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嵇绍绍字延祖,稽康子。武帝时征为秘书丞,历汝颍太守,徐州刺史。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
赵王伦篡位,署为侍中。惠帝反正,选为御史中丞,未拜;复为侍中,荡阴之败遇害,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进爵为侯。元帝为左丞相,表赠太尉。
及即位,追谥曰忠穆。有《集》二卷。
2楼:匿名用户
晋朝的嵇绍,字延祖,谥号忠穆,是嵇康的儿子。嵇康是晋朝的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所写的《养生篇》等佳作,流传于后世,十分地久远。嵇康才华横溢,以丝竹**闻名于世,像著名的《广陵散》,就是他的代表作。
当时他和六位朋友,经常聚集在竹林底下吟诗、喝酒、作乐,非常地悠闲,他们都是四方的贤达之人,对时局有清醒的认知,对人生有着不同流俗的志节与追求,被后人尊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由于遭受陷害,而被司马昭所杀害。他在就义的时候,十分地从容,并将年幼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好友山涛,希望他能够用心培养这个孩子。「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苦无依,就好像父亲还在你的身边一样。
」这是嵇康临别前留给儿子的话,当时的嵇绍才十岁。嵇康临刑的时候,抚着手中的琴,沉痛而又感慨地说:「《广陵散》在世间就要从此绝响了。
」在场的人都感到万分地悲恸。
「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在嵇康被杀害之后,对嵇绍一直都有着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了千古传扬的佳话。
嵇绍非常孝顺,他在父亲过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的重责,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用倍于常人的孝思与孝行,抚平母亲内心至深的悲伤和痛苦。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的父亲一样富有**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艺术气质,这些特质也都能够在嵇绍的身上见到。
嵇康的从容就义,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禀承着父亲的风范,嵇绍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荡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眼见兵败如山倒,随驾惠帝的**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茫茫,极为紧急。
就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只留下了侍中嵇绍一人,独自护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全。这时,无数森森冷冷的飞箭,从四面八方**过来,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身体挡住了雨一般的流箭,一时间,鲜红的血液,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片片殷红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他用最为壮烈的牺牲,呈现着对父亲精神的延续与诠解,如此地从容而又忠烈。
动乱平定之后,左右侍从看到皇上的衣服,溅满了无数的血迹,就准备拿去洗,但是被惠帝拒绝了。他无限感伤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
……」语不成声,至为悲切。战场上的那一幕还恍若昨日,而节烈的忠臣,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惠帝要永远保存这件血衣,这是国家的柱石与忠臣,用生命的代价所诠释的,对「忠」至诚的理解与实践,这铭记着皇上对他永志不忘的追思。
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不惜生命,坦然就义,独自护卫保驾,如此忠烈的壮举,其深厚的根源,正是源于内心至诚的孝顺之心,所谓「移孝作忠」,这正是最为真实的写照。宋朝的文天祥,曾经在《正气歌》中赞美了「嵇侍中血」。多少年之后,就如同嵇康给儿子伴随一生的影响那样,嵇绍忠烈的精神,也曾深深激励过,同是国之才俊柱石的文天祥,激励着他,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壮怀激烈,保家卫国。
鹤立鸡群与进退有节的嵇绍
史书中记载,曾经有人对王戎说:我昨天在市集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见到了嵇绍,看到他气质风度不同凡俗,就像是一只鹤站在鸡群当中一样。王戎说:
嵇绍确实是一位品格高尚、气宇非凡的青年才俊,看到他,就如同看到他的父亲当年一样,父子二人,竟然如此地相像。这是成语「鹤立鸡群」的由来,也是嵇绍卓绝品操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有一次,几位大臣聚集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有人提议,请嵇绍为大家展现一下他的**才华,于是就把琴端了出来,可是被嵇绍拒绝了。他说:诸位都是朝廷的大臣,肩负辅佐君王、报效朝廷的重责,一举一动都是世人的榜样。
而今我们身穿礼服,在厅堂当中讨论着朝廷的大事,怎么能在这么庄重的地方,像艺人一样当庭弹唱呢?今天如果是身穿便服,在家里闲聊,那我当然不敢推辞,能为大家助兴一番,何乐而不为?可是现在,这样做是失礼的。
由此可知,嵇绍是多么地讲求恭敬,重视礼节,知道进退,他尽其一生,立身处世都非常地端严。
