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涛 #tāo
【释义】 ①大波浪:波涛|海涛|惊涛骇
浪。②像波涛的声音:松涛|林涛。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涛〈名〉
(形声。从水,寿声。本义:大波) 同本义
涛,大波也。――《说文新附》
扬波涛于碣石。――《后汉书·班彪传上》
何必湘渊与涛濑?――《汉书·扬雄传上》
水泫沄而涌涛。――《文选·张衡·思玄赋》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惊涛拍岸。――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涛水(波涛汹涌的大水);涛雪(波涛激汤,水花如雪);涛雷(波涛汹涌,声大如雷);涛波(大波,波涛)
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阴壑寒生万树涛。――明·王世贞
涛(涛)tāo
⒈大波浪:波~。
⒉像波涛的声音:松~。
涛cháo 1.潮汐。
涛dào 1.覆盖。
焘 《动》 dao 覆盖。通“帱”
迈仁树德,覆焘无疆。――诸葛亮《请宣大行皇帝遗诏表》
又如:覆焘(覆盖) 引申为庇荫 ,载,承受焘(焘)tāo
⒈多见于人名。
焘dào 1.覆盖。 2.荫庇。 3.犹载,承受。 4.见"焘奡"。
火命人名字里涛好还是焘好
2楼:龙城易名轩
火命人指的是纳音命格。起名字最主要的是要起到适合宝宝八字的名字,起名无非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帮助八字用神,另外一个就是制约八字忌神。
不明白可以看龙城易名轩赵雨田老师的空间日志,里面有更多的起名字的相关知识。
涛和焘是否是-个字?
3楼:匿名用户
不是!涛指的是大的波浪。而焘多用于人名。
4楼:匿名用户
当然不是咯!光看偏旁就不是: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四点水
拓跋宏和拓跋焘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花木兰代父从军时是哪个皇帝? 10
5楼:匿名用户
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他是后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
拓跋宏是拓跋焘孙子的孙子,是曾曾孙。
一般认为花木兰(412-502)。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
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
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
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
而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等等的描述,
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这种说法来自于清朝褚人获的**《隋唐演义》。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后与窦线娘交战被擒,线娘验明她女性身份,与之结为姐妹。
窦建德兵败,线娘请花木兰送信给罗成,木兰途中回乡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为女儿身,要招其入宫。花木兰将书信交于妹妹花又兰,托她代为送信后自刎身亡。(《隋唐演义》第56、57、60回)。
6楼:飘零幽梦之味道
拓跋焘是拓跋宏的高祖父,也就是爷爷的爷爷,拓跋宏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孙子,而拓跋濬,字乌雷直勤,是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焘)的孙子。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当时应该是 北魏皇帝拓跋焘。
7楼:mars兽神
涛是宏的太祖,大四代。
木兰估计出自北朝‘魏。
8楼:匿名用户
拓跋焘是拓跋宏的爷爷的爷爷。即拓跋宏的爷爷是拓跋濬(也叫拓跋浚),拓跋濬的爷爷是拓跋焘。关系明朗了吧
翻译 宋武帝与臧焘敕
9楼:匿名用户
【原文】
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敷崇文籍,激厉风尚。此境人士,子侄如林,明发搜访,想闻令轨。
然荆玉含宝,要俟开莹,幽兰怀馨,事资扇发,独学寡悟,义著周典。今经师不远,而赴业无闻,非唯志学者鲜,或是劝诱未至邪。想复弘之。
【译文】
近来学校教育事业还是废弃懈怠,年轻的后辈们(也都)废弃了学业,门庭之内,清惠的风气消失不见。(这)确实是由于战事频仍,礼乐中断,轻浮的人丧志放纵,容易受情事的影响,岂能不广兴文教事业,来勉励风俗风气呢!这里的人们,子弟众多,(大家都)在黎明就踏上征程,到处访求,希望听到良好的教诲。
然而荆山里蕴藏着宝玉,要等到有人发现琢磨才能光彩照人,兰花有奇香,还要用力吹动才能远扬,独自学习领悟也少,这在周代的典制中非常显著。如今经师就在眼前,而近求学业的却没有听说,不只是有志于学的人少,或许这也是劝勉引导不到位啊!(我)想重新弘扬(这种好学求知)的社会风气。
【注释】
1、这段话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写给臧焘的一封敕书。出自《宋书·臧焘传》(见《列传第十五》臧焘、徐广、傅隆合传)。《宋书》是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正史,作者是南朝梁人沈约。
含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共100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2、废弛:废弃懈怠。谓应施行而未施行。《汉书·王莽传上》:“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州郡因循,武事废弛。”
3、后进:后辈。亦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邢昺疏:
“后进,谓后辈仕进之人也。”唐张继《送顾况泗上觐叔父》诗:“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沙汀《淘金记》十七:“龙哥之所以最得人望,并不是因为他资格最老,比较起来,他还算是后进。”
