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和谅解的区别,原谅和谅解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021-01-13 07:39:32 字数 4370 阅读 8257

1楼:匿名用户

原谅是对人的疏忽、过失甚至错误予以宽恕﹑谅解。

谅解,词语。读作” liàngjiě“,意思是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

原谅和谅解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2楼:百度用户

原谅是不再追究别人的过错,谅解是对别人做出了错误的事表示理解

什么是谅解?原谅?

3楼:匿名用户

谅解是体谅和原谅中间的词,原谅就是但错误了需要原谅

4楼:冰秀秀的家

1.请人原谅,可以说“请谅解”、“请原谅”,还可以说成“请....”? 2.与人初...

答:额.怎么回答埃没有看明白你的问题哦,请您谅解,请您理解,请你宽饶下,请你放我一马.

请您别怪我了。 1.好久没有见面。

说:哥们,最近混得怎样。或者:

好久没有见,过得好不 3.

谅解,理解,见谅,这三者的区别是啥?

5楼:clytie璨璨

1、谅解: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理解、宽恕。

例句:我谢绝了一切应酬,朋友们也很能谅解。

2、理解:据理了解。

例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3、见谅:请对方原谅自己。"见"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常用的还有:见笑、见外、见教等。

例句:因事未能如期赴约,还望见谅!

一、出处:

谅解:国与国之间的协定。关于在外交事务中共同采取行动、方针或政策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共识。

理解: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宋苏轼《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人之鼻斲,信矣。"

2.从道理上了解。《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光朝﹞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3.指了解,认识。 清-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4.见解。 许地山的《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

5.说理分析。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

见谅:1、南朝-宋-谢灵运的《诣阙 上表》:"虽曰见亮,而装防如此。"

2、宋-王安石的《与孟逸秘校手书》之四:"人求还急,修答不谨,幸见亮!"

3、《封神演义》第三二回:"将军雅爱,念吾俱是武臣,被屈脱难,贤明自是见亮。"

4、清-李渔的《慎鸾交·久要》:"这种苦情,是蒙你见谅的了。"

二、近义词:

谅解—包涵

理解—通晓

见谅—见原

三、反义词:

谅解—埋怨

理解—困惑

见谅—误会

6楼:匿名用户

见谅是谅解我

理解:了解,明白

谅解:理解并原谅

7楼:追风号

谅解强调原谅,理解强调明白,体谅。见谅是敬语,用来道歉。望你采纳

理解和谅解有什么区别?

8楼:中顾法律网

两者都需要智商和情商,理解主要偏向于智商,谅解则偏向于情商,理解不一定谅解,而谅解一定理解,谅解需要很大的决心:宽容。

9楼:李小白

两者的区别如下:

1、理解是对抽象事物的理性认识;谅解则是在理解基础上达到共识或互相消除意见;

2、理解是谅解的基础;谅解是理解的进一步升华;

3、理解不一定能谅解;谅解肯定是理解了。

扩展资料

理解的引证详解:

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宋·苏轼《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 人之鼻斲,信矣。”元·刘将孙《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纭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2、从道理上了解。《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3、指了解,认识。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4、见解。许地山《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

”钱钟书《围城》七:“他很喜欢汪太太 ,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

5、说理分析。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

谅解释义:

1、理解、宽恕

2、互相谅解

3、国与国之间的协定。关于在外交事务中共同采取行动、方针或政策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共识

10楼:漫步格鲁吉亚

理解和谅解的区别如下:

一、含义

1、理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lǐjiě,意思是了解、明白。

例句: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

2、谅解,词语。读作” liàngjiě“,意思是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

例句:我谢绝了一切应酬,朋友们也很能谅解。

二、出处

1、理解

(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宋·苏轼《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 人之鼻斲,信矣。”

元·刘将孙《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纭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2)从道理上了解。

《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3)指了解,认识。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4)见解。

许地山《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

钱锺书《围城》七:“他很喜欢汪太太 ,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

(5)说理分析。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

2、谅解

国与国之间的协定。关于在外交事务中共同采取行动、方针或政策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共识。

三、近义词

1、理解——了解,明白,清楚

2、谅解——原谅

11楼:机智的煎饼

1、理解是对抽象事物的理性认识;谅解则是在理解在基础上达到共识或互相消除意见;

2、理解是谅解的基础;谅解是理解的进一步升华;

3、理解不一定能谅解;谅解肯定是理解了。

理解:了解、明白。含义是:

1.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2.

从道理上了解。3. 指了解,认识。

4. 说理分析。5.

见解。

谅解: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

理解的相关名言:

爱是理解的别名。——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每个人都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情理上是可以宽恕的。——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

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人们对一切都会厌倦,除了对理解。——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 ——法国巴劳尔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美国**威尔逊

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哲学家别林斯基

理解力迟钝的人以为迟钝是知识的本质。——德国哲学家尼采

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

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法国作家法朗士

12楼:羞答答米桥

“理解”、是动词,有知道、明白的意思。“理解”一般用于抽象事物,指理性认识。

“谅解”是彼此体谅,彼此包容的意思。

理解:1.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还包括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

2.理解就是用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对方提出问题的想法,也是一种诠释。

3.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感受,这就是理解的不同. 每个人对一种事物的诠释都不一定相同,那是因为大家对这个事物的感受体会有所不同。

4.理解就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

谅解:了解实情后原谅或消除意见。

谅解的谅谅怎么组词,原谅的谅怎么组词

1楼 匿名用户 谅组词 原谅 体谅 谅察 谅解 见谅 鉴谅 贞谅 谅士 直谅 恕谅 谅宥 容谅 矜谅 察谅 2楼 沧桑过后的年轻 原谅 体谅 鉴谅 见谅 谅察 谅解 贞谅 忠谅 察谅 骾谅 悯谅 小谅 谅士 愿谅 鲠谅 谅宥 子谅 端谅 谅实 宽谅 容谅 清谅 矜谅 谅暗 谅情 谅阴 谅节 恕谅 谅...

请人原谅用什么词语,请人原谅,可以说“请谅解”、“请原谅”,还可以说成“请....”?

1楼 美秀时尚 多包涵 对不起 抱歉 我错了 2楼 珈乐 请人原谅可以用 包涵 一词 3楼 uc精灵 多包涵 对不起 抱歉 我错了 请人原谅,可以说 请谅解 请原谅 ,还可以说成 请 ? 4楼 匿名用户 初次见复面说 久仰 好久制不见说 久违 。 等候客人用 恭候 宾客来到称 光临 。 未及欢迎说 ...

女生表面原谅和从心里原谅人有什么区别?怎么才能看出

1楼 匿名用户 你原谅别人,会有这两种态度吗? 如果求得原谅的人,没有一点改观。只是嘴上承认了错误,换做是你,你想得到怎样的原谅? 自欺欺人嘛 2楼 gyx小欣欣 从表面原谅和从心里原谅其实差不多,从表面原谅她也会装做什么事敢没有,每天对你笑嘻嘻的,可是有些时候她会一个人发呆,然后想着怎么会对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