嵇康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由于遭受陷害,而被司马昭所杀害。他在就义的时候,十分地从容,并将年幼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好友山涛,希望他能够用心培养这个孩子。「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苦无依,就好像父亲还在你的身边一样。
」这是嵇康临别前留给儿子的话,当时的嵇绍才十岁。嵇康临刑的时候,抚着手中的琴,沉痛而又感慨地说:「《广陵散》在世间就要从此绝响了。
」在场的人都感到万分地悲恸。
「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在嵇康被杀害之后,对嵇绍一直都有着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了千古传扬的佳话。
嵇绍非常孝顺,他在父亲过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的重责,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用倍于常人的孝思与孝行,抚平母亲内心至深的悲伤和痛苦。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的父亲一样富有**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艺术气质,这些特质也都能够在嵇绍的身上见到。
嵇康的从容就义,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禀承着父亲的风范,嵇绍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荡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眼见兵败如山倒,随驾惠帝的**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茫茫,极为紧急。
就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只留下了侍中嵇绍一人,独自护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全。这时,无数森森冷冷的飞箭,从四面八方**过来,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身体挡住了雨一般的流箭,一时间,鲜红的血液,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片片殷红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他用最为壮烈的牺牲,呈现着对父亲精神的延续与诠解,如此地从容而又忠烈。
动乱平定之后,左右侍从看到皇上的衣服,溅满了无数的血迹,就准备拿去洗,但是被惠帝拒绝了。他无限感伤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
……」语不成声,至为悲切。战场上的那一幕还恍若昨日,而节烈的忠臣,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惠帝要永远保存这件血衣,这是国家的柱石与忠臣,用生命的代价所诠释的,对「忠」至诚的理解与实践,这铭记着皇上对他永志不忘的追思。
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不惜生命,坦然就义,独自护卫保驾,如此忠烈的壮举,其深厚的根源,正是源于内心至诚的孝顺之心,所谓「移孝作忠」,这正是最为真实的写照。宋朝的文天祥,曾经在《正气歌》中赞美了「嵇侍中血」。多少年之后,就如同嵇康给儿子伴随一生的影响那样,嵇绍忠烈的精神,也曾深深激励过,同是国之才俊柱石的文天祥,激励着他,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壮怀激烈,保家卫国。
嵇绍的人物评价
3楼:福州吧壹母
嵇绍素来豁达洒脱,不拘小节,但开朗而有约束,通达而不杂乱。他与侄子嵇含等五人同居,对他们的抚养体恤如亲生子。门生及老部下思念他留下的仁爱,按丧礼守住墓旁,守满三年者有三十多人。
由于嵇绍死节事的特殊性,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对嵇绍褒贬不一。如郭象、郗鉴等与嵇绍同时代或者相去不远的人,都不赞同嵇绍的行为,郭象认为嵇绍不孝于父、忠于昏君,贪图名位。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则把嵇绍和山涛一起指责,近代也有不少学者与顾炎武持相同意见。
而历代君主均赞扬了嵇绍的忠义,对其多加赗赠,以宣扬儒家的忠节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杜甫、文天祥等人均在自己的诗中赞扬了嵇绍的忠烈。但在赵王司马伦篡位时,任命嵇绍为侍中,却没有见到关于嵇绍推诿此职的记载,或许也证明嵇绍是司马伦的附庸。
山涛:“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
裴頠:“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董艾:“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
裴希声:“二仪肇建,君臣攸序。峨峨侍中,应期作辅。
外播仁风,内举心膂。执慈弗勇,靡仁不武。见危授命,背生殉主。
确乎其操,邈乎其崇。矫矫王臣,宪慈遗风。在亲成孝,于敬成忠。
”王接:“夫谋人之军,军败则死之;谋人之国,国危则亡之,古之道也。荡阴之役,百官奔北,惟嵇绍守职,以遇不道,可谓臣矣,又可称痛矣。
今山东方欲大举,宜明高节,以号令天下,依《春秋》褒三累之义,加绍致命之赏,则遐迩向风,莫敢不肃矣。”
谢鲲:“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郭象:“嵇绍父死在非罪,曾无耿介,贪位死暗主,义不足多。”
郗鉴:“殛鲧而兴禹,禹不辞兴者,以鲧犯罪也。若以时君所杀为当耶,则同于禹;以不当耶,则同于嵇。”
司马曜:“褒德显仁,哲王令典。故太尉、忠穆公执德高邈,在否弥宣,贞洁之风,义著千载。”
