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作用,冰川对人类或整个世界有什么好处

2021-01-13 13:33:44 字数 5272 阅读 8073

1楼:破鬼鬼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

(1)拔蚀作用:当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

(2)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3)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

(4)其他:当融冰之水进入河流,其常夹有大体积之冰块,会产生强大撞击力破坏下游的两岸岩石。

冰川侵蚀力的强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

(2)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3)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

(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

(5)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

(6)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

因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冰蚀地貌有:

(1)冰斗:为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貌之一,形成于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后,洼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刃脊、角峰、冰哑: 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的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而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峰,形状很尖,则称为角峰。

在刃脊之间的低下鞍部处,则为冰哑。

(3)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当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处移动,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称为削断山嘴。又因为冰川谷的横剖面形状如u字形,故称u型谷。

u型谷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较平直,底部宽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蚀,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可以沿谷进入很远,原来的冰谷便成峡湾。

(5)悬谷:悬谷的形成是来自于冰川侵蚀力的差异,主冰川因冰层厚、下蚀力强,故u型谷较深;而支冰川因为冰层薄、下蚀力弱,故u型谷较浅。因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坠成瀑布状,称之为悬谷。

(6)羊背石:为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其平面为椭园型,长轴方向与冰流动方向一致,向冰川上游方向的一坡由于冰川的磨蚀作用,坡面较平,坡度较缓,并有许多擦痕;而在另一侧,受冰川的挖蚀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较陡。

羊背石的形成,是由于岩层是软硬相间的排列,当侵蚀、风化的作用查行时,软的岩层会被侵蚀的较多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蚀、风化的能力较强,所以在侵蚀、风化后,硬的岩层会较软的岩层高,形隆起的椭园地形,一面受磨蚀、一面受挖蚀。

(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在羊背石上或u型谷谷壁及在大漂砾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细,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由于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得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依据其在冰川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不同的搬运类型:

(1)表碛: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碛物。

(2)内碛:夹在冰川内的冰碛物

(3)底碛:堆积在冰川谷底的冰碛物。

(4)侧碛:在冰川两侧堆积的冰碛物。

(5)中碛:两条冰川汇合后,其相邻的侧碛即合而为一,位于会合后冰川的中间称为中碛。

(6)终碛(尾碛):随冰川前进,而在冰川末端围绕的冰碛物,称为终碛。

(7)后退碛:由于冰川在后退的过程中,会发生局部的短暂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会造成一个后退碛。

(8)漂石:冰川的搬运作用,不仅能将冰碛物搬到很远的地方,也能将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这些被搬运的巨大岩块即称为漂石,其岩性和该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 冰川的搬运能力很强,但相对地,冰川的淘选能力很差。

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碛物。所谓冰碛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而冰积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沉积的物质,或由于冰水作用的沉积物,及因为冰川作用而沉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质。

冰积物可分为不成层的冰积物和成层的冰积物两者:

(1)不成层的冰积物:此种冰积物是由冰川后退时所遗留的石砾所造成,因为冰融化而遗留于地面的堆积物大小不一,石块为少带有稜角、表面为被磨光或带有擦痕,堆积后为不现层理,此种杂乱无层理的冰积物,常称为冰砾土而由冰碛物所形成的冰碛地形有:

冰碛丘陵(基碛丘陵):冰川消融后,原有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沈到冰川谷底,和底碛合称为基碛,这些冰碛物受到冰川谷底地形的影响,堆积成坡状起伏的丘陵,称为冰碛丘陵。大陆冰川区的冰碛丘陵规模较大,而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碛丘陵,规模要小的多。

侧碛堤:是由侧碛和表碛在冰川后退处共同堆积而成的,位于冰川谷两侧,成堤状向冰川上游可一直延伸至雪线附近,而向下游常可和终碛堤相连。

终碛堤:终碛堤所反应出的是冰川后退时的暂时停顿阶段,若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平衡状态,则冰川的末端可略作停留于某一位置,这时由冰川搬运来的物质,将可在冰川尾端堆积成弧状的堤,称为终碛堤。大陆冰川的终碛堤高度较小,长度可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较小;反之,山谷冰川的终碛堤高度可达数百米,长度较小,弧形曲率较大。

鼓丘:鼓丘是由冰积物所组成的一种丘陵,约成椭圆形,长轴与水流方向一致,迎冰面是陡坡,背冰面是一缓坡,其纵剖面为不对称的上凸形。一般认为鼓丘是由于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底碛遇到阻碍所堆积而成的。

其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以内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成群出现,造成鼓丘田;山谷冰川的鼓丘数量较少。

(2)成层的冰积物:此为冰川与融冰之水共同沉积的结果,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受到融化后的冰水冲刷及淘洗,会依照颗粒的大小,堆积成层,形成冰水堆积物,而在冰川边缘由冰水堆积物所组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冰水堆积地貌。有下列几种类型:

冰水沉积、冰水扇、外冲平原:在冰川末端的冰融水所携带的大量砂砾,堆积在冰川前面的山谷或平原中,就形成冰水沉积;若是在大陆冰川的末端,这类的沉积物可绵延数公里,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就叫冰水扇;数个冰水扇相连,就形成广大的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在这些地形上,沉积物呈缓坡倾向下游,颗粒度亦向下游变小。

