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历史题材创作方面,40年代有两个创作高潮。一是上海"孤岛文学"的"南明史剧",二是1941年至1943年前后的"战国史剧"和“太平天国史剧”。中国新诗抗战后进入更加成熟的季节,在多样化的艺术融合中寻找现代民族诗歌的道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诗歌创作中的沉思因素日渐增强,出现了一些以纯粹艺术精神和深层民族精神著称的诗人和诗作。
中国抗战文学的特点
2楼:fly_傻的冒泡
大叙事、现实性、反形式化。
“抗战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抗战文学,是指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从共时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存在大叙事、现实性、反形式化三大特点。
从历史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则显示出创作发展和人性挖掘深度成正比的特征。抗战文学要出现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有待于我们对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广泛吸取。
3楼:匿名用户
十四年抗战时期文学一瞥
http://****tynews.***.**/tyrbmap/2005-07/27/content_1157023.htm
4楼:我也只是过客
简论近年来中国抗战题材文学的特点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日战争的爆发。此后,不到一年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伪满洲政权,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三个阶段。在战争初期,国民党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转入相持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八年抗战中仅仅中国的军民人员**超过3000万以上。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地位。在抗战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产生了许多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抗战文学。
1937年-1945年之间产生的属于狭义上的抗战文学,这些文学与抗战生活紧密联系,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马峰和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刑野的《王二小》、管桦的《小英雄雨来》、华山的《鸡毛信》等等。
从抗日战争开始至今,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源源不断的涌现,且呈现出“越临近抗战后期,成熟的作品越多”的特点,如:《四世同堂》、《亮剑》、《白山黑水》、《王贵与李香香》、《铁流》等等。
从整体看,中国抗日题材文学具有史诗性、真实性和政治性。 1、史诗性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但是,战争这朵“恶之花”,也使我们民族觉醒与奋起,当帝国主义的枪炮对准我们胸膛的时候,中华民族发出了排山倒海般的怒吼,战争动员了人民,也创造了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有许多作家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继承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以崭新的审美意识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同休戚、共命运的这段悲壮动人的历史。
作家或歌颂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成千上万的英雄,或记录光辉灿烂的战斗里程,或毕现残酷悲壮的战争场面,它们构成鲜明的时代性、厚重的历史感,写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求生存、谋解放的坚定信念。虽然作家们的经历不同、个性气质有别、艺术思维方式各异,但是,他们吹奏的是同一曲调,那就是歌颂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从而警醒和教育人民。
2、真实性
作家对抗日战争的描写,出现了审美视角、创作心理和情趣由单一到多样,由封闭到开放的局面。为了适应变革时代新的审美需求,不少作家在纵向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同时,又系统地、有选择地借鉴其它民族的长处,特别是把欧美文学作为改革文学传统,创建新型抗日战争文学的参照系。他们不以传统性代替时代性,而以其开放性、多层次的艺术格局,不断拓展艺术空间,全面地反映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以缤纷的题材内容,磅礴的气势,多样化的风格、笔调,丰富了抗日战争文学,特别是战争观念的改变,使得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色彩斑斓的艺术风貌。
抗战题材的写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始终是重要的脉络,曾经涌现出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抗战题材长篇**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等方面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不可否认的的是当今很多抗战题材的作品遮蔽真相、消解真实性,没有经得住推敲的细节,有严重的娱乐化倾向,缺乏精神性、文化性、诗性的品质,这是我们必须警惕、必须对抗的。
3、政治性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算起,长达14年,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中,中国死亡人数达3500万,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总人数的40%,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占日军总数的70%以上。
国外**界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评价上曾有差距,我们文学界与史学界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与伟大复兴。抗日战争孕育出的宁死不屈的民族献身精神、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精神。
5楼:
http://****shusheng.**/book/bookmanage/bookdetail/av/avr7.html
内容很多,你参考一下
概述40年代国统区、上海“孤岛”、解放区、沦陷区等的文学发展状况以及特点
6楼:匿名用户
国统区文学是指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创作。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其创作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首先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期间,出现了大量以救亡宣传动员为中心的题材,文学创作则以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为基本基调。
