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举例说明

2021-01-04 08:13:41 字数 5989 阅读 9524

1楼:匿名用户

一、运用科学的感知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受到一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客观因素构成了感知觉原理.小学生的 感觉和知觉处于初步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感知发展有其年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了解有关的感知规 律,应用科学的感知原理设计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1.利用对象和背景关系的原理 在任何情景中,当许多事物作用于我们感官时,可将其分为两类:

对象与背景.对象和背景差别越大,对 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教学中利用这一原理呈现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例如:

讲解“求正 方形abcd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边长为4厘米)(图1)这道题时,先启发学生作出ef、gh两条辅助 线,并有意识地把扇形bog和coh画上浅色斜线,使之隐退为“背景”,用深色斜线突出阴影部分aog和doh.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使他们发现阴影部分aog和doh之和等于空白部分bfo与c fo之和,进而发现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长方形bchg的面积相等,即等于长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4[2]÷2=8(平方厘米).

这样利用色彩加大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使学生 从较复杂的图形中,获得了有用的清晰鲜明的图形形象,进而迅速解答此题.此外,还可利用对象和背景的动 静差异强化感知,活动的教具,旋转的抽拉片、电视片可化静为动,使学生的注意较易集中于感知目标.特别 是计算机进入课堂,以其更新更优的动态演示愈加突出了感知对象.

(附图 ) 2.利用感知觉的对比原理 两种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可提高感觉能力,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更能清楚地被感知 .例如:在教学“农场有两块麦地.

第一块2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5000千克,第二块3公顷,平均每 公顷产小麦600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产小麦多少千克?”时,一位学生回答说:“(5000+6000)÷2=5500(千克)”.

这种错误具有一定典型性,如果仅用求平均数应用题的一般数量关系“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来说明学生的错误,学生只能知其错,不知其所以会错的原因,于是便可运用对比 原理,出示下面的示意图(图2): (附图 ) 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明确,用(5000+6000)÷2,不能使每公顷产量变成一样多,补救方法 是:(5000+6000)÷2=5500(千克),5500+(6000-5500)÷(3+2)=5600(千克).

再与一般解法比较,(5000×2+6000×3)÷(3+2)=5600(千克) .图形与列式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两块地公顷数一样时,用前一种解法较简便,反之,则用一般解法简单. 上述教学安排,借助示范图在是与非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正确解法,使学生建立起对平均数数量关系的清晰感 知,不仅及时充分地纠正了错误,还使认识得到深化.

再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让学生建立起圆面 积的正确概念,防止与圆周长知识混淆,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的对比感知环节,逐步出示(图3): (附图 )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明了地感知到圆的面积是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的π倍, 不同于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π倍,半径的2π倍.

这样的对比感知使圆的面积与周长的知识得以 精确分化,较好地加强了感知印象. 3.利用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德国著名学者费希纳在研究中指出,刺激量与感觉是 成正比的,刺激量增减十倍,感觉量增减一倍.

为了提高感知效果,需适当增加刺激的强度. (1)增强符号信息的强度.即用彩色粉笔及画线等方法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如讲“分数除法法则”时 为突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的两变一不变的重点,教师用彩色粉笔重重的 将运算符号、除数及它的倒数描一遍,再在被除数下面画上线.

这样教学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重点的感知 . (2)增强语言信息的强度.为让学生听清教学内容,捕捉重点,在数学课上还可利用提高声调或变换声 调的方法使讲授内容抑扬顿挫、生动引人,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感觉能力.

(3)增强直观信息的强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挂图、直观教具、幻灯片等设计要简单醒目、轮廓清晰、 色彩鲜明、重点突出,以突出感知目标. 4.运用对象间组合与协同的特点 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相近的刺激容易被感知为一个系统与整体.

如下面两幅图 □△□△ □△□△ (附图 ) 在感知时图4容易将线段间接近的归在一起,把这八条归为四个对象各自分开:图5则容易将形状一样的 归为一组.根据接近与相似组合的原则,感知对象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 易于感知.

例如:分析“每人种4棵树,3人一共种多少棵?”这样一道应用题,在摆或画图时,要注意每份 的4棵之间的距离应相对近些,使之被感知为一个对象,而3份间的距离应相对远些,这样才能得到合乎题意 的正确感知(如图6).