冰水湖、季候泥:冰水湖是由冰融水形成的,因为冰川后退时,前面的冰积物会阻塞冰川的通路,常可以积水成湖。冰水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的冰融水较多,大量物质进入湖泊,一些较粗的颗粒就快速沉积,而细的颗粒还悬浮在水中,颜色较淡;而冬季的冰融水减少,一些长期悬浮的细颗粒黏土才开始沉积,颜色较深。

这样一来,在湖泊中就造成了一粗一细很容易辨认的两层沉积物,叫做季候泥。

冰砾埠:冰砾埠为有层理并经分选的细粉砂所组成的,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小丘。冰砾埠上部通常有一层冰碛层,冰砾埠是由于冰面上的小湖小河或停滞冰川的穴隙中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沈落到底床堆积而成,其与鼓丘不同之处,在于冰埠的形状很不规则,且为成层状。

在大陆冰川和山谷冰川都有发育冰砾埠。

冰砾埠阶地:在冰川两侧,由于岩壁和侧碛吸热较多,且冰川两侧的冰面要比中间来的低,所以冰融水就汇集在这,形成冰侧河流,并带来冰水物质,等到冰水消后,这些物质就堆积在冰川谷两侧,形成冰砾埠阶地,它只发育在山谷冰川中。

锅穴(冰穴): 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种圆形洼地,称为锅穴。其形成是由于冰川耗损时,有些残冰被孤立而埋入冰水沉积物中,等到冰融化后引起塌陷,而造成锅穴。

蛇形丘: 蛇形丘是一种狭长曲折的地形,呈蛇形湾曲,两壁陡直,丘顶狭窄,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蛇形丘的成因主要为:

1.在冰川消融时,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渗入冰川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后,隧道中的砂砾就沉积而形成蛇形丘。

2.在夏季,冰融水增多,冰积物在冰川末端形成冰水三角洲,等到下一个夏季,冰川再次后退,再形成一个冰水三角洲,如此反复不断,一个个冰水三角洲连起来,便形成串珠状的蛇形丘了。

冰川对人类或整个世界有什么好处

2楼:奔跑的窝牛的家

(1) 地球是个有水的星球,同时又有着适宜的温度,水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进行循环。固态的水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出现在地球上。而冰川与地球环境的变迁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气候,也影响着生命的存在。

(2)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淡水,以冰的形式保存在南北两极和一些高海拔的山地上,这是地球上的固体水库。这种水库的运行受到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它也反过来影响着周围的环境。而发育在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冰川又象是一座座水塔,哺育着众多的大江大河,冰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江河之源。

(3)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今天,人类迫切需要了解较长时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而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它厚达数十米乃至数千米的冰层记录了长时间的气候变化。人类通过对冰芯的研究,可以精确地了解过去70万年以来地球上的气候信息。

冰芯,被称做是记录气候变化的指针。

冰川变化对海平面升降有重要影响。据国际**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自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万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20米,其主要原因是北美和欧亚大陆冰盖消亡和其他冰川大量消融,使陆地上的水体大量转入海洋。20世纪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使海平面平均每年止升0.

2毫米~0.4毫米,而格陵兰冰盖每年使海平面上升0毫米~0.1毫米,南极冰盖则为每年-0.

2毫米~0毫米(实际未使海平面上升)。右见,虽然山地冰川和冰帽冰储量很小,但因消融强烈,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大于极地冰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进一步加剧,极地冰盖的消融也日渐增强。

据ipcc估计,21世纪仅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就将使海平面上升0.01米~0.23米。

值得重视的是,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冰川融化量增大外,冰川内部温度升高会导致冰体流动加速,甚至可使冰川解体。这种危险对西南极冰盖犹为突出,因为该冰盖底下是一些岛屿而不是连贯的陆地,这种“海上冰盖”的稳定性极差。按目前各冰川体积计算,南极冰盖若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米。

那时,人类生存的陆地还能有多大呢?

另外,冰川变化对全球地表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也有重要影响。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效应,冰川面积大规模变化会引起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将使原来洋流格局发生变化,以致于改变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高山冰川强烈融化还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电资源,冰川变化对能源供给影响巨大。

冰川水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冰川水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啊?

1楼 傅行云时代 冰川水是世界上最好的水。不仅在于它可贵的珍稀品质,而是在于它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最宝贵 最丰富的淡水资源,而地球上的冰川正是蕴藏了所有淡水资源的97 8 。 有助于 营养学家介绍,加速新陈代谢是 塑身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和提高体内酶活性是 塑身的两大关键。通过健身以及保持运动活力可以帮...

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典型的地貌是什么

1楼 青崖听松 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 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 磨蚀 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 磨光面 羊背石 冰斗 角峰 槽谷 峡湾 岩盆等。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

光合作用对人类的好处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1楼 匿名用户 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光合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切生物体和人类物质的 所需有机物最终由绿色植物提供 一切生物体和人类能量的 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一切生物体和人类氧气的 使大气中氧气 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或绝对稳定 人类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好处? 2楼 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