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改叫“双一流这对留学申校有什么影响

2021-01-14 20:32:51 字数 5804 阅读 3832

1楼:匿名用户

短期内没有影响。

关于“双一流”,教育部是这么回应的:“未来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并提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绩效原则,避免重复交叉。

”长期来看,高校改制对留学的同学们申校有较大大的影响,因为各国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中国大学排名,例如英国、澳大利亚等高校目前对985/211和双非之间的录取条件是不同的。

2016年虽然是建设“双一流”的第一年,但教育部并未明确提出指标,所以个人认为,从985/211怎么向“双一流”过渡还需要观察。各海外高校的录取政策,可能会根据变动而调整。不过,短期内,海外大学录取标准应该还是会参考985/211。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上985,211大学或双一流

2楼:为正义而奋斗者

985、211或双一流高校,都是经过推选或者评选出来的相对在综合实力或某些学科方面出类拔萃的高校,由于学校得到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相对更为充足,可以引进更好的师资、设备,给学生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985或211的名气,也使这些高校拥有更高的办学声誉,在各个不同行业有更大的影响力,造成招聘时的群吸效应,有更多公司或单位进驻校园招聘,求职机会多。

此外,升学方面,985,211大学或双一流高校,保研率也相对较高,申请出国留学的学校条件也相对较好。

双一流实行后,找工作的时候还以211985衡量学生毕业院校档次吗?

3楼:匿名用户

三年内985 211还会拿来衡量。三年以后就是双一流来衡量了

4楼:留学生海归求职网

这方面都参考的。

一个好的学校和一个好的氛围以及优质的校友资源都会对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和不可估量的机会。

许多大型名企招聘,名人演讲和讲座都更愿意在名校里举办,知乎上有网友说:“一所普通大学的前三名才能参加一个国际交流活动,而同等级别的活动在名校里可能每月都有。”

所以在名校的学生总要比非名校的学生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高的见识:

很多普通高校的学生还在挣扎着考四六级证书时,985、211 高校的同学都已经在准备雅思、托福、保研和申请留学了。

名校往往能够提供学生更多的名企实习机会。在《学霸是怎样炼成》里,hr说:“985高校的同学,他可能在大

三、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大型的(金融)集团的实习,而且最少是六个月。”

并不是说上了名校就能够让你大富大贵,但是名校总能提供给你一个平台,让你有机会认识到一些厉害的人,拓宽自己固有的思维。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双一流大学对于申请英国留学有影响吗

5楼:褚丑丑

可以看和你差不多的人都申请到了什么学校和专业,通过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输入成绩情况,系统会匹配和你类似的同学案例,你看一下就明白了。

“双一流”取代“211,985”对留学申请有什么影响

6楼:匿名用户

不同的学校和专业的申请,要求的成绩情况是不一样的。lz可以参考一下留学志愿参考系统https://****

douban.***/group/topic/105200283/,输入专业等情况,就能查询出与你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看他们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也可以按照留学目标来筛选,看看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都哪些背景(语言成绩多少分、学校背景如何、什么专业、gpa多少等)的学生申请了,也从而对比自身情况,制定大致的目标和方向。

7楼:权苑冠晓畅

对申请没什么影响,国外还是看国内大学的排名的,跟叫什么名字没有关系的。

双一流大学与985/211工程有什么区别

8楼:匿名用户

双一流比985/211工程的覆盖面要广。

双一流包含两个层次,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第一个层次,世界一流大学,包括以前所有的39所985院校,以及3所原211院校(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可以称之为985的放大版。

第二个层次,世界一流学科,包含以前的所有211院校,以及部分非211的院校,可以称之为211的放大版。

9楼:匿名用户

两者的区别可概括为3+3+25,这次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就是在原985211高校基础上的小调整,小增补。双一流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b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是由原985高校(除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组成,b类6所则是由上述没入选a类的3所原985和3所原211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组成,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是由原211(除郑云新)高校和新增25所高校组成。这25所学校分别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学院。

10楼:环俄留学

第一个是“双一流”是以学科为资助主体,突出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学校建设,而“985”、“211”是以学校为资助主体。2015年10月教育部**上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称“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在继“985”、“211”工程之后,国家所实施的“111计划”和“2011”计划也都是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例如上海、浙江两地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考生往往在高一时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高考的学科倾向逐渐凸显。“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为考生和家长在提早定下报考目标上提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向,就像阿特**教授说的:“不管用什么名称,好的一流大学,好在**,一流在什么地方,最终都是在学科上体现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着非常直接的内在联系,有了一流学科才可能有一流大学,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但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都达到一流”。

