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放过不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是一种桑科榕属的植物。大型乔木,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灰色,叶革质,三角状卵形,榕果球形至扁球形,成熟时红色,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壁;子房光滑,球形。
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 4月,果期5-6月。 分布于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
是印度国树。
菩提子这玩意就是后世弄出来的,金刚是圆果杜英的种子,星月是黄藤的种子,说白了跟菩提树没一丝一毫关系
菩提树下王子成佛是谁?
2楼:易书科技
释迦牟尼(前565一前486)原名悉达多,意为“成就一切者”或“财官”,他的姓叫“乔答摩”,或称“瞿昙”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762。后因达到觉悟,被称作乔答摩·佛陀,因为是释迦族出身的圣人,也被称为释迦牟尼或释尊。关于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根据我国的佛教传统认为他生于前565年,圆寂于前486年,与我国的孔子大体同时。
释迦牟尼诞生于释迦族小国,即今天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一个小国家迦毗罗卫所属的一个城邦,而当时迦毗罗卫国又臣属于北印度另一个强盛王国拘萨罗国。释迦族是古印度著名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汉译“甘蔗王”)的后裔。其父是释迦族小国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的贵族。
在全印王侯中,没有比净饭王更勇敢更聪明的了。关于他的出生,有神话般的传说。王后即悉达多的母亲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王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她有黑蜂似的美发,纤巧的手足,青莲嫩瓣似的明眸,曲如彩虹的玉臂,相思果似的朱唇,茉莉似的皓齿,弓形的腹,深藏的脐,坚实丰满的臀部,象鼻似美好光滑的大腿,羚羊似的小腿,玫瑰胶脂似的手掌脚掌。
正是“纤纤作细步,举止世无双”。在摩耶夫人40岁的时候,一日忽梦到一头白象自空中下来,从她的右胁进入腹中,夫人由此怀胎。按当时风俗,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生育,摩耶夫人临产前回娘家途中经过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那村罗美德寺院处),在园中,忽然阵阵腹痛,于是右手攀住一株无忧树的树枝,悉达多自她右胁下出生。
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他的母亲即去世,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阁波提养育长大。悉达多属印度第二大种姓刹帝利,因此他幼年时生活是富裕舒适的,有宫殿3座,在雨季、冬季、夏季轮换居住,足不下廊,生活奢侈,极尽声色之娱。净饭王对王子寄予厚望,从小就让他接受严格而全面的婆罗门教育,向婆罗门大师学习文学、哲学、算学,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等,期望他能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君王——“转轮王”。
释迦牟尼15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时娶知书达礼、端庄淡雅的邻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生下儿子罗睺罗,从此在宫中过着称心如意的舒畅生活。经常是这样一幅景象:太子安卧榻上,众美女用种种乐器奏出美妙的**来取悦他。
然而他却置身其中,不知其乐趣。鼓乐弦歌之声已经告诉他三界变幻不定,犹如秋云,众生死生,犹如演戏,人世飘忽,如山洪落地,雷火经天。他的父亲净饭王为防备他有这种思想,便有意不让他看到世上的苦恼景象,因此当有一天悉达多要去游园时,所有病弱、困顿的人都被逐离道旁,但虽有王命,神意却仍使他先后看见一个衰朽老者、一个病人和一具死尸——这一切象征性的遭遇犹如无情棒喝,提醒他富贵欢乐的虚空幻灭。
他于是来见他父亲,请求准许他出家学道。国王原是把本族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悉达多身上,便用尽办法,想使他回心转意。但他已经感悟了一切事物的空虚无常,决心要弃离尘世,出家去寻找摆脱生死的“真理”。
其实释迦出家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有着深刻的时代、社会背景:当时古印度各国之间正在进行互相讨伐、兼并的战争,小国面临着被大国吞并的危险,释迦族小国也处于即将被拘萨罗合并的形势。此外,整个社会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之问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冲突,阶层内部发生了分化,特别是吠舍阶层产生出新的富商和自耕农。
在阶级和****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作为释迦族的王太子已预感难免覆灭的结局,因之觉得世间无常自是情理中事。再者婆罗门社会规定要经过四个生活阶段: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游行期,可以推测,释迦牟尼当时也是顺从这个社会习惯的。
