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怎样才能养成自觉学习数学学习的好习惯

2021-02-03 14:11:34 字数 5738 阅读 9085

1楼:匿名用户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只要具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方法运用科学,自己的学习活动安排合理。

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勇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进取的精神和探索的精神。在自主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可以按照下列几个步骤进行:

1、创设问题,学生自学生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可见教学的关键在于“疑”,它是教学思维的动力,是思维的方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同样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此步骤是整个自主学习训练的第一步。为了更深入地为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有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

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从不同的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巧妙地设疑。(1)提出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的问题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于设立的三维教学目标。(2)提出问题的“疑点”难度要大,一开始就让学生陷入暂时的困惑状态。

(3)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出来。

2、勇于质疑,敢于探索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学,有很多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浮出水面,这称之为质疑。在充满着观察、猜想、操作、模拟、实验、交流、反思等探索与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以前讲解例题、仿做例题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活动中进行探索交流。

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勇于探索解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应该鼓励学生,打消学生畏惧提问题的顾虑,激发他们勇于质疑的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

3、分析问题,释疑解答。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心中一旦有了“疑难”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首先,在设疑时,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设为疑点,让学生有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从而激发出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其次,设计教学过程要有科学性,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自主性,学习知识点的过程变成他们主动探索的过程。

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的去观察、**、合作、交流、答疑。改变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变成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

小组合作制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式。每班将近五十人,一般情况下,每班都安排7-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自学情况。在小组中,学生为了完成每节课的共同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并按照基础的好与差,进行了编号,组长是每组的1号,稍差一些是2号其他依此类推,进行小组活动时,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不留死角。

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对各自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或讨论,或交流,或演示,很好的完成了自学内容,优点显而易见。

优点1:在互动互助的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做到集思广益,发挥每个成员的思维优势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既能使基础好的小组成员在合作交往中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又能使基础差的成员分享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逐步养成了积极思考,善于表达的好习惯,形成了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精神。

优点2:在合作交流中,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没有心理压力。在这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力丰富而且大胆,发言踊跃,各抒己见经常为一个小小的见解争论不休,这时教师的引导能够充分发挥,知识点也记得比较牢固。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不应该重视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否全面与否是,应该关注的是营造出的这种自由和谐的讨论热烈的学习氛围,每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地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中得到启发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想象空间,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敢于表达,勇于表达。

三、培养学生**性学习

所谓**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猜想质疑、相互交流等**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性学习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性学习。解决问题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生活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探索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从实际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②通过数学建模进行**性学习。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要从问题的实际出发,阅读题目的重要信息,利用合理的假设,简化题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思考联系出需要的专业资料和数学理论,融汇、贯穿整个知识网络,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后,再进行必要的数学推理、处理数

如何让小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楼:悠家教育

1. 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其主要原因是一心二用,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因素。父母不可不矫正孩子上课时易走神的不良习惯。

不论是谁,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所以,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

2. 让孩子习惯课前预习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3楼:迪总

首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独立、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中应该做的每件事情,解决好学习中遇到的每个问题,处理好有关学习的每个细节,尽量不需要别人的提醒,进行自我管理。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在其小时候时,有一天,他从学校回家,愁眉苦脸的,吃饭也心不在焉。妈妈发现他不开心,问他怎么了时,他说:“没什么,老师布置的一道题我做错了,现在还没找出错在哪儿。

”饭后他又开始思考那道错题。这时姐姐弟弟们正在玩游戏。过了一会,弟弟来敲门,邀请他一起玩,他说要先把那道题做出来。

又过了一会儿姐姐也来邀请他一起玩,他仍在演算题目。姐姐热心地说“要不我帮你把它做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了。”他说:

“不,姐姐。还是我自己来吧。”果然,他很快就把题目做出来了。

然后快乐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玩游戏了。海洛夫斯基从小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就特别让人钦佩。

我们教师应该多利用这样一些认真对待学习,让人钦佩、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要独立、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中每件事情,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其次,要让学生形成对学习如饥似渴的需要,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形成对学习如饥似渴的需要,养成随时随地只要有一点时间就要用来学习的劲头。就拿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来说吧,他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他还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

