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末路军团
两种不同体例的史书,各有所长,看你的喜好了。
二十四史是中国官方规定的正史,记载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8世纪黄帝到公元17世纪明王朝(二十六史则增加《清史稿》和《新元史》),囊括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就是人物传记的合集,每一篇都是独立地从某个(某类)人物的角度出发。比如《史记·高祖本纪》(刘邦传)、《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传)、《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传)、《史记·留侯列传》(张良传)等,分别从多个人的角度描写了楚汉相争。
优点是能准确了解某个人一生的经历,还有对于同一事件从不同人的立场作观察,《刘邦列传》写今天刘邦对项羽做了什么,明天刘邦和张良说了什么,后天刘邦怎么的,《项羽列传》写今天项羽干嘛,明天项羽怎么。缺点就是不容易完整了解一件事的经过,因为它散落在几个人的传记里,而又感到重复。楚汉相争的故事就需要同时参考以上相关人物的传记。
《资治通鉴》主要引用历代正史和参考有其他多种书籍写成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代到公元10世纪宋王朝建立前夕,也就是中国的中古史。《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史书,把各个传记中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清晰排列。优点是能够清晰的看清中国政治史的发展变化。
比如把上面所说楚汉相争的事件加以整理,今天刘邦干了什么,明天项羽干了什么,后天张良和刘邦说了什么,大后天又是项羽的事。缺点就是不容易具体了解某个人和某一类事情。
二十四史包括资治通鉴吗
2楼:小史i丶
二十四史是不包括资治通鉴的,具体分析如下:
1、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2、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3、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4、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5、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综上所述可知:二十四史并不包括资治通鉴。
3楼:匿名用户
楼上说的都没问题,我来解释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吧。
实际上区别只要翻开书就可以看到,
史记打开后,目录是:***x本纪第几,***列传第几(比如五帝本纪第一)
资治通鉴打开后目录要疯掉:***x王几年(你要是不知道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还得回过头翻历史书)
所以可以看出,所谓的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二十四本纪传体史书,像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自然不可能入选。
二十四史是乾隆皇帝御赐的,
即:《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4楼:更无聊的
因为资治通鉴讲述了几个朝代的书,还是编年体史书,而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正史,不同的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5楼:泪朱儿
不包括的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6楼:福布斯
廿四史不包括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廿四史是纪传体正史。除史记外廿四史中还有不少通史,如南史、北史等。
7楼:炜烨之辰
不包括史记记载了汉前的历史,24史连起来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古代史
8楼:匿名用户
史记包含的历史,是其他断代史所没有的
《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哪个更有阅读价值?
9楼:
《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史学之双璧。***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欲了解中国历史,不可不读《二十四史》,亦不可不读《资治通鉴》。
近段时间武汉大学要开一门名为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的高级研修班 。
10楼:匿名用户
近段时间武汉大学要开一门名为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的高级研修班,这个班是精讲《资治通鉴》的 。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属于二十四史
11楼:匿名用户
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某一朝代的断代史,这和二十四史有本质的区别.
12楼:匿名用户
那探花说的对^_^
24史都是某个朝代的历史,而且都是记传体的
13楼:匿名用户
因为“十二四史”是继承《史纪》的传统,其写作手法是“纪传体”,也就是“二十四史”的所有作品都是纪传体史书;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体例与“二十四史”的传统写法不相符,因而不属于“二十四史”。
14楼:象江之畔
2楼说的什么东东啊。
那有写得没有他们好惨遭淘汰的,你看过资治通鉴没有。没看就不要乱说。
15楼:匿名用户
因为二十四史只有二十四部,资治通鉴没有它们写的好,惨遭淘汰
16楼:曲終人未散
5楼助理说话要留点面子嘛 人家好歹是个秀才
《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哪个好? 5
17楼:寿凯丽
看你的用途了。如果你要了解历史,那还是《二十四史》好,它比较详尽的描写了哪些历史。如果你是要了解统治者的治国之道对自己有所启发的话,那是《资治通鉴》比较好,它更有教育意义。
18楼:恋景一生
这个不好回答,如果非要个答案,个人觉得24史好。24史是中国的正史,从《史记》回
开始到《明史》,记答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则是司马光编的一部为统治者学习治国之道的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19楼:1才2不
《资治通鉴》只写到宋朝吧
《二十四史》一直写到清朝
如果你要看宋朝以后的事,那得看《二十四史》
20楼:公务员百年孤独
资治通鉴!!!!!!!!!!!!!!!!!!!
