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在筵席中的作用有哪些,面点在筵席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0-12-26 07:48:22 字数 5759 阅读 4600

1楼:人未老

主要作为餐中主食小吃和餐后甜品食用。无点不成席,好的筵席点心安排,可以为整个筵席增色不少,可增添宾客在进餐过程中的情趣,使宾客在美食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作为主食。比如,有的筵席基本不备米饭了,可能主食就是一些面条、馒头、米糕之类。

餐后甜品。吃了那么多大鱼大肉,再吃点清淡素雅的点心,也不错,比如夏天吃完正餐,再吃点马蹄糕、薄荷糕之类的,就能起到消暑解热的作用。

使筵席显得丰富多彩。筵席讲究各种搭配,不光是几盘热菜几盘凉菜几碗汤就好了,有时要搭配面点、甜品、水果的。

为筵席的主题服务。比如给人过生日,你是不是准备点蛋糕或寿面呢?再比如有的结婚宴会上,是不是会准备点四喜饺子、鸳鸯酥盒呢?

有时候就是因为过节才办筵席,比如中秋端午春节的,你不吃点月饼、粽子、饺子、汤圆的,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是茶话会、冷餐会之类,面点的作用就更大了,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面点在筵席中的地位与作用

2楼:匿名用户

一、面点的始源

面点,即正餐以外的小份量食品,它有广义

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面点,包括主食、小吃、点心和糕点;狭义的面点,则将比较粗放的主食、部分小吃排除在外。从面点演变规律看,是先有主食、小吃、后有点心、糕点;从主食进化到面点,需要一段发展过程。

我国主食出现很早。“古人”或“新人”学会用火,在薄石板上烤食野生植物籽实的时候,就可视作主食的开端。虽然这种食品的十分简陋,但它已具有面食的某些属性。

经过几十万年摸索,到了新石器时期,先民能够将舂去(麦夫)皮的整粒谷物烤、爆、煮、蒸、制成比较香美的饭、粥、羹、糗(谷物熬熟后晾干捣粉),这又是主食的完善和发展了。屈家岭文化遗址,发现一口口径876厘米,高344厘米,容量6250立方厘米的陶锅,经考证,这是5000——4600年前煮米饭的器具,一锅可供50人吃。由此可见,那时的主食制作已是相当技术的。

不过,在商代和商代以前,主食品种仍较单调,在公元前21世纪问世的甲骨文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精细面食——面点的文字,所以如此,是当时物质技术条件还不能满足面点生产的基本要求。

进入西周,由于农来生产的发展,则提供了较前充裕的原料(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之类);由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则提供了制作工具(如杵臼、石磨、石碓、蒸锅、陶饼铛、青铀刀具等);再加上早期祭祀和筵宴的需要,有了一批专门从事厨务劳动的奴隶,早期面点始在宫廷中诞生。

根据目前的史料,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面点约近20种。它们的用料主要是用稻米和黍米。可整粒煮,可破碎蒸,还可制成糊状烙;馅料有肉、蜜、酒和花卉,造型多系圆型,其属性介于糕与饼之间;还有的则是将饭、粥、羹、糗等主食加以精制。

它的品种有“面”(爆熟磨碎的大麦)、“糜”(米粉与肉酱煮糊)、“饵”(蒸糕或蒸饼)、“(饣侯)粮”(行军的干粮)、“蜜饵”(加蜜的粉饼)、“酏食”(酒发酵饼)、“糁食”(米粉加肉丁制饼油煎)、“(米巨)(米女)”(蜜与米粉和成环状煎熟)、“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以及“芳糗”、“糗饵”、“粉粥”、“糕糜”等。

二、面点工艺的锐变

进入秦汉魏晋南北朝,由于植物油问世,出现了精巧石磨、“火盛汤涌”大蒸笼、方便铛烤炉、一次成型禽兽模具和凿孔竹勺,普遍使用酸浆发酵法和酒粥发酵法,再中上“胡饼”工艺的引进,面点工艺发展发生锐变,形成中国面点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标志主要有四:一是原料多系粉状,米麦皆用,糕与饼的区别明显。二是广泛使用发酵工艺和模具成型,品种多达数十,风味各不相同。

三是面条已系列,多为片状、条状或环状,有蒸、煮、烤多吃法。四是创新品种特多,相继推出包子、开花馒头、发酵品、乳制品、蛋制品、果制品和莲蓉点心,造型也较前讲究。

汉魏六朝面点的兴盛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记述面点的古书较多。择其要者便有史游的《急就篇》、杨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崔宴的《四民月令》、高承的《事物纪原》以及《后汉书》、《晋书》、《齐书》、《荆楚岁时记》等。其中,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介绍了白饼、粉饼等20余种面点的制作方法,首开食经详载面点谱的先例;束皙的《饼赋》是我国第一篇讴歌面点的文学作品,里面描绘了豚耳、狗舌、薄壮、牢丸等10余个品种,将它们的色、香、味、形、介绍得淋漓尽致。