第二,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其间的文学创作也转为正视残酷的战争和黑暗的现实,开始批判现实的艰难,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第三,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开始了大量的以批判、讽刺为主的文学作品。
与国统区文学不同的是解放区文学,它以对新社会制度、解放区的人民、士兵、干部为描述对象,运用明朗朴素的基调探求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
孤岛文学是指上海沦陷成为“孤岛”之后,那些留在上海租界的作家们所创作的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作品。
沦陷区文学是指沦陷区的作家在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创作。他们的创作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则对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
在整个四十年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有:赵树理、张天翼、钱钟书、张爱玲、孙犁、周立波、艾青、穆旦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钱钟书的《围城》。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
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他创作的《围城》通过主人公的漂泊迁徙,为我们描绘出了学衔和旧学问错综时期新儒林的众生相。讽刺了当时高级知识分子病态的精神特征,探询了人生的根本问题。
《围城》这部作品在艺术创作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成就。首先,以人物行踪的两点双线为写作线索,采取大跨度的横向移动结构;其次,使用了大量反仿、反讽、反论等与众不同的讽刺手法。
简述194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7楼:匿名用户
20世纪40年代文学特征相当明显,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
国统区文学整体呈现出开放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是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其次是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来之前的自我内省与历史总结。从作家创作内容看,里面笼罩着时代大转折时期所特有的氛围:
紧张、愤激、嘲谑和痛苦,希望、期待、焦躁与不安,从而呈现出繁复的音响,但仍可看到讽刺的主调,突出的现象是讽刺暴露性的喜剧蜂起。极具特色的是,文章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而且通过许多途径迅速及时地反映出人民的爱憎,喊出人民的心声;符合广大群众的阅读需求,具有大众化的讽刺幽默艺术特征;文学风也格十分多样化。
国统区讽刺文学具有独**值:切中要害的战斗作用;勇于剖析民族的痼疾,勇于批判的可贵文学精神;充实了现代文学的内涵。
解放区文学的总特点是审美意识与主题意蕴的现实化,人物形象的类型化,问题形式的大众化,创作的基调为明朗、素朴,表现在处理作品题材、主题以及人物描写方面有其鲜
明的特点。作家们很少再写以往新文学中常见的知识分子个人的情感生活,甚至也很少注意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和黑暗的揭露,所替代的是对新社会新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群众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解放区文学叙事中主题表现在革命伦理,。
总体文学内涵彰显了革命战争年代崇高的革命意识,并通过与文学叙事的有机结合,参与了现代中国革命与民族国家的建构。
沦陷区的作家于"言"与"不言'两方面都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进行艰苦的挣扎,坚守着文学的阵地。从注重人生斗争、飞扬的一面转向注重人生的和谐与安稳,从用“斩钉截铁”的“强烈的对照”写“极端的人”转而用“参差的对照”写“不彻底的人物”;从追求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的悲壮转向追求苍凉的人生与审美境界。这样的从时代中心主题向“日常工活”与“永久的人性”的转向,所形成是更靠近社会现实的"反英雄、反浪漫"的倾向,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
范围很小的上海“孤岛”,在1937年11月随着**西撤,“孤岛”正式形成。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时空段,“孤岛”文学也以其鲜明的独立性凸现于现代文坛。上海的沦陷以及大批新文人内迁,使上海失去了战前新文学中心的地位。
然而政治的变动与经济的畸形繁荣,反而生成出一个别有风致的孤岛文学空间。它们共同承接“五四”以来新文化的传统,有着同属“40年代文学”的共性方面,但又因为不同区域社会制度与政治文化背景直接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了各个区域文学面貌的不同,而40年代突出的主题表现在: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的不同文学形态与表现,这种多元格局的文学,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发展。
战国时期私学有什么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教育有那些特点?
1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至战国时期,我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秦 齐 楚 燕 韩 赵 魏七国,基本上已建立了土地私有的封建制度,在七国争雄的统一战争中,士的价值越来越大,养士之风盛行。据孟子说,当时杨朱 墨翟的言论传遍天下,可见他们的徒众是很多的。 这一时期的私学更多,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各种学派...
战国时期玉器有何特点,春秋战国玉器有哪些特点?
1楼 史谈历史 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使得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从目前考古资料可知,战国玉器较之春秋玉器品种更加丰富,它突破了春秋时期多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 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磺 出廓玉壁 龙形佩 带钩等 工艺更加精细,玲咙剔透,并...
战国间谍史有哪些特点,战国时期中国有间谍的吗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战国间谍史的最大特点就是 以合纵连横的间谍活动为中心。尤其是秦国 已经把连横间谍活动做为统一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如果说春秋时是 国之大事 在祀在戎 那么战国时则是 国之大事 在间在戎 了。对此 司马迁在《史记》里已指出 秦国阴遣谍士赍持金玉 赂其豪臣 以乱其谋 不肯者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