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日本文学,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版生活权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与阶级冲突无关,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作品短小精干,吸收了大量中国元素,形成自己风格的作品,行文细腻,写实感强。
中国文学与政治挂钩,独具特色,各种流派自由发展,辩证,成熟,大气。时代感强。
日本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2楼:对面包的爱
1、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
2、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的呼声。
3、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
4、长于摹仿,变革迅速。大化革新后,日本全面向中国大陆开放。汉字、汉语乃至汉诗、汉文,原样移至日本,形成日本文学的重要分支——汉文学。
在吸收中国文学的同时,日本创造了变体汉文、假名、和汉混体文,大量吸收中国词汇,创作了独具民族形式的文学作品。
5、日本文学总体上是文字比较凄清冷艳,文笔很细腻,文风给人感觉非常清爽,很干净,言辞含蓄,即使是性方面的描写也非常隐晦。
3楼:水鲤鱼是谁
日本文学的特征--日本唯美文学
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日本唯美文学发展的历程
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日本唯美文学发展的历程作者川中岛秀明从叶渭渠先生的研究得知,日本传统美学的特色就是物哀与幽玄,从八世纪的《万叶集》,到十一世纪的《源氏物语》,都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的追求。特别是《源氏物语》,对后世日本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美丽的日本,我》中讲到的:“这些作品构成了日本的美学传统,影响乃至支配后来八百年间的日本文学。
尤其是《源氏物语》,从古至今,是日本**的顶峰,即便到了现代,还没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源氏物语》问世几百年来,日本**无不在憧憬,悉心模仿”。
《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姓藤原,字不详。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才改称紫式部。作者生率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
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她曾给一个官吏做过小妾,后守寡,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因此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深厚的文学修为再加上作者的细腻和敏感,当然还有从《长恨歌》中得到的借鉴和启示,使得作品对当时日本贵族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的描写全面而深刻。
全书共五十五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三代,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贵族、宫妃、侍女及平民百姓。
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诗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以当时日本的权力中心,平安王朝的宫廷为背景,却并不描写多少皇家气派,由人心理活动入手,行文之间充满了纤细、清雅而幽怨的情调。虽然也描绘了很多宫廷权力斗争的场面,但是最着重的还是那一段段华丽而哀伤的爱情。
《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是同类型的**,红楼描写的宏大场景与人心鬼蜮的描写远胜物语,但是在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写上,物语则要比红楼更加深刻而接近真实。
日本的文化在八世纪和当时的唐朝很接近,但是在这之后有着独特发展,由哀婉纯真的《万叶集》透出的传统日本式唯美,在源氏物语中被继承下来,更在其中添加了属于平安王朝的奢华色彩和无常的朦胧,真正是王国维所言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到了有有我,有无我的境界了。日本的文化发展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吸收外来的文化,加以消化成为本国的特色。
在美学的发展上更是这样,在奈良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的这段时间里,从中国大陆“东渐”的很多诗词作品对当时的日本审美有很大影响,在这里,特别提一下钟嵘的《诗品》,他提倡的是“诗可以怨”。是一种从挖掘和认识自身出发,在探索中结合美好的意愿和不满,苦中寻乐的复杂感觉。日本八世纪的汉诗集《经国集序》中,有很多模仿《诗品》成句的痕迹。
而曾在公元804年从日本留唐的空海僧,后来所撰的《文境秘府论》中,更有不少钟嵘《诗品》的引文。比较明显的是公元905年开始编纂的《古今和歌集》,这是继《万叶集》之后第二部有重大影响的和歌总集,不仅在序中多方认同《诗品》的思想,而且选诗的标准也已类乎钟嵘的美学原则了。
