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3版 10

2021-01-09 22:00:51 字数 6312 阅读 2229

1楼:wo是洋溢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帮忙做下3

2楼:千年如走马

单项选择题

29.“

支配物理世界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属于(b )

a.唯意志论观点 b.宿命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非决定论观点

3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 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b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一元论与二元论

3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c)

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3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c )

a.社会性 b.民族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

3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

3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b )

a.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37.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c )

a.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 b.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

38.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c )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39.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b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4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c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3楼:匿名用户

29.“支配物理世界

之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属于( b )

a.唯意志论观点 b.宿命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非决定论观点

3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d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 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b)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一元论与二元论

3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c )

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3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c )

a.社会性 b.民族性 c.实践性 d.时代性

3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

3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37.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 b.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

38.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c )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39.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4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c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我觉得除了第一题之外其他应该都对,你再只去查一下第一题吧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政治还是哲学

1楼 天风海雨楼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区别,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而马哲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个部分。我们把马克思研究的哲学 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哲是这个原理体系的一...

以人为本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原理

1楼 匿名用户 以人为本,最直接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要树立群众观点,以人为本。 2楼 泛神论传教士 这个范围广了。 他体现了认识论中人可以主观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辩证法和认识论。 他又体现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他还体现了...

为什么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0

1楼 无线电师 第一,优化思维方式 《原理》课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 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没有未来的。我们要关心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 第三,走好人生之路 萨特的名言 选择是可能的,不选择是不可能的 。学好思政课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