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幻の幽伶
李小雨,当代女诗人。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
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
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就到《诗刊》编辑部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
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雁翎歌》(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红纱巾》(1983年)。
她的诗作被选入《女作家百人作品选》、《青年诗选》、《她们的抒情诗》、《当代诗醇》中。
在台湾“光复”以后,本课文的作者在台湾找到了在轮船上的工作。
有次,轮船停在了台湾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区,而选择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远,发现了一所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作者走进校园,显然很安静,他走近一间教室,走到窗外,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学习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写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接着,他又用不太标准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被着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从后门走进教室,坐在最后的一排,根着老师一起大声地读着。
最后,老师和同学非得要带作者去他们学校的小礼堂去参观。
到了后,老师对作者说:“这里,以前是画着日本人的画,现在‘光复’后,就挂上中国人的画。”作者听后在墙壁上看了看画,上面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间,眼眶不觉湿润了。
我想在作者心里,这个郊外里的乡村学校永远在他心里或者在中国人的心里,永远都是一片神圣的学校和礼堂或者是神圣的土地。
说不定今后又有一天,碰巧轮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个学校跟那位教师沟通和去参观一下小礼堂,说不定下次还会又增加许多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学校,跟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年轻的老师一起学习中国人的文字和国语,作者也应该是这样盼望的吧。
作者最后眼眶湿润了,那就应该表示作者是爱国才会眼眶湿润的。
2楼:tommy炎之十月
《最后一分钟》教案
佚名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
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香港回归时的**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3楼:匿名用户
【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人民**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4楼:丑小鴨123想飛
在台湾“光复”以后,本课文的作者在台湾找到了在轮船上的工作。
有次,轮船停在了台湾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区,而选择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远,发现了一所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作者走进校园,显然很安静,他走近一间教室,走到窗外,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学习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写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接着,他又用不太标准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被着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从后门走进教室,坐在最后的一排,根着老师一起大声地读着。
最后,老师和同学非得要带作者去他们学校的小礼堂去参观。
到了后,老师对作者说:“这里,以前是画着日本人的画,现在‘光复’后,就挂上中国人的画。”作者听后在墙壁上看了看画,上面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间,眼眶不觉湿润了。
我想在作者心里,这个郊外里的乡村学校永远在他心里或者在中国人的心里,永远都是一片神圣的学校和礼堂或者是神圣的土地。
说不定今后又有一天,碰巧轮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个学校跟那位教师沟通和去参观一下小礼堂,说不定下次还会又增加许多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学校,跟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和年轻的老师一起学习中国人的文字和国语,作者也应该是这样盼望的吧。
作者最后眼眶湿润了,那就应该表示作者是爱国才会眼眶湿润的。
5楼:匿名用户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
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李小雨,当代女诗人。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
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
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就到《诗刊》编辑部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
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雁翎歌》(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红纱巾》(1983年)。
她的诗作被选入《女作家百人作品选》、《青年诗选》、《她们的抒情诗》、《当代诗醇》中。
课文《最后一分钟》的主要内容
6楼:demon陌
《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最后一分钟》的课文是什么,《最后一分钟》的课文
1楼 匿名用户 《最后一分钟》课文如下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
读课文《最后一分钟》读后感,读《最后一分钟》读后感。(500字)
1楼 灭世归来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情感交织,既感到无比自豪,但又感到无比愤怒。 1997年7月1日,英国 无条件地把香港的统治权归还中国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香港人民终于和大陆的同胞团聚。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为0时,香港人民沸腾了,大陆同胞也沸腾了。 百年里的痛苦都...
“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刻,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的最后一钟
1楼 wwt24k纯帅 指的是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具体时间是1997年6月30日23 59 1997年7月1日00 00 2楼 永远支持翔的人 指的是香港回归时间的前一分钟 1997年6月30日23 59分 香港回归时间是 1997年7月1日! 3楼 匿名用户 指的是香港回归时间的前一分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