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上世紀de童話
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字有关系,或者是名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比如苏轼,字子瞻,是由“轼”而想到登车远望;而苏辙字子由,则是由于“辙”是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
号:也叫别号、雅号,与名字就无任何联系了。有指地为号的:
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就是指他在黄州住的东坡而言;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则是说他自己要有“六个一”:《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乐于其间。
2楼:匿名用户
古人于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可简单地概括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
古代文人的“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3楼:上汤の烤鸭
一、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
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
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
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二、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三、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
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
4楼:天下一人
字是长辈给取的,号一般是自己取的!
5楼:叶兰英芮巳
主要是这个“古代”太笼统,因为,古代有些阶段,比如春秋时期及以前,普通人、奴隶连名都没有,或只有一个名而没有姓,比如匠石、鲍丁等,都是用职业加上名字这种叫法,连姓氏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字呢?
秦汉以后,氏与姓合二为一,不再有区别了,儒家教导也在社会中起重要作用了,读书人当然有名有字了,穷人家大字不识一筐,甚至连个大号也没有,又怎么会起字呢。
起字,是比较风雅的做法,一个人出生,有小名,三岁时,家族聚集,为他起名,人人可以称呼,他长到二十岁,成年了,全家族再聚集,为他起字,大人小孩就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他的字,想一想,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贵族和知识分子家族,而赤贫的人,连名都没有起得,焉能有字?
起名起字也得有经济实力的。平民也会有,但得富裕一点的,才有这个实力,女的也有,但是女的不受重视,多不传下来,史上留名传字的几个女子,太少了,可是女人占半边天的,比例也太小了吧?
比如李清照,字易安。这样的女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里的人,而且作品也多,影响也大,这才留下名与字的。
古代人的“字”与“号”有什么区别?
6楼:万事通也
名、字与抄
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古人的名字的“字”和“号”的区别
7楼:默默她狠伤
字与号的区别:
1、取定要求。”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可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2、字数要求。”号“和”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3、更自由,相比”字“,古人”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古人的名、字、号中,包含着他们的文化意蕴、生活态度。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8楼:逆流的鱼勇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 “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
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
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9楼:胡说大本营
关于“字”,我已经说过n次了。
“号”,是这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处境、心情、志向起的。
苏轼,自号(就是自己给自己起的号)东坡,是因为他那个时候不得志,居处东有一山坡;
陶谦,自号五柳先生,是他辞官回家,门前有五颗柳树;
乾隆,自号古稀天子,他确实长寿。
号,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号,都是闲着,无聊,郁闷,不得志时起的。
10楼:周圣淳
字就是家里给起的,有点补充说明的意思,是名字更加完善,比如:岳飞,字鹏举
还有就跟小名有点像了
号呢,就是有点外号、绰号的意思,标榜自己的雅致,文艺圈的事了
11楼:匿名用户
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字有关系,或者是名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比如苏轼,字子瞻,是由“轼”而想到登车远望;而苏辙字子由,则是由于“辙”是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
号:也叫别号、雅号,与名字就无任何联系了。有指地为号的:
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就是指他在黄州住的东坡而言;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则是说他自己要有“六个一”:《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乐于其间。
12楼:匿名用户
我们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对命运的影响,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名字是如何影响命运的,古人又是如何看待名字对命运的影响,以及古人的名由名、字、号三部分组成的,以及这三部分产生的原因以及用途。
古人的名、字、号的区别
13楼:命由人不由天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1、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2、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3、“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4、“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5、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6、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7、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
扩展资料
取名用字有限制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
2、违背民族良俗的;
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中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比如:
丈夫姓郑,老婆姓付,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取名“郑付贝克汉姆”。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字的构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称“子”字:如公孙侨字子产,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如刘邦字季。
周朝女子的字构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样,许多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为字,如孟姜。
另外在古文中,名与字连称时,习惯上先称字后称名。如《史记》中称呼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其中“叔梁”是字,“纥”是名 。
考生号和准考证号有什么区别,考生号与准考证号的区别是什么
1楼 浮世绘半阙浮华 准考证号12位,考生号14位 考生号考生号代表考生的档案编号,通常与学籍挂钩。是在考生报名后,在考籍号基础上产生的。考生在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加试和特殊类型招生 获取成绩 填报志愿 录取等有关环节,均使用考生号。 考生号由14位数字组成。 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代表的是学校 考场 座...
古代的妻妾等级:古代妾和正房地位有什么区别
1楼 宇茹书甫 中国古代其实并不是实行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说,只有正房才是真正的妻,妾并不是真正的妻,这就注定了正房与妾的法律和社会地位存在重大区别。 正房凭借与夫的夫妻关系,对外分享丈夫社会地位和财富,其地位通常被视为与丈夫等同,高于地位仅次于其丈夫的其它男性,比如亲王的正房,地...
古代的“调”和“宣”有什么区别,古代的“调”和“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些牛B人物只听调不听宣
1楼 调就是调令,是命令,二郎神他只听命令。宣,就是召见。 二郎神和玉帝是有矛盾的,所以二郎神表面归顺天庭,听天庭调遣,但是就是死也不肯去见玉帝,也就是 听调不听宣 2楼 382994567有药 意思是,自己只听调遣 调 ,不受封赏 宣 。 只尽自己的义务,不为了那点名利。 出自二郎神杨戬。 为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