最后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与传统的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派别和新的宗教。据佛经记载,当时有96种“外道”,主要的有6种,其中就有耆那教。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释迦牟尼在正统的婆罗门经典中寻求不到终极解脱、人生真谛之时,才有可能转向当时已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沙门思潮”。
佛陀证悟成道以后,为了把他的思想学说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首先想到阿罗逻和郁罗迦,但他们已经去世了。于是决定向在他舍弃苦行时离开他的五比丘说法。
佛陀来到了波罗奈城(现在的贝拿勒斯)的鹿野苑,向憍阵如等5人宣传佛法,他最初说法的内容是离开爱欲和苦行的中道,即八正道和四谛,此谓“初转**”;这5人都成为他最初的**。以后佛陀吸收更多的人参加他的僧伽团体。波罗奈很多商人子弟出家从学,如此形成了僧伽团的另一分支组织:
他们在家修行,布施比丘们的生活所需,成为僧伽团体的正规支持**。当佛陀有了60个**的时候,他派遣他们分别到各地去说法传道。
后来佛陀和他的新**们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很欣赏他的说法,皈依为俗家**,并赠送一座林苑供佛陀师徒们居留之用,这竹林精舍乃是佛教寺院的原型。佛陀在这里又收了两个著名的**:舍利弗和目犍连。
在他的家乡迦毗罗卫,他的长大的儿子罗睺罗也受戒人教,他的弟弟难陀也出家为僧。
佛陀归乡后不久,又重回摩揭陀安居。在这里他会见了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须达多,用“**铺地”的办法把祗多太子的园林买下来,然后两人合作,“共立精舍,为佛作窟,别房千二百处”,供奉给了佛陀,这就是有名的“柢树给孤独园”,佛陀居此处说法达25年。
佛陀倡导“四姓平等”,不论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可以人教,在佛教内部是平等的;他不赞成婆罗门的特权,特别注意提高刹帝利的地位;他还注意维护商人的利益,商人也大力支持佛教。他传教的方式灵活多样,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问答等各种形式,宣讲佛法。他允许**们用不规范的梵语和方言进行说法,使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释迦牟尼晚年虽常住在王舍城,但还到处走动传教,带领**从王舍城出发,经那烂陀渡恒河到吠舍离城接受了富裕妓女蕃摩罗的供养。在南未罗国波伐城,佛陀因食物中毒病情转重,行至离拘部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娑罗树下圆寂。在临终前,他还为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收他为最后一个**。
佛陀死后,遗体被火化,遗骨(舍利)据说分配给8个国家,由王族所建的舍利塔内供养。他生前所说的佛法,被**们传诵下来,加以整理,形成佛经三藏。
综观佛陀一生的行迹,可以看到他提出一套系统的精神学说,并建立了宗教组织——僧伽,收了1000多名**,创建了不少寺院,经过他与其**的艰苦努力,使佛教遍及全印进而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以至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释迦牟尼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世界宗教史、哲学史、文化史上有着极其显著地位。
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是哪种菩提?
3楼:俞利群
那菩提树长在**呢?为什么生她养她的大地,你们不关心,却关心这棵树呢?佛是这么教你们的?哈哈!那要佛做什么?
4楼:
菩提树(
baificus religiosa l.),是一种桑du科榕属的植物。大型乔木,zhi幼时附生dao于其他树上,高达版15-25米,胸径30-50厘米;权
树皮灰色,叶革质,三角状卵形,榕果球形至扁球形,成熟时红色,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壁;子房光滑,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 4月,果期5-6月。
分布于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是印度国树。 菩提子这玩意就是后世弄出来的,金刚是圆果杜英的种子,星月是黄藤的种子,说白了跟菩提树没一丝一毫关系
佛祖为啥在菩提树下成佛?
5楼:匿名用户
2500多年前的一个凌晨,明星现于天上,在一棵菩提树下,有人忽然发出了一声赞叹:“奇哉!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人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自这天以后,释迦牟尼就四处传播他在菩提树下静悟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等道理。
不尽的历史长河流到今天,佛教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东方的一大片辽阔土地上,释迦牟尼的香火绵绵不绝。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首先悟到什么-详解
6楼:t深深海底行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
这一句,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对此,初学者可能会有误会之处。末学分几个方面略说如下:
其一:这一句的意思很明显,佛悟到的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共同点”,区别于“无情物”(木石瓦砾)。若非如此,众生形态千差万别,有何共同之处?
