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
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专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属: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非死,则徙尔。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几种形式
2楼:古今汉语教育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
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非死,则徙尔。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3楼:晴晴
参考:一、主语+者+谓语+也
古汉语的判断句,直接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在主语的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蔺列传》)。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二、主语+谓语+也
只用“也”字表示坚决、确定的语气,不用“者”字提顿,构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制,严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3.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六国论》)。
这里要说明的是,句末带有语气词“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断句, 有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如:“晋国之忧可立俟也。”
三、主语+者+谓语
只用“者”字提顿,不用“也”字收尾,构成“甲者,乙”的格式。不过,这种句式相对来说比较少。如:
1.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语+谓语+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构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大将军,忠臣(《汉书·霍光传》)。
有时在句末会出现“耳”这种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常有修辞上的作用,即表示轻蔑。
3.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鸿门宴》)。
六、主语+副词+谓语
用副词“乃”、“则”、“即”等加强肯定判断,有时还用“皆”、“诚”、“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译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则”、“即”等只是加强肯定判断而已,并非判断词。如: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上面我们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断,判断句中还有一种就是否定判断句。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是用否定副词“非”来否定谓语,一般译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2.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特别类似于判断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王力先生指出:这是“用叙述句的形式表达判断句的内容”,因此这种句子不是判断句。
但我要说的是,“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含义,不是判断词。如:木直中绳,揉以为轮(《荀子·劝学》)。
即使在判断句中,可以按现代汉语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都不是专职的判断词,因为早在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
4楼:潭清安董丁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
a.“……者,……也”式
这种格式的判断句根据“者”字用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类“者”是助词,起提顿(提示停顿)作用。如:
亚父者,范增也。
南冥者,天池也。
法者,天下所与公共也。
另一类“者”是代词,它与其前面的动词或动词性质的词组一起组成名词性结构作主语。
臣之所好者,道也。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破赵军者,必括也。
供罚垛核艹姑讹太番咖“者”的这两种用法很容易区别:“者”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它是助词;“者”的前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它是代词。
b.“……,……也”式
这种格式只须注意一个问题:主谓之间没有用逗号隔开的,也属于这种格式。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者,……”式
这种格式判断句中的“者”一般是助词。
d.“……,……”式
这种格式的判断句没有语气助词作标志,在主谓之间没有标点隔开的情况下,不易确认是判断句。如:
秦虎狼之国
刘备天下枭雄
臣本布衣
此百世之怨
这些句子都是两个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词组组成句子。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常见形式
5楼:匿名用户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往往不像现代汉语一样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知:通:
智”,聪明智慧。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3.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
(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
(八)“……,……也”。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4.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允之任也。 (《出师表》)5.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6.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者也”。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十)“……者,……也”。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醉翁亭记》)2.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十一)“……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 (《马说》)(十二)“……,……”。
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三)“……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哪几种
6楼:晴晴
参考:一、主语+者+谓语+也
古汉语的判断句,直接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在主语的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可译为现代汉语“……是……”。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蔺列传》)。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二、主语+谓语+也
只用“也”字表示坚决、确定的语气,不用“者”字提顿,构成“甲,乙也”的格式。如: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制,严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3.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六国论》)。
这里要说明的是,句末带有语气词“也”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判断句, 有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如:“晋国之忧可立俟也。”
三、主语+者+谓语
只用“者”字提顿,不用“也”字收尾,构成“甲者,乙”的格式。不过,这种句式相对来说比较少。如:
1.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
2.地者,先君之地(《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八回》)。
四、主语+谓语+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一般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1.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构成了“甲,乙”的格式。例:
1.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大将军,忠臣(《汉书·霍光传》)。
有时在句末会出现“耳”这种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常有修辞上的作用,即表示轻蔑。
3.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鸿门宴》)。
六、主语+副词+谓语
用副词“乃”、“则”、“即”等加强肯定判断,有时还用“皆”、“诚”、“素”等表示肯定,一般可译为“便是”、“就是”。值得一提的是“乃”、“则”、“即”等只是加强肯定判断而已,并非判断词。如: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上面我们分析的都是肯定判断,判断句中还有一种就是否定判断句。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的常见格式是用否定副词“非”来否定谓语,一般译为“不是”。例:
1.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2.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特别类似于判断句,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王力先生指出:这是“用叙述句的形式表达判断句的内容”,因此这种句子不是判断句。
但我要说的是,“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含义,不是判断词。如:木直中绳,揉以为轮(《荀子·劝学》)。
即使在判断句中,可以按现代汉语中的“是”去理解,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都不是专职的判断词,因为早在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
汉语里的句式有那些,现代汉语中句式有多少种?
1楼 匿名用户 1 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2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 是 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
有什么古代汉语中格调很高的词,有什么古代汉语中形容格调很高的词语有哪些?
1楼 木仔与多多 花未全开月未圆 禅语诗,人间最美境界。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禅宗推崇的境界 花未开时月未圆 。 出自 宋蔡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怜。 2楼 荤秋井曜 搜一下 有什么古代汉语中格调很高的词 有什么古代汉语中形容格调...
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有哪些,"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以四种
1楼 大大大蕊 而 的用法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 然而 可是 却 。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 着 地 等。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 而且 又 和 。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 然后 于是 就 。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 如果 假使 。 而 用法的延伸 表示转折关系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人不知而不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