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是什么意思,古代的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2021-01-10 12:05:44 字数 6321 阅读 7478

1楼:什么什么东西

为1、介词。

(1)表被动,读作wéi,相当于“被”,常和“所”组合。

例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例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例3.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读作wèi,相当于“给”“替”。

例4.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3)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读作wèi,相当于“对”“向”。

例5.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读作wèi,相当于“因为”“由于”。

例6.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读作wèi,相当于“为了”。

例7.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2.助词,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前面一般有疑问代词呼应。读作wéi。

例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古代的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2楼:脑大洞开的社会人

在古语中“以”有以下解释:

1、《动》用;使用。

2、《动》做。

3、《动》认为。

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7、《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8、《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9、《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10、《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

11、《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12、《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13、《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14、《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

15、《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

16、《副》通“已”。已经。

3楼:匿名用户

1、以,《说文》:用也。引申为凭、凭、靠、依据、因、由等。所用可为事物、时处、情理等。所用为时处,可译在。

2、以,用...为所自所由,译作:自、由。

3、来、往、方位词前。

郑注:凡,大括也;通常。

例:先秦《貍首诗》: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

译:大夫君子,凡凭借庶士(身份),小大无别,可驾车于君所。

此处的“以”为凭借。

4楼:晓龙修理

1、作动词:用;使用。

2、作动词:做。

3、作动词:认为。

4、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5、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6、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7、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8、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9、作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

10、作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以降[yǐ jiàng]

言以后,表示时间在后。

2、业以[yè yǐ]

已经。3、于以[yú yǐ]

言于何。在何处。

4、以故[yǐ gù]

因为这个缘故。即因此、所以。

5、以时[yǐ shí]

按一定的时间。

5楼:小雪琪琪的故事

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6楼:奇施表觅柔

用作标准:《左传·宣公四年》:“

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

〈介〉因:何~知之?不~人废言。(袁可立)又以阅视殿工加太子少保。——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因由;缘故:《诗·邶风·旄丘》:“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介〉引入空间或时间的位置:长江~南;赏~春夏,刑~秋冬。

〈动〉用;拿:~一当十;晓之~理,动之~情。赠~鲜花。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以……为……】相当于“把……作为

……”或“认为……是……”:民以食为天;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既上稍厌诸激聒,**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

公(袁可立)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以为;认为:《国策·齐策一》:“

皆以美于徐公。”

〈连〉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广视听;~待时机。公(袁可立)至,即尽收讼牒委各邑理之,以杀其势。——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连〉表示并列(连接谓语),相当于“而”:城郭高~厚;众星粲~繁。《礼记·乐记》:“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为;行事:《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

此;这些:《礼记·射义》:“

凡以庶士,大小莫处。”通“已

”。太;甚:《公羊传·庄公元年》:“

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通“已

”。已经:《汉书·张敞传》:“

今两侯以出。”

与:《诗·召南·江有汜》:“

子之归,不我以。”

及;及于:《论语·尧曰》:“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古代麻是什么意思

7楼:北京王嘉化妆学校

中国麻纺织的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布和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黄麻布和亚麻布自宋代开始生产。在麻纺织技术形成之前,人类用石器敲打,使麻类植物变软,然后撕扯成细长的缕,用以搓绳或编结成网状物。

中国麻纺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原始手工阶段(公元前21世纪以前新石器时代),手工机械纺织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70年),动力机器纺织阶段(1870年以后)。

8楼:于无申处

古代专指**。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为 古代意思

9楼:匿名用户

“为”在古汉语中有16个解释,分别是:

1、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干。

古文出处:清·彭端淑《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古文释义: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2、用作动词,意思是:发明;制造;制作。

古文出处: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古文释义:庆历年间,有一个叫毕升的老百姓,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用作动词,意思是:作为;当作。

古文出处:战国·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煤为械。”

古文释义:墨子解下衣带模拟城墙,用木札当作攻城器械。

4、用作动词,意思是:成为;变成。

古文出处:《吕氏春秋·慎大览》:“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古文释义: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

5、用作动词,意思是:是。

古文出处: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古文释义: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

6、用作动词,意思是:治;治理。

古文出处:西汉·贾谊《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古文释义: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如此地步了,可是皇上还不惊恐的呢?

7、用作动词,意思是:写;题。

古文出处:北宋·王安石《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古文释义: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给它题上自己的名字。

8、用作动词,意思是:以为;认为。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

古文释义:我私下里认为大王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9、用作动词,意思是:叫做;称做。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号为张楚。”

古文释义:定国号叫做张楚。

10、用作动词,意思是:对待。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

古文释义:君王对待人心地不狠。

11、用作动词,意思是:算作;算是。

古文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古文释义: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算作报什么恩呢?

12、用作动词,意思是:担任。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古文释义:沛公(刘邦)想要率先攻城在关中称王,并且让子婴担任宰相。

13、用作动词,意思是:对付。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古文释义: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如何对付?

14、用作介词,表示被动。

古文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古文释义:兔子不会再得到了,而自己却成了被宋国人笑话的对象。

15、用作连词,意思是:如果;假如。

古文出处:战国·佚名《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

古文释义:秦国如果知道了,一定是不会去救的。

16、助词,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句尾,表示感叹或疑问。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古文释义:现在人家就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像是鱼和肉。现在多用来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为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0

1楼 阳光少年 为 1 为 字从 爪 役 象 ,象形。 2 假借为 伪 。做,作,干,搞 我生之初,尚无为。 《诗 王风 兔爰》 3 又如 为事 办事 成事 为诈 作假 为善 做善事 为人 做人 。 4 制作,创作 造作,为也。 《尔雅》 字 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0 2楼 匿名用户 字 的本义是小孩...

古代的汝是什么意思,“汝”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汝拼音 r 部首 氵部 笔画 6笔 五笔 ivg释义 1 你 辈。 等。 曹。 将何经。2 姓。 古代汝的意思 你 2楼 匿名用户 汝,古代的本义是 你 ,如 汝辈 汝等 汝曹 汝将何经等等。 3楼 匿名用户 一般是指 你 的意思 汝 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4楼 龙儿的过儿 基本字义 ...

古代的文告是什么意思,古代麻是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古代文告是兼有法律和教化双重功能的官方文书,也是古代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涵盖数千种规范民间事务管理 地方行政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法令 法规,其内容涉及到吏治 安民 钱粮 学政 约束兵丁 盐禁 救荒 庶务 关防 狱政 词讼 乡约 保甲 风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楼 匿名用户 文告是公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