(附图 ) 如若棵与棵之间的距离同于或大于份与份间的距离,便不可能建立精确的感知.再如,在教学“乘法分配 律”时,有一道例题:“如果做一张桌子需要10元,一把椅子需要5元,算一算做下图7的课桌椅一共需要 多少元?

为得出(10+5)×4=10×4+5×4的结论,一位教师根据接近与相似组合的原理设计了两 张投影片. (附图 ) 图7每套桌椅成为一个整体,每套之间拉开距离,根据这幅图,学生便可列出(10+5)×4的正确算 式.图8中4张桌子与4把椅子分别相对成为一个整体,而桌子与椅子之间拉开距离,根据这幅图,学生便可 列出10×4+5×4的算式.

接着小结,这两种算式算法不同,结果相同,都是求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因此 可以用等号连接.然后,教师隐去实物,出示两排数: 10101010 5 55 5提问,如果把“10+5”看做一份,共有这样的几份?

怎么列式 ?如果把4个10与4个5先分开算,再合起来,又怎样列式,并随之在两排数上添上红、蓝两色的集合圈: (附图 ) 最后得出,两个算式求的都是这8个数的和,可以用等号连接,即(10+5)×4=10×4+5×4.

上述教学,教师较好地运用了对象间组合与协同的规律,在实体图像感知的基础上,利用不同颜色的集合 圈呈现数学图像,数形结合,寓理于形,为引出抽象的运算定律,奠定了牢固清晰的感知基础. 此外,多种感官间的协同活动可取得较好的感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单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左右 ;单靠听觉可记住15%左右,而视听结合,则可记住65%左右.

为此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 、用眼、用耳、用口多种感知渠道进行综合性的信息传输,以收到最优的感知效果.

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举例说明

2楼:血刺青衣硽漲

一、运用科学的感知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受到一定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主客观因素构成了感知觉原理。小学生的 感觉和知觉处于初步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感知发展有其年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了解有关的感知规 律,应用科学的感知原理设计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1.利用对象和背景关系的原理 在任何情景中,当许多事物作用于我们感官时,可将其分为两类:

对象与背景。对象和背景差别越大,对 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教学中利用这一原理呈现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例如:

讲解“求正 方形abcd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边长为4厘米)(图1)这道题时,先启发学生作出ef、gh两条辅助 线,并有意识地把扇形bog和coh画上浅色斜线,使之隐退为“背景”,用深色斜线突出阴影部分aog和doh。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使他们发现阴影部分aog和doh之和等于空白部分bfo与c fo之和,进而发现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长方形bchg的面积相等,即等于长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4[2]÷2=8(平方厘米)。

这样利用色彩加大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使学生 从较复杂的图形中,获得了有用的清晰鲜明的图形形象,进而迅速解答此题。此外,还可利用对象和背景的动 静差异强化感知,活动的教具,旋转的抽拉片、电视片可化静为动,使学生的注意较易集中于感知目标。特别 是计算机进入课堂,以其更新更优的动态演示愈加突出了感知对象。

(附图 ) 2.利用感知觉的对比原理 两种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可提高感觉能力,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更能清楚地被感知 。例如:在教学“农场有两块麦地。

第一块2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5000千克,第二块3公顷,平均每 公顷产小麦600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产小麦多少千克?”时,一位学生回答说:“(5000+6000)÷2=5500(千克)”。

这种错误具有一定典型性,如果仅用求平均数应用题的一般数量关系“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来说明学生的错误,学生只能知其错,不知其所以会错的原因,于是便可运用对比 原理,出示下面的示意图(图2): (附图 ) 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明确,用(5000+6000)÷2,不能使每公顷产量变成一样多,补救方法 是:(5000+6000)÷2=5500(千克),5500+(6000-5500)÷(3+2)=5600(千克)。

再与一般解法比较,(5000×2+6000×3)÷(3+2)=5600(千克) 。图形与列式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两块地公顷数一样时,用前一种解法较简便,反之,则用一般解法简单。 上述教学安排,借助示范图在是与非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正确解法,使学生建立起对平均数数量关系的清晰感 知,不仅及时充分地纠正了错误,还使认识得到深化。