客观啊--------------
因为是政治教科书 --------------------------------
21楼:祖昱聂朵儿
二十四史是一本叙事书,从头到尾把所有的皇帝罗列一遍,说狠点就是流水账;资治通鉴夹叙夹议,更有深度。
22楼:鄞为赫轩
那就要看你想了解那个copy历史阶段拉bai后者是司马光为宋朝皇帝所写的(宋du朝以前的)zhi希望他的皇帝能够dao励精图治
前者就是正史了
每个朝代都有的
可以说范围比后者大
但是具体的话
各有各的有点了
前者使让人明智的
别重蹈前人的覆辙
后者记述比较多的
了解中国历史,除了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清史稿》,还可以读什么?
23楼:匿名用户
春秋三传、竹书纪年、世说、太平广记,以及其它稗官野史,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中国通史》哪个比较适合普及历史知识,又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24楼:匿名用户
这三套书按照难来易度排列如下:
源中国通史最简单
资治通鉴第二
二十四史第三。
可以从语言、体例、字数三方面考虑。
中国通史是现代编的,跟目前学的教科书体例相像,字数最少,所以读起来毫无压力,比较容易。
资治通鉴是宋代编的,以年份为单位,字数中等,所以读起来较容易有头绪,事情起因经过结果都能看明白。
二十四史就比较坑爹了,纪传体的,你要查个洋务运动,要去找李鸿章传、张之洞传各个当事人的传记,才能有一个宏观且具体的了解。
25楼:天使之山石之岩
我觉得中国通史吧,毕竟中国通史经过了系统的整理,且语言更适合于当前.
26楼:煜寒了
最后一个、不过还是希望可以全部看了
27楼:浅小畅
中国通史吧,一般概括类的比较易懂
28楼:匿名用户
肯定是中国通史了,因为,毕竟只有这个是白话文,少了一层障碍
想看24史,看哪个版本的好
29楼:匿名用户
一个暑假是不可能看完《二十四史》的(就算再粗略地看也是看不完其中的一半专的)。建议重点看属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四部前四史,其他诸史根据时间及自己的喜好再说。
版本嘛,许嘉璐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文白对照,最符合你的要求,不过翻译的内容有些地方惨不忍睹,而且那书巨贵,接近1万大洋,家里不是有钱得没处花的话最好还是不要买。
中华书局出了文白对照版的《史记》、《三国志》,相对而言还可以。不过不建议买文白对照的,古籍还是需要自己感悟,翻译过的总有拾人牙慧的感觉。
最好还是买中华书局出的点校本(其他出版社的**便宜,但质量不敢保证),繁体竖排和简体横排的版本都有,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到大一点的书店一问就有
二十四史有没有资治通鉴,为什么,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属于二十四史
1楼 匿名用户 没有二十四史计3213卷 约4000万字 共记载了4194年的中国历史。 二十四史都是仿照司马迁《史记》所采用的纪传体模式编写成书的 只是从《汉书》以降 就没有采用《史记》中的 世家 体。 《资治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 不属于二十四史 2楼 匿名用户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
不算二十四史之内的资治通鉴算正史吗
1楼 最笨哲人 当然是正史。二十四史都是传记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与二十四史体例不相配,但是系司马光奉宋朝皇帝之命编簒,肯定也是官修正史。不能因为体例不同而否认其正史地位。 资治通鉴束不属于正史? 2楼 mijiry宇宙皇 当然是正史了,国家让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正史多了,你 看是哪个朝代的。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