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为正义而奋斗者
985、211或双一流高校,都是经过推选或者评选出来的相对在综合实力或某些学科方面出类拔萃的高校,由于学校得到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相对更为充足,可以引进更好的师资、设备,给学生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985或211的名气,也使这些高校拥有更高的办学声誉,在各个不同行业有更大的影响力,造成招聘时的群吸效应,有更多公司或单位进驻校园招聘,求职机会多。
此外,升学方面,985,211大学或双一流高校,保研率也相对较高,申请出国留学的学校条件也相对较好。
为什么双一流出台后还是很强调211,985 50
2楼:匿名用户
时间问题,政策过渡需要一定时间,当年985211取代88所重点大学时也是用了一段时间。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快,很快双一流的影响力就会超过985211。双一流是国家新政策新计划,都会看齐的。
3楼:匿名用户
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从以前的重点大学到985,211,再到双一流,过后还不知道有啥计划,总而言之,好学校还是那几所,新增的寥寥无几,出名的凤毛麟角。认可度年深月久沉淀,非口号和宣传所能左右。
随着大学合并、扩招和大学教育普及化、产业化,沉淀更加显得尤为可贵。录取分之高低凸显时代烙印,所处经济发展中心的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但趋之若鹜的并非全是读书之人,沉淀也很沉甸甸,仔细思考的父母必然会为儿女选一个合适的好学校。
双一流大学和985.211有什么区别
4楼:环俄留学
第一个是“双一流”是以学科为资助主体,突出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学校建设,而“985”、“211”是以学校为资助主体。2015年10月教育部**上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称“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在继“985”、“211”工程之后,国家所实施的“111计划”和“2011”计划也都是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例如上海、浙江两地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考生往往在高一时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高考的学科倾向逐渐凸显。“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为考生和家长在提早定下报考目标上提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向,就像阿特**教授说的:“不管用什么名称,好的一流大学,好在**,一流在什么地方,最终都是在学科上体现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着非常直接的内在联系,有了一流学科才可能有一流大学,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但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都达到一流”。
不过,“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都以优势学科竞争,在优势学科上持续投入,会导致现有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被边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人员、结构上的调整。
第二个是“双一流”建设名单将不再一层不变,会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5年发布的《总体方案》在肯定“985”、“211”成绩的同时就指了出现有重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之前的“985”、“211”工程,一方面是先自上而下圈定一批高校,而把哪所高校划为“985”,哪所高校划为“211”却没有一个科学、可以服众的标准。就“211”而言,划定之时就有很多办学水平之外的考量,比如兼顾地方,每个省至少有一所入选,兼顾各个行业,保证每个行业至少有一所。
另一方面,名单缺乏流动性,形同“终身制”,到了最近几年索性彻底关上了“985”、“211”的大门。可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名单之外的学校不管如何努力,办学成绩多么优秀,都无法挤进这个排行榜。
不过,虽然《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实行动态调整,并设立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综合多方意见来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但是这个认定标准如何具体设计以及实施,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且之前“985”、“211”所形成的基本格局不是一朝一夕会被扭转的,“985”、“211”所存在的“身份固化”问题,会不会因为“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有所好转,也未可知。
5楼:源本初见老板娘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据教育部介绍,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cu)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竞争性政策。据笔者初步统计,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纵观各类计划,做法基本类似,都是通过国家或地方**遴选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学进行重点投入,期望它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跻身世界一流。
这种重点投入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拨款政策。大部分国家将资金投入到大学,赋予大学较大的资金自主使用权;也有部分国家或地区采取投大学和投学科相结合的模式,**“一竿子”管到学科。
6楼:匿名用户
985 211是投资扶持工程,是几十年前的补贴大学政策现在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提出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双一流是985 211的替代政策世界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相比之下,20世纪末的985,211: 1,增加了学科定位; 2,一流学校分为a,b两类,五年考察一次,能够促使b类向a类发展,a类不掉队。
7楼:
双一流就是新版985211!
现在211985名存实亡没有比较的意义了!
建议报考双一流a类,既是原985,又是双一流大学!
8楼:匿名用户
区别可概括为3+3+25,这次双一流名单就是在原985211高校基础上的小调整,小增补。双一流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b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是由原985高校(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没有入选)组成,b类6所则是由上述没入选a类的3所原985和3所原211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组成,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是由原211(除郑云新)高校和新增25所高校组成。这25所学校分别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学院。
9楼:泥娃娃
“985”和“211”是过去时,双一流大学是现在时,具体说
,由于“985”和“211”超期失效,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双一流大学目前极具含金量,尤其a类。而一流学科大学也给过去的双非大学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目前的一流学科大学和“111计划大学”由于也得到大量的科研资金,所以会发展迅速,反过来倒推大学去争取更多的一流学科,我国大学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浪潮。
10楼:芭蕾love炫舞
不是有什么区别,你说的是两回事
为什么你一定要努力考上一流大学,为什么你一定要上一所好大学呢?
1楼 匿名用户 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模式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而拥有这些的,唯有一流大学。 远离无知,这是我们寒窗苦读的根本目的,而一流大学,能够改造你浅薄的思想。 优秀的环境可以造就你,浑浊的环境也可以毁了你。如果你没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就别想着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为什么你一定要上一所好...
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1楼 发兔冷知识 上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听听普林斯顿校长怎么说 2楼 匿名用户 别人说的都是别人的感悟。 要悟出,才是自己的。 我已大学毕业,上大学就拿了两证,没别的,可感觉很自豪。 半点不后悔。 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认为对的,就坚定走下去 不要恍恍惚惚,茫茫然。 这是主见。是独立性。 3楼 沙...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作文,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作文800字
1楼 夜尽天明 星期四,我踏着矫健的步伐,带着兴奋激动的神情来 我为什么要读书作文800字 2楼 明月白霜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为什么要读书 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 宋真宗 编者 做了一篇《读书乐》,说到读书的好处,他说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 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