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养孩子良好感情和健康情绪的途径有哪些

2021-01-12 08:18:02 字数 5538 阅读 3985

1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家长可以在节假日里带孩子旅行、参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面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谁还会发脾气呢?看到大海,心胸会旷达;登上高山,眼界会开阔;面对森林、绿野,充满喜悦快活;穿过峡谷、急流,感到新奇惊险;在青山绿水中倘佯,欢乐无比;在名胜古迹中游玩,感慨万端……带孩子旅游观光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的好办法。

可适当地饲养一些小动物。例如可以养几条金鱼;养一只或几只小猫、小狗、小鸡、乌龟、鸽子……除供孩子观察之外,要尽量让孩子饲养和照料,家长引导孩子耐心饲养,珍惜爱护,使孩子感到这些小生灵的可爱,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此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与小伙伴交往、与**交往。

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懂得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在被人关心中,也学着去关心别人;同情不幸的人,憎恨给别人造成痛苦的人;学习热情,也学习冷静;让孩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尝试、总结。家长要教给孩子判断是非好坏,使孩子逐渐形成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良好感情和健康情绪?

2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情感是人在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主观反应。满意、兴奋、喜悦、热爱等,是人得到满足时的情感;失望、忧虑、愤怒、憎恨等,是人没有得到满足或在获取满足中遭到挫折时的情感。情绪也是人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反应。

只是,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具有明显的情境性;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因此,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的,都是人的一种态度和心理体验。

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推动人去从事伟大的事业。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情绪和情感也是影响人健康的心理因素:乐观、平和有益于健康,而忧郁、愤怒有害于身体。人们常说“气大伤身”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研究证明,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不但有益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智力营养,还要关心孩子的精神营养,注意观察并细致地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情感和情绪,使之良好、稳定、健康。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年纪小的孩子,应该让他知道:大家都爱你,你也应该爱大家;别人关心你,你也应该关心别人;要尊敬老人,爱护幼小者;见了强于自己的人不要怕,见了幼小者也要不欺侮;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克服,遭到挫折不要灰心丧气;成功时不自满,失败时不沮丧;对坏人坏事要憎恨,对好人好事要热爱;看到比自己强的人,要通过努力去赶上,而不是嫉妒,更不能愤恨;还要学会抑制,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等。

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培养上述这些情感。例如,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有益于孩子的影视节目,看完之后和孩子讨论: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等等,引导孩子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孩子的爱憎情感;也使孩子从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中学习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感和聪慧的理智感。

例如:家长在给孩子讲一些以弱小战胜**的故事后,应问一问:为什么小白兔战胜了大灰狼,为什么小山羊战胜了大老虎,为什么武松打死了吃人的老虎等等,让孩子知道,冷静思考就能想出好办法来,遇事不慌张便能发挥人的聪明和本领。

父母怎么培养孩子健康情绪?

3楼:

时父母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都很担心自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那父母应该怎么避免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又该怎么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呢?

首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亲子互动是很重要的。

那些和家长互动不是特别好的孩子,有45%的人会在孩童时期得精神健康的疾病,有32%的人会在成年期得精神健康的疾病。研究发现,当父母在场的时候,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会比较好,尤其是比较有能力处理负面情绪。

其次,父母在场的情况下,也是有差别的。

有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引导孩子去面对情绪,而不是逃避情绪,就会建立比较安全的依附关系,这时候父母从孩子那里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也会比较少。

所以,除了父母自己本身如何面对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之外,父母如何带领孩子去面对情绪,对孩子的情绪发展的影响更直接。

过去的研究显示,中国人在这方面比较弱,中国家长不是去处理孩子的情绪感受,而是去教训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比如,当孩子和别人争吵的时候,华人家长一般都是先教训孩子,而不是问孩子为什么想要和别人吵架,也不会想到是不是孩子在处理愤怒情绪上出了问题。