平安时代是少有战乱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时期,社会矛盾并不明显,给这种蕴含着对人生反思哲理的唯美文学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土壤。佛教禅宗的思想引入,更丰富了哲学的内涵。最早的“哀”的精神向“知物哀”转化的阶段,也就是由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物心合一”,即发展为一种更深刻更普遍的感伤性的审美内涵,这种精神成为后来和风文化的主要基调。
《源氏物语》就是其中集大成者。书中对前半部主人公源氏公子的描写,多是浪漫和幽怨,展现了颓废而多姿多彩的生活,悲意如烟雾,朦胧淡色。而在后期的薰君,宇治十贴,无常悲凄的凉风仿佛丛书中吹了出来,怨情的三昧渗入骨中,虽然与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气不同,却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令人回味无穷。
在平安《源氏物语》后的镰仓时代,武家当权,战乱不休,文学创作由唯美浪漫转到现实描写,王公贵族的阳春白雪也随着政治的衰落而通俗化了。这一时期描绘战争的写实主义代替了宫廷爱情的唯美主义而成为主流。但是唯美的文学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而因为战争的残酷,诸行无常和厌世的思想流行,使得对理想和梦幻的追求更加执著,唯美的主题更加深刻,这从《方丈记》、《徒然草》中能明显看到的。
直到江户时期,有着芭蕉、西鹤这样的诗人,唯美主义的文学才再次呈现繁荣,但是锁国的三百年间,虽然文化空前繁荣,却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只是在技巧上更加圆熟了,其中茶道,书画等各种艺术的发展也为文学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漫长的幕府统治后,明治维新后随着政治改革,社会全面西化,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如同平安时期的“东渐”一样,首先是大量的照搬和模仿,明治十五年的《新体诗抄》,几乎是直译西欧诗句,二叶亭四迷的散文也脱离了古代的文风,采用“言文一致”的体裁,即是白话文。
这一时期虽然给人幼稚的感觉,但这是日本文学的新起点。
到了二十世纪初,新文学日渐成熟,西方自然主义大为流行,接受了这一思想的日本文人,从传统的美学角度来理解“自然”,追求自我中心,描写真实,即所谓的“私**”,这种形式继承了颓废美和真实美,在新**风格下继承《源氏物语》的内在,一直都是后来日本唯美纯文学的主流。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际局势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日本,日本人追求极端,所以受到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在私**中继承的传统和保留的冷静被对西方思想的狂热追求所取代了。新感觉派完全照搬西欧自由主义,“把表现主义称作我们之父,把达达派称作我们之母”。
而受到苏联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影响的“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简称)派,并没有认识到当时苏联文学的错误,而鼓吹“政治首位论”,使文学从属于政治。再这之后的战争爆发,军国主义横行,反映武士道和大民族主义的复古风潮也涌现了。
由于时代的疯狂造成了个人思想上的偏激,虽然是必然的现象,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很惨重的,文学同日本的政治一样,也进入毫无美感的黑暗期。明治时代的文学巨子森鸥外在《鼎轩先生》一文中说:“我把日本的现代学者分为一条腿走路的学者和两条腿走路的学者。
”“一条腿走路的学者的意见是偏颇的。因为是偏颇的,所以一用于实际就会出现问题,听从东方学者的会过于保守,听西方学者的就会成为激进的。”然而他断言在日本需要的是:
“两条腿各立足于东西方两文化的学者。”而提出了“以西方文化之眼光观察东方文化,想取彼之长以补我之短。”的见解。
同夏目漱石、森鸥外一样,也有很多作家在反思社会,唯美主义的代表就是标题中所提到的川端康成。之所以把川端康成放到重要位置上,并不只因为他是诺贝尔奖的得主,最重要的,是他找出了把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唯美文学发展的出路。在本世纪20年代,任何一位东方作家如果直面世界的变化就不可能无视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尤其对与现实主义相对应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决不会充耳不闻,川端也不例外。
他自己曾总结说,他经历过一段简单地移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过程。但是,可贵的是川端总是勇于探索,以强韧的精神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川端康成(1899-1972)出生于明治32年6月11日日本大阪市北区此花町的一个开业医家庭。据家谱记载川端康成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条氏的后裔。他曾引用他祖父的话说:
“咱们家自北条泰时以来已有700余年。”但这北条远祖并未给他的后人带来好运,川端康成从一出生就命运多舛。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
