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治国理政的理念是什么,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021-01-14 12:57:27 字数 4779 阅读 5747

1楼:初爱

政者正也

孔子治国的根本理念,是一个“正”字。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楼:醉意撩人殇

孟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3楼:喜脑弓子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4楼:sky起来吧来吧

1、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2、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3、哲学思想: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5楼:喵喵喵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曾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另外比较著名的思想是:性善论。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及再传**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扩展资料

孟子继孔子以六艺授徒,但其尤注重引申《诗》、《书》之义为己用,孟子云: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译文: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以意逆志”,读诗必须附带自己的思考而领会其意,在某种程度上,以诗说理本就是借古言为己用。

孟子读《书》之态度亦如此。故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译文:要是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武成》篇只不过取其中两、三竹简罢了。仁者在天下无敌,以最讲仁道的人去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能不使血多得把木槌都漂流起来呢?

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诗》、《书》,这既是继承了孔子以述为作的传统,也可以看出孟子的怀疑主义精神。

孟子虽以继承孔子之业为己任,但在对待传统之态度上,亦存在一定差别。孔子对周公之制是明确拥护的,而孟子言及制度,多是借传统之名,发挥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论。

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当孟子之时,郡县制已诞生,各国以武力相兼并,恢复到周初之制绝无可能,惟能取其精神而已。

孟子虽口头拥护周之制度,但其在政治、经济上的观点则与传统大不相同。根据传统的观点,一切政治、经济上的制度,皆是为统治阶级所设。依孟子之观点,则一切皆为民设,这一切皆为民设的观点,是孟子政治及社会思想的根本。

6楼:阿沾

孟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柞长久。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7楼:碧鲁樱花卑佩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四、在哲学思想及认识论等方面

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8楼:万物凋零时遇见

“生与义不可兼得。我有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仁”;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信善论;孟子主张反对不义的战争;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9楼:战歌凯旋

孟子主要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孟子主张“仁”、民本思想。

孟子首先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升格为政治领域内的“仁政”思想,使得儒家在政治上也有了清晰的主张,不再单纯的只是思想领域内的学术团体,而是将儒家学派及其**作为一个政治集团而存在,后来的读书人为了科举高中,读书做官都要学习儒家经典,都是儒家的传人,可以说儒家学派已经成为中国**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孟子的第二个成就就是他的民本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当人类社会还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阶段,孟子就已经有了朴素的民本主义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的社会就是弱肉强食,大国兼并小国,是强者称霸的时期,人人都想着如何战胜别人,奴役别人,并把这些当做是成就的标志,根本就不会想着如何为百姓造福。所以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不被采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证明了孟子的正确,所以后来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巩固统治,纷纷推出各种举措来减轻人们的负担,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君为水,民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代表。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邹国,当时正值战国争雄的时期,所以他又是东周时期人。

10楼:

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11楼:斯君一舞百媚生

孟子主张“仁”、民贵君轻、性善论、反对不义的战争。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12楼:青蛙爱上**了

孟子主张“仁”,民贵君轻,性善论,反对不义的战争。

13楼:聊庆赫连含烟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阶级统治,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保障农民的利益。

孔子认为治国理政什么是最重要的

14楼:你我悖道各苍凉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15楼:匿名用户

仁政苛政猛于虎,就是孟子的

青岛三利高贤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观点孟德斯鸠主张什么政体

1楼 匿名用户 孟德斯鸠 1689 1755 montesquieu 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 法学家 他出身贵族 孟德斯鸠 是其家族世袭领地的名字 位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列德 labrede 他就出生在那里 孟德斯鸠毕生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中 伏尔泰夸赞这本篇幅巨大包罗...

韩孟的诗歌主张,韩孟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1楼 邵婧坤 孟子的文章主张以 仁义 为核心,强调以民生为本,施行王道。其散文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有纵横家的气概 在辩论的开展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 韩非子的文章主要对现实问题而发,研究君主如何运用法术威势的各种手段来进行统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的散文议论透辟,逻辑严密...

墨子主张的思想是什么,墨子主张什么思想?

1楼 漫阅科技 墨子主张 兼爱 交相利 ,并提出 节用 节葬 非乐 非攻 。他不同于孔子的 仁学王政 的立场,幻想建立一个没有 弱 富侮贫 贵傲贱 智诈愚的大一统的公平合理的社会。 在政治思想上,墨子主张 尚贤使能 ,反对贵族世袭,反对儒的 亲亲 尊尊 。 在宇宙观上,墨子主张 尊天 敬鬼神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