱼纹彩陶盘 半坡彩陶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彩陶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

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效果。

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双耳高颈侈口带流罐 半山彩陶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

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

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半山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显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

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

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古代陶器中还有一种在陶器烧成后画上纹饰的彩绘陶。 [编辑本段]技术条件 在早期陶器发展的几千年中,制陶工艺尚不成熟,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无法具备,因此,陶器产生几千年以后才出现彩陶。

从出现陶器到生产彩陶,这是一个长期摸索、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的过程。 陶器生产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成排的剔刺纹、一圈的手窝纹等。

早期陶器上大量出现的绳纹是在木棍上缠绕绳索滚压器壁而形成的纹饰,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又能起到美化陶器外表的装饰效果,一举两得。后来只起装饰作用的纹饰种类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单纯的装饰花纹,也因此,人们对陶器的装饰也越来越注重。随着工艺条件具备,彩陶便应运而生了。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器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其中大多数是先在陶坯上绘制,然后人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这样的彩陶色彩不易脱落,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还有一类称为彩绘陶,是将颜料直接绘制到烧成以后的陶器上面,此类彩绘贴附在器物表层,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脱落。

大地湾文化中上述两类彩陶同时出现,以前者居多。彩陶产生的技术条件有三:第一,生产彩陶的首要技术条件,是对天然矿物颜料的认识。

作为彩陶颜料,必须在高温烧窑时不分解,比如含量较高的赤铁矿具有耐高温性能。而且还要掌握矿物的显色规律,什么样的颜料烧制后会变成红色,或者会变为黑色,如此才能运用自如地生产出理想的彩。颜料经加工稀释后才能使用,粉末的粗细程度、加水稀释的浓度,都有一个不断熟悉、掌握性能的过程;第二,陶坯表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光洁度,颜料才能渗透到陶胎里面。

这就需要认真对陶土进行筛选、淘洗,拉坯成型后对器表还要反复打磨。考古发现中的彩陶大多是泥质陶,即便是夹砂陶如辛店文化,器表也都较为细腻。大地湾文化陶器主体是夹细砂陶质,但器表均抹有较光滑的泥质层;第三,烧陶的温度越高,颜料的附着力就越强,纹饰越牢固。

彩陶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便逐渐改变了陶窑结构,加大了窑室的密封力度,以达到烧制工艺对彩陶生产的保障。

简述徐渭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徐渭,陈淳的艺术成就

1楼 收到飞洒 now that one day we must die but usuall 徐渭 陈淳的艺术成就 2楼 曾经是共青团员 陈淳 是继沈周 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明清以来画家,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受他的影响很深。他与徐渭齐名,人称 青藤白阳 。 他绘山水...

《神曲》有怎样的艺术成就,神曲的艺术成就

1楼 漫阅科技 《神曲》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神曲》的结构巧妙而严整 全诗共分三部,各部的诗行也大致相等,看起来匀称 工整,一直为文学史家所称道。 《神曲》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显得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神曲的艺术成就 2楼 天才的对面 《神曲》是一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的作品。但丁...

论述汉代工艺美术发展的成就,汉代工艺美术时代特点和工艺成就

1楼 匿名用户 工艺成就 一 织绣印染 此时的织物有丝 麻 葛 毛 棉五类。在工艺美术上,丝绸最重要,其次是毛织物。秦代时丝绸尚未发现,而两汉工艺美术最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体现与丝绸的进步上。 由于劝奖农桑,汉代的丝绸的产量大量提高,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织造也迅速发展。汉代丝绸品种众多,制造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