最后,孩子的情绪发展,其实和其他心智功能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比如,孩子要有能力预计事情会怎么发展,才会在事情发展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时候,表现得很生气。对多数的孩子来说,生气大概是在三到六个月发展出来的。

再比如恐惧这个情绪其实和记忆有关,也就是说,要有恐惧的情绪,必须有记忆力,如果记不起来什么让你害怕,日后碰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没办法害怕。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比较小的孩子都不太认生,一方面因为他们还没有产生强烈的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产生分离的恐惧感受。大多数孩子在八个月左右的时候,才会开始有所谓的分离焦虑。

此外,在大脑中,与情绪最有关系的区域是杏仁核,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杏仁核的反应是比较强烈的。

这是因为小孩子生存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通过强烈的情绪反应,来强化孩子的生存能力。

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了,杏仁核的反应会越来越慢,一方面是孩子有经验了,知道不用有这么强烈的危机意识了。

还有一个原因和大脑前额叶有关。这个区域是发育比较慢的脑区,和控制情绪有关系。

所以小孩经常会闹脾气,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前额叶发展比较慢,导致不能很好地调节情绪。

那怎么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呢?

一、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本来就是非常个人化的,不同年龄的人,对情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二、大脑发展的差异会对情绪的发展造成影响。当父母觉得孩子没办法很好地处理情绪的时候,要考虑他们的大脑发展情况,特别是那些发展比较慢的孩子,要对他们多一点儿耐心。

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亲子互动对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4楼:匿名用户

主要有以下3点需要注意: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协调的亲子关系。家庭中和谐的气氛,家庭成员协调的关系,使孩子内心安宁,情绪稳定,感到安全。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接纳,使儿童感受到愉快和满足。

心境良好的儿童对各种变化、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高,能有效应付各种情况,保持平衡良好的情绪。

二、培养孩子表达情感的能力。在生活中积累的情绪如不能得到宣泄,其内心体验会变得更加强烈。游戏、运动是儿童疏泄情绪的良好方式。

父母还应该培养儿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孩子的情感词汇。

三、教会孩子控制情感。让孩子明白,每个文明人都必须学会控制情感,谁也没有权利任意发脾气。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能学会控制情感。

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某些需要不要及时给予满足,有时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学会延迟需求,明白自身的局限性。教会孩子控制情感,首先要教会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变化在身体上的反应,了解自己陷入某种不良情感前的¨先兆’’症状,以便及时加以控制。还可以让孩子接受一些控制情感的训练。

怎样做好高中家长

5楼:高中升学必读

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品学兼优,乖巧可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羡慕的同时,作为家长,你是否想过,“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我们特别分享一位今年考上清华的学霸的文章,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父母对她的影响,非常受启发!

1、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

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爸妈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著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高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4、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5、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6、赏识孩子,扶持自信,呵护自尊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人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

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偶尔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

父母怎样利用幽默感培养孩子健康情感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幽默是一项情商技能,每个人的幽默才能也是各不相同的。然而每一个孩子都能同等地享受幽默,并用以获得社会承认,应对无法避免的心理矛盾和焦虑感。你可以鼓励孩子和家人的幽默感,它不仅可以使家庭气氛和谐愉悦,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应付特定的精神问题和矛盾。 幽默能让你的孩子掌握许多办法...

保持情绪平稳对人体有哪些好处,情绪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何

1楼 漫阅科技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当人在情绪波动时,神经内分泌也要发生很大波动来适应情绪的需要,如人在发怒时细胞分泌激肽增多,儿茶酚胺合成加速,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等等,这种情况很易发生脑出血和冠心病。人生活在社会上,特别是中年人,无论是在社会或家庭中都处在轴心的位置上,烦...

描写父母对孩子的感情的成语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孟母三迁 语重心长 哀哀父母 舐犊情深 望子成龙 恨铁不成钢 可怜天下父母心 描写 父母对孩子做奉献 的成语有哪些? 2楼 丧狗 1 舐犊情深 拼音 sh d q ng sh n 解释 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比喻人之爱子,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 出自 《后汉书 杨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