《世说新语》:“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房玄龄等《晋书》:“①晋自元康之后,政乱朝昏,祸难荐兴,艰虞孔炽,遂使奸凶放命,戎狄交侵,函夏沸腾,苍生涂炭,干戈日用,战争方兴。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
至若嵇绍之卫难乘舆,卞壸之亡躯锋镝,桓雄之义高田叔,周崎之节迈解扬,罗丁致命于旧君,辛吉耻臣于戎虏,张祎引鸩以全节,王谅断臂以厉忠,莫不志烈秋霜,精贯白日,足以激清风于万古,厉薄俗于当年者欤!所谓乱世识忠臣,斯之谓也。” “②中散以肤受见诛,王仪以抗言获戾,时皆可谓死非其罪也。
伟元耻臣晋室,延祖甘赴危亡,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百行之先者乎!且裒独善其身,故得全其孝,而绍兼济于物,理宜竭其忠,可谓兰桂异质而齐芳,《韶》《武》殊音而并美。或有论绍者以死难获讥,扬榷言之,未为笃论。
夫君,天也,天可仇乎!安既享其荣,危乃违其祸,进退无据,何以立人!嵇生之陨身全节,用此道也。
” “③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白刃可陵,贞心难折。
道光振古,芳流来哲。”
杜甫:“①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②范云堪晚友,嵇绍自不孤。”
赵元一:“每览嵇绍、纪信之高义,感千载而仰慕;寻淖齿、王敦之遗迹,思奋剑而誓心。”
李商隐:“①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 “②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韩偓:“①溅血惭嵇绍,迟行笑褚渊。”“②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司马光:“昔舜诛鲧而禹事舜,不敢废至公也。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仕晋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
朱熹:”嵇康魏臣,而晋杀之,绍不当仕晋明矣。荡阴之忠固可取,亦不相赎。事雠之过,自不相掩。“
陈普:“佞舌如簧乱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御衣炯炯嵇生血,不似王生泪着枝。”
文天祥:“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王夫之:“嵇绍可以仕晋乎?曰:
不可。仕晋而可为之死乎?曰:
仕而恶可弗死也!仕则必死之,故必不可仕也。父受诛,子雠焉,非法也;父不受诛,子不雠焉,非心也。
此犹为一王之下,君臣分定,天子制法,有司奉行,而有受诛不受诛者言也。嵇康之在魏,与司马昭俱比肩而事主,康非昭之所得杀而杀之,亦平人之相贼杀而已。且康之死也,以非汤、武而见惮于昭,是晋之终篡,康且遗恨于泉下,而绍戴之以为君,然则昭其汤、武而康其飞廉、恶来矣乎!
绍于是不孝之罪通于天矣......沈充以逆伏诛,而子劲为晋效死。蔡仲之命曰:
尔尚盖前人之愆。一沈劲克当之矣。绍盖前人之美,而以父母之身,糜烂而殉怨不共天之乱贼,愚哉其不仁也!
汤阴之血,河不洒于魏社为屋之日,何不洒于叔夜赴市之琴,而洒于司马氏之衣也?”
顾炎武:“夫绍之于晋,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馀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荡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且其人仕之初,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而可树其忠名以盖于晚上,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
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使谓绍为忠,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後可也,何怪其相率臣于刘聪、石勒,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是故知保人下,然後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余嘉锡:“忘父之雠,而北面于其子之朝,以邀富贵,是犹禽兽不知有父也。”
嵇绍的人物评价
1楼 福州吧壹母 嵇绍素来豁达洒脱,不拘小节,但开朗而有约束,通达而不杂乱。他与侄子嵇含等五人同居,对他们的抚养体恤如亲生子。门生及老部下思念他留下的仁爱,按丧礼守住墓旁,守满三年者有三十多人。 由于嵇绍死节事的特殊性,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对嵇绍褒贬不一。如郭象 郗鉴等与嵇绍同时代或者相去不远的人,都不...
嘉年华电影评价怎么样好看吗嘉年华剧情人物关系介绍
1楼 匿名用户 《嘉年华》 将艺术化的电影语言和悬疑类型相结合,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社会事件,从边缘人物的命运,审视当下社会。 电影《嘉年华》主要讲了什么? 2楼 小草的心闯天涯 电影《嘉年华》聚焦在两个少女的身上,讲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为在旅店发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
人体的生物钟该怎么介绍,关于人体生物钟有哪些介绍?
1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人体存在智力 情绪 体 力周期分别为33天 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这3种 钟 存在明显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运转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这3种 钟 犹如一首协调 优美而神秘的三重奏,奏出了人类生命的运动规律。如人体三节律运行在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