这个“真心”,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来、涅磐、实际、如来藏、非心心、诸法实相、涅磐本际、本来面目。。。。几十种名称。
这个真心,上至诸佛世尊,下至地狱众生;在本质上无有差别。
这个真心,若能触证,即是开悟明心,入菩萨数;不仅顿时成就解脱生死的功德,更能于成佛的道路上永不退转。因而是区别凡圣的一道关卡。
这个真心,是一切众生“本具”,不是修行得来的。
其二:诸佛在成佛之前,已经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圆满;以“最后身菩萨”身份,住兜率天,待众生因缘成熟,即出现世间,示现成佛。
修完第一大阿僧祗劫时,已是明心见性具足的通达位菩萨;此后的二大阿僧祗劫,无数次以菩萨身份出现世间,无数次明心见性而触证此心。并非仅此一次。若是“一悟成佛”(究竟佛),则一切真悟祖师皆已圆成佛道。
则一切未成佛之大菩萨,就算等觉位,也未明心。则“菩萨五十二阶位”说“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见性”即成妄说。
因而,此一悟,并非仅有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时才有;而是“七住位”以上菩萨,每一世都会有的事。
因而,此一悟,就是触证自己本具的真心;无论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时,还是六住位满心而进入七住位时;都是一样,区别之处在于:因地时的悟,虽证真心,而其中污染性未尽;果地时的悟,则真心之中污染性已经是完全除尽。
其三:开悟明心,是“一念相应”。是瞬间的事;只有“顿悟”,并无“渐悟”。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也是“睹明星而悟”,也是由六根而入,以眼识心触证。《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最胜法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也是由六根而入,以耳识心触证。
禅宗诸祖,也是由六根六识而入。因而,开悟明心,必须借助这些妄心,借假修真。
如上,触证真心,无有“首先悟到什么”?渐次悟到什么的区别。
其次,现观真心体性,必须是自己“开悟明心”才能知。不是凡夫思维能知,乃至不为二乘圣者所能思议。
其四:小乘法中,无须触证真心,是在世间法上实证“一切法空”而成就。因信受佛说:
“有涅磐本际不生不灭”而取涅磐。否则,无余涅盘灭尽一切妄心、一切“我”,若无“涅磐本际”(真心)不灭。则同于断灭论。
因而小乘法必须有大乘“真心不生不灭”的支持,有大乘菩萨实证真心非虚妄的支持;才是佛法而非“断见外道”。若否定真心,则小乘法同于断灭。
如上,佛成道时所证:“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真心”(如来智慧德相);
即是佛法“第一义谛”。即是佛、法、僧。即是一切有情最究竟的皈依处。
为一切经典显说、隐说。
其次,楼主此问,实则非语言能够说明,非思维测度而能了知。必须亲证!
若是投机取巧,企图打听而得明心之功德受用,而入菩萨数;无有是处。无非“偷心不死”之罪障凡夫。正是“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之写照。
当然,对这个问题疑情不断,念念不忘,则是善根人;以此因缘,未来际必将触证此心,超凡入圣。
楼主若欲建立知见,末学此文或能提供参考:
http://hi.baidu.
***/t%c9%ee%c9%ee%ba%a3%b5%d7%d0%d0t/blog/item/c7a4133577d2da8ca61e12ae.html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甚深微妙法
南无大乘胜义僧
我这串是佛眼菩提么,佛眼菩提子有什么意义
1楼 匿名用户 不好辨认,样子是有点像佛眼白玉果。佛眼白玉果和其他一种果实都可以称为佛眼菩提,但是,这两种都应该是木质的,包浆好也最多润泽,你这个相片看起来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和玉石类光泽,不知道你自己摸起来如何。但是每颗上面都有蒂的痕迹,又应该是果实。 我发了两种不同的佛眼菩提上来,你的形状比较像上面...
菩提、菩提树,为何物,身是菩提树。神秀为什么把身比喻成菩提树?菩提树又是什么意思?
1楼 2513666666扣 名称 菩提子花 linden 介绍 菩提子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植物的花和叶干燥后冲泡饮用,入口滋味温和甘醇,菩提子花富含维它命c,对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及新陈代谢作用大有裨益,还具有促进消化 松弛神经 发汗利尿 帮助头发在生 预防动脉硬化和降血压的作用,对减轻感冒发烧 ...
菩提子佛珠和小叶紫檀佛珠哪个好,菩提子佛珠手链有什么功效?
1楼 匿名用户 如果是做为纯粹的装饰无论哪一类的都,随便你喜好。如果是修行用的,菩提子为最上。 菩提子佛珠手链有什么功效? 2楼 伊尚 菩提能让人宁静。 挑选时的要点 1 色差 挑选时不论是密度高还是密度低的珠子,整挂珠子色差要小,颜色基本要一致。要挑整挂珠子密度基本一样的。 避免珠子在盘玩过程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