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1、课程理念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吸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更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三个重点。
2、课程结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3、课程实施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和实施方式比较封闭单一,学生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二)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本来看,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第五,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语文学科性质、应到达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语文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现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简述了语文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整体把握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具体划分为多种性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楼:滴水佛心
我个人觉得,高中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两方面的。
一是应试,即面对高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周记是很好的手段,我现在还保持着写随笔的习惯,这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是必需的能力,阅读能力,还有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不要看了一段话老半天不知所云。还有就是必需记住一些字词句的意思,比如:空穴来风,到底是事出有因还是事出无因,在具体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二是陶冶情操,古文,文言文,励志的话,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融乐于教,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举办各种各样的诗歌朗诵,学习优秀的网络书籍,学习生活常识中的语文素养,都是很好的。
孩子们现在思想还不够成熟,读那些太深的书不是每个都能懂。但是譬如很多成功的例子倒是可以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的。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3楼:空叫山鸟
我想起来了,高二那会。
我们语文老师上课经常说的一句话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阅读:
窃以为语文课要少点条条框框,多让孩子们看看杂书,和他们聊聊人生。
1.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4楼:匿名用户
高中语文的特点是:事用性,即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广泛阅读性,即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基础性:现在语文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5楼:爱你让世界知
语文有自身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一些现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把基础融入进去,学生会记得更快更劳,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1.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6楼:匿名用户
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独特的学习过程——熏陶感染、体验感悟。就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教师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体验都是在课堂氛围中萌发。
看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应看教师有没有通过自己较深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积累,透彻深入地钻研掌握教材,达到与作者、主人公同喜同忧,运用自如,使学生受到感染,与教师一起“披文入情”,一起“入境”、“悟神”;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感情丰富,是否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讲到庄严处,学生竦容端坐;讲到豪壮处,学生热血沸腾;讲到义愤处,学生横眉立目;讲到欢快处,学生笑意盈盈;讲到悲痛处,学生热泪满眶。教师所营造的氛围,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能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学生的感情自然就能到位。
语文课堂教学要追求实效,即把语文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到实处。还是以阅读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要妥善处理好情节内容的疏通,写作方法的传授,篇章结构的分析和语言理解、推敲、运用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加强语言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都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不免有失偏颇。
如脱离课文语言文字去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这些“发散”没有以知识、能力作为铺垫,加之目的要求不明确,往往流于“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空谈。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而且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的求实性,反映了语文作为工具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堂,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在实践和感悟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凸现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
2、加强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写作中学会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把听说读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体现规律性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正确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利用汉字形声、象形、会意等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规则指导学生写字;利用汉语言综合性、模糊性、多义性和感**彩强烈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7楼:jhy八王爷
在高考语文科目考查形式没有巨大的变化的前提下,老师们大可放心的让同学们把时间花在提高语文素养而不是做题或者焦虑上。事实上,一个学生在高一高二多大程度地提高语文素养,经过高三的训练后,他的语文就可以取得多大成就。
窃以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是阅读与思考,可以推荐同学们从**开始,逐步过渡到散文、杂文、诗歌甚至文言文,由浅入深,由培养兴趣到收获益处。
另外,不要让同学们把提高素质当成一种负担,而应把之作为一种享受。高兴即做,不高兴可少做、不做。要教育他们对语文负责,对自己负责。
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提高素质途径的多样性,生活处处皆语文。
在提高素养时,老师应给学生提建议,创造可能性,把之与正常的教学计划相结合。如何提建议,如何创造可能,这是常规任务,不赘述。
如有同学期望在提高素养的同时得到一个不错的语文分数,我给出的方法是:搜集近三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题,练习订正思考领悟。
谈谈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8楼:天堂狗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要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
人文学科更多的是: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
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
语文则不同,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
当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有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搞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
这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语文课程应:(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要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
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2)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实际是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他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
(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这是语文特点决定的。不要变成“一千位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课堂中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破坏环境,还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轻松又保护了环境。
《小猫钓鱼》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 (2)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
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只能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
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学那么多理性知识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多少益处。 3、语文学习应重视感性把握、整体把握。 (1)语文是母语,不是外语。
孩子有母语学习的环境,孩子入学前已有很长时间的母语习得体验。他们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感性把握,而不是依靠语法知识。语法有时解释不了我们复杂的语言现象。
靠语法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语言。且是先有语言,再有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
(2)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外语:单词与单词之间有空格,这就是逻辑关系的体现。
汉语则没有。汉语也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汉语句子组合的重要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如果一个句子的语序发生变化,句子的意思也发生变化,如“我开门出去”“我出去开门”意思不同,“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同。
句法对词语意义的控制力不大,有时,词的组合就像玩积木和玩魔方,灵活性很强,变数很多,弹性很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语言,欧美的语言是“法治”的语言。在具体场合人们依据语境和语言结构内部的相互衬托来获取词的确定意义。
这种语言更宜于在模糊中求准确。因而心领神会成了确定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
谈谈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楼 天堂狗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 要求科学化 客观性 确定性。 人文学科更多的是 情感性 主观性 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 公式 定理 法则等组成。 这些原理 公式 定理...
如何评价作品的风格高中语文,举例说明如何评价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
1楼 江淮一楠 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评价 语言风格 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比如 李白 雄奇飘逸。 杜甫 沉郁顿挫。白居易 清浅通俗。李贺 幽峭冷艳。 李商隐 秾丽朦胧。现代作家的 鲁迅 冷峻。 孙犁 朴实。赵树理 通俗。朱自清 高雅。 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清 隽 淡 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