第二、花色品种丰富,有“胡饼(近似烧饼)”、“蒸饼”(最早的馒头)、“汤饼(水煮揪面片)”、“截饼”(牛羊奶调和面团炸成)、“春饼(现代春卷的前身)”、“索饼”(较粗的湿面条)、“髓饼(用骨髓、油脂、面粉制的炉饼)”、“环饼”(类似麻花)、“面起饼(酸浆发酵)”、“酒溲饼(酒粥发酵)”、“鸡子饼(添鸡蛋调制)”、“豚皮饼(先烙后煮)”、“蓬饵(早期莲子糕)”、“枣(米备)(早期果馅蒸糕)”、“切面粥(面团制成棋子状蒸熟,浇肉汤食)”、“粽子(用浓草木灰汁煮)”、“(米壹)(糯米和蜂蜜、枣子、粟子混匀,外包芦叶蒸食)”以及“糕”、“金饼”、“剑带”、“案成”、“粲”、“馄”、“水引”等。

三、面点制作的精细化

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是中国面点全大发展的新阶段,有五个鲜明的特色。

第一,面点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面团,馅心、浇头、成型和熟制方法都多样化了。在面团方面,发酵面团有酵汁发酵、酒酵发酵、酵面发酵、对碱酵子发酵四种;水调面团有冷水和面、沸水烫两种;油酥面协和日趋成熟,还有绿豆粉皮、鸡蛋面团等。在馅心方面,配制出了各种肉馅、菜馅、杂馅以及豆沙馅、水晶馅、蜜脯馅与果仁馅。

在浇头方面,荤素并用,有浇在面上的,有和于面团和中的。出现甘菊冷淘等珍品。在成型方面,可擀、可漏、可压、可剪、可雕,注重模拟飞潜动植的图形。

在熟制方面,蒸、煮、煎、炸、烙、炒、烩诸法并用,还有石子馍、竹筒板等古法。

根据你对面点的了解,谈谈面点再餐饮中的作用?

3楼:q他

白案:餐饮行业中复

对于制作面点,以制及相关面食制品的工作的代称主要是在餐饮行业中工作

只负责制作面点的厨师,不参与炒菜一类的事情。

白案通俗叫法就是:面点。

白案负责糕团、面点制作。此工种因与米、面及案板有关,故名。白案内部又分“大案”、“小案”(亦称“主案”)和“面锅”等工种。

大案负责大宗面点制作,包括手工面条、馄饨皮擀制及各种包子、馒头、花卷、水饺等制作。小案负责筵席点心的制作,或按顾客需要制作各种点心。面锅主要负责下面条。

4楼:

如果在北方的话那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主食是面食

米粞在面点中的作用

5楼:匿名用户

米粞是大米加工后的副产品,在水稻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米因机械加工等原因破碎变成碎米,其中通过白米分级筛分离出的一种最细碎的米粒(其中含有一部分糠粉)称为米粞.米粞的特点  1、易生虫:米粞是细碎米粒还有一部分糠杂,因而是微生物,害虫繁育的良好场所;   2、易发热生霉:

由于新生产出的米粞温度高(一般都在30度以上)、水分大(一般都在15%-16%),很容易发生结露,返潮生霉;   3、发热迅速:由于米粞中含有胚及糠杂较多,营养丰富,氧化作用强,一旦发热,温度迅速上升,一天之内能上升十多度,发热过程比一般粮食快.

面点成熟的作用有哪些

6楼:匿名用户

最直接的就是增加甜味;另外在烘焙食品中糖在高温下可以和食物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褐色物质,就能使食品表面呈现烘烤的颜色和特殊的香味;在发酵食品中糖还是酵母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酵母发酵;在戚风蛋糕中糖加入蛋清中可以增加蛋清的粘稠度,利于蛋清打发;另外在一些面点中糖分或者砂糖也可以在表面起到装饰作用。

盐在面点中有哪些作用

7楼:安徽新东方烹饪学校

强化面筋,增加风味,调节发酵速度,改善品质。

8楼:匿名用户

盐:制作面包四大原料之一1、增进面包制品风味2、.改善面包组织 3、增强面筋力4、改善面包的内部颜色5、抑制酵母生长过快。

9楼:爱因斯坦大烟斗

食盐在面点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节口味

改进制品的色泽

增强面团的弹性和筋力

调节发酵面团的发酵速度

**凉菜点心,在宴会中的作用

10楼:雨中儿

这个作用还真不小,首先有点缀的作用,然后是显得样数多,而且一道道菜被服务员端上来,显得人家伺候的很到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万一主菜不够,这些也可以凑个数,点心还可以充点饥。