他十四岁时即成为孤儿。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
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动,一生创作**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
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1926年的《伊豆的舞女》是他的成名作,二十岁的“我”因为孤儿的气质造成了扭曲的个性,忍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来到伊豆旅行。
在这里与十四岁的舞女薰子邂逅,同巡回艺人们结伴而游,受到了艺人们的关怀,“我”的身心被净化,苦怨被化解了,“我”和舞女彼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流露了淡淡的爱情。简单的情节,纯洁的语言,艺术化的效果,理想的唯美,清丽脱俗的意境,从作品里,有着自然主义的真实感觉,也有着《万叶集》的朴素与浪漫,好像是油画中的和风少女,飘逸灵动却实在的打动着人心,冷风扑面而来,却使人头脑清爽。然后是1935-1937年的《雪国》,这部长八万字的**川端康成从执笔到定稿共花了14年功夫,算是他人生的巅峰之作,也是能准确体现他的美学追求的传世之作。
《雪国》的风格像极了《源氏物语》,然而雕琢更细,变化更奇。主人公岛村三次从东京到雪国和驹子交往的故事。岛村依靠父母遗产过着优裕的生活,是一个对**舞蹈仅有着浅薄知识的浮浪子。
他来到北国的小温泉村时与艺妓驹子见面相爱,使得驹子委身于他,而他又念念不忘地思念着他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作者在**中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驹子和叶子的形象,以细腻的笔触从灵与肉两个方面尽情地描写女性美,赞赏女性美。在字里行间,那朦朦胧胧的幽怨一直缠绕着雪国的人们,简单的情节里透着禅的思考和幽玄。
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同《伊豆的舞女》的清醇相比,《雪国》的幽怨更加深刻,表现的手法也纯熟多了,通过岛村在爱情生活上所表现的虚无的态度与艺妓驹子对爱情、工作和生活的认真态度相对比,来反映纯真和对生命的憧憬的主题。在继承传统的物哀和空寂的余韵美、敏锐的季节感受性,以及平淡自然的美学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意识流”和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等方法,使传统和现代的巧妙结合,达到了完全的协调。
诺贝尔文学奖给予的评价是川端以卓越的感受性,现代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心灵的精髓,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源氏物语》从中国的文化中吸取营养,创造了古老、美伦美奂的忧伤浪漫感情世界,而《雪国》从《源氏物语》中出生,吸取了西方自然主义的营养,展示了冷艳深沉,自由洒脱的新时代唯美追求。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我们看到了历代文人对美的认识体会和不懈追求,那是物哀,那是幽玄,千年的境界,千年的美。
虽然日本的文学历史远没有中国久远,思想认识也没有西方前卫,但是他兼收并蓄,独树一帜,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尽管日本的思想文化发展上有着相当程度的片面和局限性,但是独特的美感还是不断的吸引着众多的人来品味他,发掘他。这就是日本的美,体会人性是永恒的主题。
文学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的不同之处
1楼 小袁 一 韦勒克 沃伦关于科学语言 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1 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 韦勒克 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 直指式的 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 ,同时这种语言符号 完全是人为的 ,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 以及它是 简捷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 。此外,...
抗战后期国统区文学有哪些特点,中国抗战文学的特点
1楼 匿名用户 历史题材创作方面,40年代有两个创作高潮。一是上海 孤岛文学 的 南明史剧 ,二是1941年至1943年前后的 战国史剧 和 太平天国史剧 。中国新诗抗战后进入更加成熟的季节,在多样化的艺术融合中寻找现代民族诗歌的道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诗歌创作中的沉思因素日渐增强,出现了一些以...
关于中国几本纯文学杂志的出刊日期
1楼 迷迭妃子 基本上是1号或者15号 但基本月末就能买到下月杂志 2楼 匿名用户 何谓纯?谎言去尽之谓纯!去尽谎言并不是说不准虚构,而是指要把 中的政治谎言 商业谎言 道德谎言 社会秩序谎言 愚民谎言等这些谎言去干净。 因此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写纯文学,因为审查制的存在。当代世界文坛之所以不认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