再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让学生建立起圆面 积的正确概念,防止与圆周长知识混淆,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的对比感知环节,逐步出示(图3): (附图 )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明了地感知到圆的面积是以圆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的π倍, 不同于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π倍,半径的2π倍。

这样的对比感知使圆的面积与周长的知识得以 精确分化,较好地加强了感知印象。 3.利用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德国著名学者费希纳在研究中指出,刺激量与感觉是 成正比的,刺激量增减十倍,感觉量增减一倍。

为了提高感知效果,需适当增加刺激的强度。 (1)增强符号信息的强度。即用彩色粉笔及画线等方法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如讲“分数除法法则”时 为突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的两变一不变的重点,教师用彩色粉笔重重的 将运算符号、除数及它的倒数描一遍,再在被除数下面画上线。

这样教学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重点的感知 。 (2)增强语言信息的强度。为让学生听清教学内容,捕捉重点,在数学课上还可利用提高声调或变换声 调的方法使讲授内容抑扬顿挫、生动引人,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感觉能力。

(3)增强直观信息的强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挂图、直观教具、幻灯片等设计要简单醒目、轮廓清晰、 色彩鲜明、重点突出,以突出感知目标。 4.运用对象间组合与协同的特点 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相近的刺激容易被感知为一个系统与整体。

如下面两幅图 □△□△ □△□△ (附图 ) 在感知时图4容易将线段间接近的归在一起,把这八条归为四个对象各自分开:图5则容易将形状一样的 归为一组。根据接近与相似组合的原则,感知对象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 易于感知。

例如:分析“每人种4棵树,3人一共种多少棵?”这样一道应用题,在摆或画图时,要注意每份 的4棵之间的距离应相对近些,使之被感知为一个对象,而3份间的距离应相对远些,这样才能得到合乎题意 的正确感知(如图6)。

(附图 ) 如若棵与棵之间的距离同于或大于份与份间的距离,便不可能建立精确的感知。再如,在教学“乘法分配 律”时,有一道例题:“如果做一张桌子需要10元,一把椅子需要5元,算一算做下图7的课桌椅一共需要 多少元?

为得出(10+5)×4=10×4+5×4的结论,一位教师根据接近与相似组合的原理设计了两 张投影片。 (附图 ) 图7每套桌椅成为一个整体,每套之间拉开距离,根据这幅图,学生便可列出(10+5)×4的正确算 式。图8中4张桌子与4把椅子分别相对成为一个整体,而桌子与椅子之间拉开距离,根据这幅图,学生便可 列出10×4+5×4的算式。

接着小结,这两种算式算法不同,结果相同,都是求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因此 可以用等号连接。然后,教师隐去实物,出示两排数: 10101010 5 55 5提问,如果把“10+5”看做一份,共有这样的几份?

怎么列式 ?如果把4个10与4个5先分开算,再合起来,又怎样列式,并随之在两排数上添上红、蓝两色的集合圈: (附图 ) 最后得出,两个算式求的都是这8个数的和,可以用等号连接,即(10+5)×4=10×4+5×4。

上述教学,教师较好地运用了对象间组合与协同的规律,在实体图像感知的基础上,利用不同颜色的集合 圈呈现数学图像,数形结合,寓理于形,为引出抽象的运算定律,奠定了牢固清晰的感知基础。 此外,多种感官间的协同活动可取得较好的感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单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左右 ;单靠听觉可记住15%左右,而视听结合,则可记住65%左右。

为此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 、用眼、用耳、用口多种感知渠道进行综合性的信息传输,以收到最优的感知效果。

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利用心理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楼 独立说教育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教育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杰出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 注意就是那扇门,一切外部世界进入人的灵魂的东西都通过这扇门。 他们都高度地概括出注意的重要性。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运用心理学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1楼 不懂先生 你好,根据记忆的规律 遗忘曲线 ,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 1小时 24小时,分别遗忘42 56 66 2 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 79 之间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

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感知觉的规律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1楼 匿名用户 1 知觉的概念 与感觉一样,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心理学把知觉解释为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 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由此可见,知觉与感觉相比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