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哲学与人生谈谈你的人生感想,学哲学与人生之后的感想

2021-01-14 09:22:56 字数 5246 阅读 5142

1楼:果果ai妈咪

对待人生一些根本问题的回答都是与世界观、历史观相联系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关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的基本观点,完全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的。

首先,人生观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对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正是在这个基础点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共产主义人生观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思考人的生命的意义时突破了历来着眼于人的生物性和人寿长短的局限。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于其它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原因在于人是能进行自觉劳动的创造性动物。人的创造能力使得人超越其它动物之上。

世界上只有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创造了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

学哲学与人生之后的感想

2楼:屠夫呆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刚看完一本名为《哲学与人生》的书,这是一位台湾作者写的书,这本书被列为“高等学校哲学通识教学指导专家推荐用书”,这位教授在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17以来座无虚席,本书集作者数十年授课之精华,开宗明义地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通俗易懂,无半点枯燥乏味之感。有人或许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

”的确,学哲学是不能当饭吃,但学了后却能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以下有一些句子和段落看了后颇有感触,摘抄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太精辟了!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讲这句话“文化有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那么这句话和上面这句话有什么关系呢?

打个比方,现代人都讲究快乐,做什么事都是以是否快乐为前提。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

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

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至于教育,我们知道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程度。”——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使我联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的那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硕士生硬闯红灯,不听劝阻并阻挠民-警执法,还故意推桑民-警,最终被治安拘留的事件。不管是初中文化、大学文化、硕士生、博士生,哪怕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这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历或教育程度,不能说明这个人的人品是按照学历排列的,博士生的学历最高,所以一定是很有文化,人品一等。教育工作所承担的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古人说,君子要三省吾身,其一就是“传不习乎?

”意思就是,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了么?显然,那位硕士生肯定没有学到实处,更不知道她是怎么教育别人的,中国的教育如果都落在这等人身上,后果真的很可怕。

我从小是被我外婆带大的,我外婆有七个儿女,只有我外公一人养活全家,可以说我妈从小都过着这种清贫的日子,再说我外婆也没什么文化,最多只能看看报纸而已。但她经常和我说,人要穷得有志气,不要随便要人东西,说话吃饭都要讲礼数,当时虽然小,不能全懂。要知道,一个大人的言行举止对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具有深远意义,甚至可以影响成年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摘自第十四章《文化的视野》

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甚至有点老套,不过往往越是在老套里越能发现精髓的东西。随着基因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可以长得无法想象,活到一两百岁算是年轻的。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意义何在呢?

意义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呢?(人生感悟 ****

****.**)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哇!

是不是头有点晕了,不错,不要说你晕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被这些问题搞晕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意义在于过程。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

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摘自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

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学习了《哲学与人生》,你认为这门课对你的人生有些什么需助和启示?

3楼:lin夕子

《哲学与人生》的人生需助和启示:

哲学是人生的总结,人生是哲学的实践。理论和实践在相互重复的转化和渐变之中。哲学是世界上伟大的学科,他是一切学科的初始。

学习了哲学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完美独立的认识论和方**,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因为有了哲学的**,而在精神上不会被人奴役,在物质上不会穷困无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家不是不想富有,只是这不是他的兴趣所向。”

哲学是人生的总结,人生是哲学的实践。理论和实践在相互重复的转化和渐变之中。哲学是世界上伟大的学科,他是一切学科的初始。

学习了哲学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完美独立的认识论和方**,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因为有了哲学的**,而在精神上不会被人奴役,在物质上不会穷困无力。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家不是不想富有,只是这不是他的兴趣所向。”

4楼:dy刺猬

我觉得对自己个人成长非常有帮助。

虽然这门课没学过,但从字面上觉得这是门关于自己人生成长和感悟方面的。

就个人而言,通过这门课可以对自己有所规划,自己未来的路以及理想都会有所考虑。自己得学习很多走上社会之后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5楼:给他们的信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与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6楼:管庶穹

人才,你是我们付出了医院的

7楼:匿名用户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对人还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的,让人网能能够重新的思考,定位自己的生活是很有很有好处的。

谈谈你对《哲学与人生》的感受

8楼:边碧巧

生命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挫折能使一个人变得勇敢,失败能让人积累经验,而痛苦能促进我们的心智成长。 悉心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次小小的喜悦,享受你自己所做的事情,享受生命。 把握现在.

享受现在的年龄。 乖乖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也许会得到比较多的赞赏,但却不一定符合自己对人生的期望。 爱过,失去过总比没爱过好。

哲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9楼:乔亮法婵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

way,no

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

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

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coin

!”(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

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读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孙正聿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左右

1楼 你或许很辛苦,跌跌撞撞一身伤,在状态里写下委屈抱怨,也许会有人安慰你。但不会感同身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只能看到胜利者的汗,却看不到失败者的泪。你要明白,不是只有你一人在忙碌,大家都各怀心事默默付出,这点伤真的不算什么,苦当做礼物,永远在路上,才是一生不改的风景。 孙正聿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

孙正聿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左右,孙正聿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左右

1楼 misshappy是我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 1 今天 我读了 一文使我深受感触 2 翻开书 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 不禁让我想起 3 或者引用名言开头 在引出内容 结尾一般是 1 这片文章是我深受启发 读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2楼 你或许很辛苦,跌跌撞撞一身伤,在状...

学习哲学与人生的收获,学习哲学与人生的收获300字

1楼 天风海雨楼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 右有右好处 左有左的坏处 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