面团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

11楼:匿名用户

1、酵母过期或用量不足。

2、搅拌过度或搓揉甩打不足。

3、糖的分量太多,导致渗透过高抑制酵母的活力。一般面包中糖的分量不要超过面粉的18%。(盐多了也一样)

4、面团水分太多,过于湿黏。(以上是发酵的缘故)

5、液体材料一开始就加进去了,要一点一点的加。

和面在北方面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成品的外观和口感。

会和面的人和完面后,面盆上基本不会沾面粉,双手亦是如此。(这个很关键)

如何和面

1、水温与用具:秋冬用温水,春夏用冷水,不锈钢、塑料盆均可。

2、和面:和面的过程中,少量多次的加水,会使和成的面团有弹性。先用面粉顺(逆)时针方向擦盆,直至面盆内壁光亮。

然后,边加水边搅拌,与此同时,把沾在双手上的面粉揉搓干净,必要时可沾点水,手上的面粉清理干净后再将面粉揉成团。

3、 饧面:和完的面团盖上盖子约20分钟(天气干燥的日子,可在面团表面抹点水),再反复揉至面团光滑细腻就算 饧好了。硬面(面条类),一般要 饧半个小时,软面(饼类)则要20分钟。

饧好的面团做成的成品表面光滑又有韧性,绝对好吃。

4、面团的软硬有讲究:做面条时为防面条糟糟的,面要适当硬些,再在面粉里稍加点盐,会让面条吃起来更有口劲(两人份的盐量不超过小指甲的1/2,加多了,面条也会糟,做饼馒头包子等则不加)。 做饼时面软些,做包子(馒头饺子)时,则要软硬适中,太软了,除了口感差外,也易变形,影响美观。

5、玉米面:和玉米面时,一定要加白面,否则很难成团。为防玉米面沾手,时不时在手上沾点水就可轻松解决。

和面并不难,一般人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熟练几次即可变成“一碟小菜”。因饧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通常提前和面,比如做手擀面时,会在前一天和( 饧)好,装进保鲜袋放冰箱,第二天三下五除二就会很快搞定。

什么是和面?其在面点中的作用是什么?

12楼:匿名用户

和面在北方面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成品的外观和口感。

会和面的人和完面后,面盆上基本不会沾面粉,双手亦是如此。(这个很关键)

如何和面

1、水温与用具:秋冬用温水,春夏用冷水,不锈钢、塑料盆均可。

2、和面:和面的过程中,少量多次的加水,会使和成的面团有弹性。先用面粉顺(逆)时针方向擦盆,直至面盆内壁光亮。

然后,边加水边搅拌,与此同时,把沾在双手上的面粉揉搓干净,必要时可沾点水,手上的面粉清理干净后再将面粉揉成团。

3、 饧面:和完的面团盖上盖子约20分钟(天气干燥的日子,可在面团表面抹点水),再反复揉至面团光滑细腻就算 饧好了。硬面(面条类),一般要 饧半个小时,软面(饼类)则要20分钟。

饧好的面团做成的成品表面光滑又有韧性,绝对好吃。

4、面团的软硬有讲究:做面条时为防面条糟糟的,面要适当硬些,再在面粉里稍加点盐,会让面条吃起来更有口劲(两人份的盐量不超过小指甲的1/2,加多了,面条也会糟,做饼馒头包子等则不加)。 做饼时面软些,做包子(馒头饺子)时,则要软硬适中,太软了,除了口感差外,也易变形,影响美观。

5、玉米面:和玉米面时,一定要加白面,否则很难成团。为防玉米面沾手,时不时在手上沾点水就可轻松解决。

和面并不难,一般人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熟练几次即可变成“一碟小菜”。因饧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通常提前和面,比如做手擀面时,会在前一天和( 饧)好,装进保鲜袋放冰箱,第二天三下五除二就会很快搞定。

学前教育在人一生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5 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4 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2 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 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 想像力和创造力,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l岁婴儿能学会辨认物体...

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导游员在旅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楼 家琦思想 在旅游业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导游了,导游好比军队里的士兵,好比建筑的一砖一瓦,在整个群体中看似微小,但却又不可或缺。也可以这样说,先是有了导游的诞生,而后才有了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是为生活而打拼,而是为享受而生活。有的人赚钱后把钱用在吃喝穿玩上,但有的...

遗传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1楼 地煞 很大的作用。 遗传学 ge ics 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研究基因的结构 功能及其变异 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不限于父母子女或一个家族,还可以延伸到包括许多家族的群体,这是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象。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以细胞为单位,离体培养的细胞可以保持个体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