不过,“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都以优势学科竞争,在优势学科上持续投入,会导致现有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被边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人员、结构上的调整。

第二个是“双一流”建设名单将不再一层不变,会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5年发布的《总体方案》在肯定“985”、“211”成绩的同时就指了出现有重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之前的“985”、“211”工程,一方面是先自上而下圈定一批高校,而把哪所高校划为“985”,哪所高校划为“211”却没有一个科学、可以服众的标准。就“211”而言,划定之时就有很多办学水平之外的考量,比如兼顾地方,每个省至少有一所入选,兼顾各个行业,保证每个行业至少有一所。

另一方面,名单缺乏流动性,形同“终身制”,到了最近几年索性彻底关上了“985”、“211”的大门。可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名单之外的学校不管如何努力,办学成绩多么优秀,都无法挤进这个排行榜。

不过,虽然《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实行动态调整,并设立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综合多方意见来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但是这个认定标准如何具体设计以及实施,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且之前“985”、“211”所形成的基本格局不是一朝一夕会被扭转的,“985”、“211”所存在的“身份固化”问题,会不会因为“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有所好转,也未可知。

11楼:匿名用户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

”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

1、原”985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民族大学

2、原”985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一般):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双一流大学和985.211有什么区别

12楼:环俄留学

第一个是“双一流”是以学科为资助主体,突出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学校建设,而“985”、“211”是以学校为资助主体。2015年10月教育部**上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称“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在继“985”、“211”工程之后,国家所实施的“111计划”和“2011”计划也都是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例如上海、浙江两地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考生往往在高一时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高考的学科倾向逐渐凸显。“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为考生和家长在提早定下报考目标上提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向,就像阿特**教授说的:“不管用什么名称,好的一流大学,好在**,一流在什么地方,最终都是在学科上体现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着非常直接的内在联系,有了一流学科才可能有一流大学,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但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都达到一流”。

不过,“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都以优势学科竞争,在优势学科上持续投入,会导致现有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被边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人员、结构上的调整。

第二个是“双一流”建设名单将不再一层不变,会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5年发布的《总体方案》在肯定“985”、“211”成绩的同时就指了出现有重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之前的“985”、“211”工程,一方面是先自上而下圈定一批高校,而把哪所高校划为“985”,哪所高校划为“211”却没有一个科学、可以服众的标准。就“211”而言,划定之时就有很多办学水平之外的考量,比如兼顾地方,每个省至少有一所入选,兼顾各个行业,保证每个行业至少有一所。

另一方面,名单缺乏流动性,形同“终身制”,到了最近几年索性彻底关上了“985”、“211”的大门。可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名单之外的学校不管如何努力,办学成绩多么优秀,都无法挤进这个排行榜。

不过,虽然《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实行动态调整,并设立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综合多方意见来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但是这个认定标准如何具体设计以及实施,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且之前“985”、“211”所形成的基本格局不是一朝一夕会被扭转的,“985”、“211”所存在的“身份固化”问题,会不会因为“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有所好转,也未可知。

“双一流”对考研学生有哪些影响,双一流对考研有什么影响

1楼 匿名用户 一般来说会有影响,特别是新晋的郑州大学 新疆大学和云南大学,相比985降级的东北大 湖南大学可能会变得好考一些,其他都是985原班人马,竞争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2楼 木哥考研认证 双一流是比较好的 一般有点优势的啊 双一流对考研有什么影响 3楼 耶律之家 根据国家战略, 双一流 建设...

双一流公布后,对高校,高考的影响有多大

1楼 高考考生填报志愿都喜欢报考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在双一流没有公布前,考生都是选择211 985重点院校报考,而双一流公布后,考生的选择对象可能会有变化。 最新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与原来的211 985有所区别,但由于原来的211 985重点院校名单深入人心,预计新公布的双一流对考生志愿填报的选择院校...

211,双一流大学的学生考研有什么优势

1楼 卞英杰苟瑛 目前,很多招聘单位人为的设置应聘条件或门槛,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 的。首先,是升学方面。双一流大学的保研率普遍较高,有的高校学生免试读研比例可以达到40 ,而很多普通高校不超过5 ,甚至1 包括申请出国留学,双一流高校公派留学研究生的数量也更多。 其次,招聘门槛。有的单位直接要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