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本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
在现实的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演化成工具化的教育,忽视了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提升人对自然与自身的责任感,忽略了对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由重“学科”转向重视“人”。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
在教育教学中做到:
1、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统教学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让学生背框框,记条条,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在获得答案过程中情感体验却漠不关心。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很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个体存在,更注重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教材所设置的栏目如“**园”、“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都新颖并实用,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进步,学习、体验到**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大部分“**园”、“实践与评价”的活动内容较为合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以致用。
2、课堂体验生命意义。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优点,并适时进行表扬与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进而使他们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展示。
改变以往的评价标准,改变用同一目标要求全班同学,改变用可量化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用不同尺度去评价学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自己充满自信与希望,进而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个性。课堂成为他们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赏识的乐园。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
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提升。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更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
4、进一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生命教育课堂要使学生从封闭、灌输走向开放、和谐,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感悟与体验人生,获取真知。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创设的氛围中,依靠一定的方法和教师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老师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而是掌握方法上,使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向主动的**性学习,从而适应生命教育的需要。
5、增加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
生命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因为学生的各种素养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提高,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到提升的。学生通过对政治观点的理解以及其对社会的体验丰富情感,通过适当的演讲或表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政治素养。
“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过**的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2楼:匿名用户
(一)、挖掘课本教材,提示生命教育的丰厚的内涵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阵地,其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容了当今人类生命的观念体系、行为体系,如《自己的生命来自于父母》、《保持良好的心境》、《法律保护公民人身权益》、《崇尚社会文明》等等,具备了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诸多素材。把这些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新教材在编写上也有意识地选取了体现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生命教育。
可以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拨动生命的心弦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只有当它触及到人的这一灵魂,并引起它深处的变革,才能成为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新颖的手段,丰富的住处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产生其内在的欲望,增强了生命教育的渗透力。例如在讲授七年级《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框时,教师可以制作多**课件,内容包含“生命之花”歌曲,剪辑孩子成长的片断,收集童年的**和孩子生命小档案等等,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可以以直接的**或者图表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也可以动态的效果给学生全新的生命认识,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不但打开了学生的脑门,也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门。
(三)依托节日资源,领会生命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有许多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到各种节日主题,思想品德课充分利用好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领悟源于现实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主题,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时代特征。例如在讲授《温馨家庭 生命摇篮》章节时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讲授《崇尚社会文明》章节时结合6.25国际禁毒日、10.
10世界精神卫生日、12.1世界爱滋病日等节日开展生命教育,领会生命的意义,思想品德课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这些节日资源中隐含的生命教育素材,无疑为思想品德课开展生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最有生命力的教学原则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生命教育中的一桩桩轻视生命、漠视情感的真实案例创高各种问题情景,如以煤矿瓦斯**,煤矿年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80%(2005年)、“大学生伤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时事热点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教师适时的点拨、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长途。
这样的问题情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情景,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总是情景,思考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触及生命教育的灵魂,激发生命的意识。再如目前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就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教材中“崇尚科学文明”相关,“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发为耻”与教材中“学习为社会服务的本领”相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生命教育与“八荣八耻”结合起来,进一步萌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最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五)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体验生命价值 过去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所学到的往往是抽象、背离现实社会生活真实层面、与生活脱节的常识。
二期课改强调了学习经历的获得,因此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具体内容,多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如讲《学习生活处理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本领》章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德育作业”:如帮爸爸妈妈洗脚、帮家长倒茶、帮家长打扫卫生、拜访敬老院、亲自到市场买菜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再如在讲“生态环境“时,可结合生态岛建设,开展如探访东滩湿地、东滩鸟类保护区等实践活动,体验在自然界生物圈中并不因某种生物微小或者不起眼而轻视它的生命,感悟自然界中生命的可贵与价值,进而树立起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的观念。
(六)创设生命教育情景,由境入情,提升生命的意识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系列活动来体验生活,提升生命的意识。例如在《保持良好的心境》中可以通过心理想象创设生命教育情景,想象“坐在即将失事的收音机上,给亲人留下“遗言”;画一条生命起跑线,设想终点在**,并写下第一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曲折事件:
……再如在讲授《正确面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矛盾》章节时可以通过学生扮演生活的情景小品,感受模拟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味其中的内心情感,学生在实际体验的情景中,通过角色转换,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相互合作,在相互悦纳中提升生命的意识。 后记 生命是整体的、完整的,生命课堂的实施并非只限于学校内,限于某个学科中,整个社会环境才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也是最好的生命教材。而思想品德课因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在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构建生命化的教学课堂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体验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与关爱他人,以及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是极有现实性的。
要让思想品德课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完整的生命性,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
1楼 匿名用户 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 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 善恶 美丑的能力。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 教书育人 的...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楼 匿名用户 现在是素质教育时代 它通常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 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很特别的作用 因为英语它不仅是一门学科 更是一门语言 是信息的载体 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 英语教师...
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楼 匿名用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还影响到国家 民族的前途。但是,当我们把目光定格在现在的许多青少年身上时,不禁有点心寒,有点迷惘。现在的许多学生崇拜腰缠万贯 青春亮丽的影视明星,追求自我价值,崇尚名利,而对流落街头的乞丐嗤之以鼻 唾之以沫,毫无同情心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