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乔木查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1
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秦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注】1本诗作于郑板桥六十岁时,是年潍县遭逢饥荒,为赈灾民,作者未得上司准许开仓放粮,引起上司的不满,被迫解职。
20、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1、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与人生追求?(3分)
20 、1 托物言志(1分)2借写所画竹子清瘦劲节的形象特征(1分)表明自己清正坚韧的节操。( 1 分)
21 、1 表现了一个廉洁爱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形象1 分)2 表达了作者摆脱腐败黑暗官场的羁绊,悠然自得地去过秋江垂钓的隐逸生活的人生追求。(追求1 分,分析1 分)
郑板桥是著名诗人和画家,江苏兴化人,乾隆年间进士,曾在山东潍县当了十二年知县。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有一个故事。郑板桥在任知县期间,有一年灾荒极重,到了“人相食”的程度,他不顾上司反对,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但也因此触怒了上司,只好愤然辞官而去。
离开潍县之时,百姓跪地挽留,哭声恸天。诗的起句就从这件事入手描写了自己辞官而去的情景。“囊橐”是“口袋”的意思,史传郑板桥为官时,除数卷图书外,毫无私囊。
诗的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回归自然、回到民间的思想。而作者选取清竹作为作画的对象,用在这首诗里,更寄托了作者的气节。
鉴赏:这是一首赠别诗,然而却很特别,同一般的赠别诗有什么不同?
没写赠别之情,却写了自己对封建官场的愤怒。
哪个词体现了他对封建官场的愤慨?为什么?
掷去,乌纱帽在过去是权利的象征,对于那些**污吏来说,有了它,就有了一切荣华富贵,就象命根子一样,可是郑板桥却说掷去,把它扔掉,就象丢掉一块破布似的,不屑不顾,丝毫不可惜,就说明他看透了当时的那个黑暗的官场,丢掉乌纱帽也不值得可惜。
象郑板桥这样的清官,好官,这样一个才学渊博的大学问家却何以连一个小小的七品官都做不稳,以至于被逼辞官呢?
是当时**成风,官官相护的黑暗社会造成的。人家做官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他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他不仅不去巴结贿赂上司,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百姓,甚至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把已经搜刮进官仓的粮食再倒腾出来赈济百姓,怎会不让那些**污吏恨之入骨又怎么会不受到打击排挤呢?
2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作者摆脱腐败黑暗官场的羁绊,悠然自得地去过秋江垂钓的隐逸生活的人生追求
题竹石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楼 阳光的山中石 借描写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的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 2楼 雯吧中 我是王老师,你这样上网抄答案好吗? 查看原帖》 题竹石这首诗写出了竹子什么品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 3楼 匿名用户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歌颂了竹子不畏艰难,生命顽强的...
竹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竹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郑燮 1693 1765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 今属江苏 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 1736 进士,任山东潍县等地县令。因岁饥为民请赈,得罪显宦高门,以病乞归,寄居扬州...
竹里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楼 匿名用户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山林闲适生活的悠闲自得,这样一种宁静 淡泊的思想感情。 2楼 迮宕冉又儿 以自然平淡的笔调 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 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是诗人生活态度,不受俗世纷扰的超然世外的悠然闲适的心情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