再看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费米,小时候特别爱读书,接受能力很强,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怎么也“喂不饱”他。他就去找“零食”——课外书来读。他常常到露天广场去,收集到不少“宝物”,买了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书来读。

有一天他带回论物理数学的两本书,他告诉姐姐,他要马上读这两本书。读到兴奋处,他自语道:“这本书是多么有意思,你们一点也想象不出来……”他的勤奋、好学和上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邻居阿米迪教授。

教授很喜欢他,看出他是一块“好料”。常常出一些显然高出费米水平的题目让他做,并不希望他全部解答出来。可是费米总是一会儿就全部解答出来了,还常常缠着教授出一些更难的题目“过过瘾”,教授出一些他自己还未解答的题目给费米。

奇迹出现了,费米居然也解答出来了!教授赞赏他,把自己所有的有关物理和数学方面的书按合理的顺序一本一本的给他学习。他如鱼得水,尽情地在物理和数学构成的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教授的精心培育和帮助,让费米中学结业时就有了广博知识和深刻独到的见解。

事实上,一个学生只有形成了对学习如饥似渴的需要,他就永远不会抱怨时间不够用,因为随时随地,只要有空闲,他首先想到的事情总会是学习。这样就能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主动挑战学习中的任何困难。

再次,要让学生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在不断变化,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学生学习的环境,却不由学生决定。当一个学生总在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公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十有**已经脱离了学习本身,他的能力将浪费在抱怨中。

我们要对学生这些方面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审视,要保证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要让学生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要。

比如,日本著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福井谦一,家境小康,他是家里独子,父亲寄予厚望。当他的化学测验,再一次不及格时,他手足无措,冥思苦想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告诉父亲说:“爸爸,我不想读书了,我可能不是块读书的材料……”“孩子,不管你干什么,都必须读书。

不读书,你就没有文化,以后什么也干不成。无论做什么事,都可能遇到挫折。总是退缩可不行,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它、克服它,才能真正超越。

”他的父亲耐心地开导他说,“孩子,你要记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父亲的话打动了他。他表示要努力学习,于是制订好学习计划,安排好学习时间,从头开始补。

努力了一个月,测验虽然还是不及格。但是他不灰心,继续努力,再次测验时,他终于及格了。半个学期后,他的成绩扶摇直上。

第二期他当上了化学科代表,并且参加了竞赛。

一位父亲能及时调节自己孩子的学习行为,我想我们教师更应该做好学生这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最后,要让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帮助,从而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常常有学生抱怨自己的学习不好是因为老师和父母帮助不够,或者不给自己请家教之类的。其实,如果稍微细心些,就能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是有理想的人,对别人的直接帮助需要得越少,他们更多地自己埋头钻研。别人的帮助,对他们来说主要是起提供不同信息,拓展他们视野的作用。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步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最初,有一个人对他的影响很重要,他就是来自**的大学生塔尔梅。是他把打开自然科学殿堂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交给爱因斯坦的。那本让爱因斯坦终身难忘的《神圣的几何小书》便是他送给爱因斯坦的。

一开始,塔尔梅总是和爱因斯坦谈论数学问题,越谈就越引起爱因斯坦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对学校枯燥教学方式厌倦的爱因斯坦干脆自学起微积分。学医的塔尔梅不久后就不是爱因斯坦数学上的对手了,但他依然热情地为爱因斯坦介绍当时流行的种种自然科学书籍和哲学著作。

由此可见,对于聪明的头脑,最有效的办法往往不是直接去教他们如何去学习。最有帮助的是能够启发他们思维的信息和资源。

除以上几点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勇气。生活中的聪明人不可谓不多,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多数人就是没有一再面对挫折的勇气,所以一旦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面对挫折的时候,教师要帮助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好成绩。

学校怎样开展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

1楼 潭州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日后乃至整个一生的学习 工作 时时都在悄悄地发生着积极的影响。 小学生的可塑性大,经过训练,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阶...

怎样才能给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怎样引导5岁的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1楼 匿名用户 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 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 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 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教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1楼 顽皮果果 您好!我们以一年级学生为例进行讲解。您好!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我们建议新老师从孩子的养成教育抓起。首先老师要注意自己和家长的沟通方式与状态,注意自己的措辞和方法,因为一年级的家长也是 新学生 。所以给家长和自己沟通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要注意自己管理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