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故的解释以及例子,让在文言文中的解释结合例子

2021-01-05 14:16:38 字数 5951 阅读 7901

1楼:稀糊糊

故①《名》事故;变故。《孟子·滕文公》:“今也不幸至于大故。”《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②《名》缘故;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形》旧;旧的;原来的。《墨池记》:“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④《副》旧时;从前。《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⑤《名》老朋友;旧交情。《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形》衰退;衰老。《琵琶行》:“暮去春来颜色故。”

⑦《动》死亡;去世。《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个儿子。”

⑧《副》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⑨《副》还是;仍然。《孔雀东南飞》:“大人故嫌迟。”

⑩《副》通“固”,本来。《促织》:“此物故非西产。”

⑾《连》所以;因此。《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初中的话楼主你应该掌握“故”的以下几种意思1事故2旧时的

3....的原因(什么什么的原因)4从前

让在文言文中的解释结合例子

2楼:瀛洲烟雨

1、责问;责备。

《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责问他,并且拒绝接见。

2、让给;让位给。

《五蠹》:“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译文: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

3、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4、推辞;拒绝。

《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译文:泰山不拒绝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5、让开;躲开。

《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让之。”

译文:老虎扑过来,转过头躲开。

文言版《说文解字》:让,相责让。从言,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让,相互责难。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襄”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推让[tuī ràng]

由于谦虚、客气而不肯接受(利益、职位等)。

2、出让[chū ràng]

出卖或转让(个人自用的东西):出让家具。

3、割让[gē ràng]

由于外力威胁或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别国。

4、退让[tuì ràng]

向后退,让开路:退让不及,让车撞倒。

5、互让[hù ràng]

彼此谦让:同学之间要互让。

3楼:匿名用户

①《动》责问;责备。《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之,且辞焉。”

②《动》谦让;礼让。《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③《动》让给;让位给。《五蠹》:“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④《动》亚于;比……差。《西厢记诸宫调》:“此个阁儿虽小,其间趣不~林泉。”

⑤《动》推辞;拒绝。《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

⑥《动》让开;躲开。《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之。”

文言文中是故的是 是什么意思

4楼:栗叆圆

文言文中“是故”的“是” 是什么意思?

“是故”中的“是”内意为“这,这容样”,代指上文中提到的原因或情况,和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是”没什么区别。“故”译为“所以”。所以“是故”可以翻译为“(因为)这样,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所以”。

因为前文的原因或情况,才会导致后面的结论或结果。文言文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这里的“是故”亦如此,这是两个词,每个字需要单独翻译。只不过成为固定搭配,才笼统译为“所以”。

5楼:神丶雨祭丨

是故:是故 [shì gù]

[解释] 因此;所以

————————————————

希望采纳,你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6楼:风儿lamp沙儿

①《名》事故;变故。《孟子·滕文公》: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9656439“今也不幸至于大故。

”《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②《名》缘故;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形》旧;旧的;原来的。《墨池记》:“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④《副》旧时;从前。《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⑤《名》老朋友;旧交情。《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鸿门宴》:“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形》衰退;衰老。《琵琶行》:“暮去春来颜色故。”

⑦《动》死亡;去世。《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个儿子。”

⑧《副》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⑨《副》还是;仍然。《孔雀东南飞》:“大人故嫌迟。”

⑩《副》通“固”,本来。《促织》:“此物故非西产。”

⑾《连》所以;因此。《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故人】⒈旧友。《汉书·高帝纪下》:“所封皆故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

”⒉指前妻。古乐府《上山采蘼芜》:“新人从门入,故从阁去。

”⒊指前夫。《孔雀东南飞》:“怅然遥相望,知是故来。

”⒋死者。《儒林外史》:“今不想已作故。

”【故事】⒈过去的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⒉先例;成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天子命公赞不名,……如萧何故。

”⒊典故。《六一诗话》:“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

”⒋花样。《红楼梦》:“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闹起故来了。

”【故意】旧情。杜甫《赠卫八处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长。”

7楼:东木大叔

是-这,这是;故-因为。是故连起来就是这是因为,因此

“其”在初中的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有哪些例子?

8楼:嗳尔

文言文解释:

一、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他的。)--《智子疑邻》

②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伸牍尽雪其冤。--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其:代词,指石昆玉。)

③恐前后受其敌。(其:代词,指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狼》

④其夫呓语。(其:她的。)--《**》

⑤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师说》

⑦公(袁可立)寝其邪谋,受我戎索。避其凶焰,乐我丘园。--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其:他们的。)

⑧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其:她们的。)

2.指示代词: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清·洪亮吉《治平篇》

④其一犬坐于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狼》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1、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2、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3、既其出。(其:我们)--《游褒禅山记》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5、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三国志·鲁肃传》

-6、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兵法.谋攻》

-7、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8、遂前其足。--《游黄山日记后》

-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指南录后序》

-10、亦各言其志也! --《论语·先进》

-11、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苏轼《湖州谢上表》

4。指示代词远指,那,那个,那些

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②怀其璧。(其:那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④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二、副词

1.其,岂(岂)也。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①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春秋.左传鲁文公四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

④其为死君乎?--《左传·肴之战》

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加重语气的助词)--《战国策·魏策四》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汝其善抚之。(其:

可要。一说表示期望。)--《与妻书》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伶官传序》

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1、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梁惠王下》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①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②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四、生僻含义

1.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例: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屈原·离骚》

2.助词,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例: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名词,用于姓,如其木德,其方然。

4.念jī,语气词,表示疑问。

例句: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文言文一词多义故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哪些,并各举一个

9楼:池远悦邛赫

故有以下意义:

一、作名词。

1、缘故,原因。例如: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专2、意外或不属幸的事变。例如: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3、旧识;旧交。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4、旧的事物。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二、作形容词,原来。旧时的。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作动词,衰老。例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四、作副词。

1、故意,存心。例如: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2、同“固”,原来,本来。例如: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3、仍,还是。例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五、作连词。因此,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例如: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

文言文句子中“爱”的解释,文言文中有关 爱 的句子和实词解释

1楼 匿名用户 1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怜爱2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重爱 重视 3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 对人有爱心 4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喜爱,崇拜 5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同...

文言文中常见字词的各种解释,初中文言文常见词语、字解释

1楼 匿名用户 1 而 一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爱,文言句子中的意思,文言文句子中“爱”的解释

1楼 sui风如影 一,名词。可译为仁爱。爱多者则法不立《韩非子》。 二,动词。根据语境可译为 爱惜,喜爱,爱护,吝惜,怜悯,贪 等。如,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梁惠王上》。若爱重伤,则如勿伤《左传》。文臣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