4、颓业:废弃学业。《宋书·臧焘传》:“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
5、衡门:(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集传:
“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汉书·韦玄成传》:
“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玄成,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颜师古注:“衡门,谓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所居也。
”郁达夫《木曾川看花》诗:“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2)借指隐者所居。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袪其蔽。”晋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诗: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3)专指隐者所居屋舍之门。唐刘沧《赠隐者》诗:
“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绿苔。”这里指一般人家的门户。
6、清风:(1)清惠的风化。《文选·张衡〈东京赋〉》:
“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薛综注:“清惠之风,同于天德。
”晋夏侯湛《三国名臣序赞》:“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宋苏辙《贺致政曾太傅启》:
“出同忧患,措国步于安宁;归共优游,播清风于长久。”(2)高洁的品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
“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明李贽《豫约·感慨平生》:“夫陶公清风千古,余又何人,敢称庶几。
”清唐孙华《合肥谒包孝肃祠》诗:“高原遗庙郁嵯峨,待制清风久不磨。”这里是第一个义项。
7、辍响:停止声响。这里指消失不见。
8、良:确实;实在。
9、戎车:兵车。《书·牧誓》: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诗·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后汉书·张衡传》:“夫战国交争,戎车竞驱。”引申指战事。
唐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而况于戎车未息,飞挽犹勤,新熟之时,岂宜无备。”清钱谦益《顺义县知县张国纲授文林郎制》:
“顷者,东方多故,戎车未宁。”
10、中息:中间停歇;中止。《文选·马融〈长笛赋〉》:
“荩滞抗绝,中息更装。”李周翰注:“中道息曲而复调气缓吹。
”南朝宋高祖《与臧焘书》:“戎车屡警,礼乐中息。”南朝梁武帝《答萧颖胄书》:
“处分已定,安可中息。”
11、浮夫:轻浮的人。《宋书·臧焘传》:“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敷崇坟籍,敦厉风尚。”
12、恣志:放心,大胆。《国语·晋语四》:“君若恣志以用重耳,四方诸侯,其谁不惕惕以从命!”这里有放纵之意。
13、染:熏染;影响。
14、敷崇:广兴。《晋书·儒林传·杜夷》:“汉武钦贤,俊彦响应,故能允协时雍,敷崇盛化。”
15、文籍: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唐白行简《李娃传》:
“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王文正公之父,见破旧文籍,必加整缉。
”清陈维崧《夜合花·为丁子硜催妆》词:“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现在关于这类理论的文籍,译本已有五六种。”
16、激厉:勉励;刺激使奋发。《后汉书·阴识传》:
“帝敬重之,常指识以勑戒贵戚,激厉左右焉。”宋叶适《胡崇礼墓志铭》:“启发颖锐而守以凝固,激厉勇敢而行以和顺。
”清李渔《怜香伴·搜挟》:“当初虽是他不是,我也亏他激厉了一番,才有今日。”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
“风起潮涌的自由战激厉他们驱逐地主,打破封建遗毒的偶像。”
17、风尚:风俗;风气。
18、明发:本指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
二人,父母也。”唐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清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旃然。”这里指早晨起程。
晋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宋杨万里《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诗:
“翁欲还家即明发,更为梅花留一月。”
19、搜访:寻访;访求。《晋书·山涛传》:
“涛甄拔屈隐,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命当时。”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有诏:
‘齐氏故事,布在流俗,闻见既多,可自搜访也。’”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张宜刘升道》:“余喜搜访乡里旧事,曩有《钓游丛话》之辑,因细碎不能成卷,置之箧中。
”徐迟《火中的凤凰·劫馀一》:“(郑振铎)年将四十,别无嗜好,就好搜访书籍。”
20、令轨:良好的法度、制度。《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爰及末叶,暗君荒主,不崇先王之令轨,不纳正士之直言,以遂其情志,恬忽变戒,未有不寻践祸难,至于颠覆者也。”《魏书·张白泽传》:“伏惟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乃不易之令轨,百王之通式。
”《旧唐书·于志宁传》:“伏愿遵高宗之令轨,略孝文之权制,国家于法无亏,公主情礼得毕。”
21、荆玉:荆山之玉。即和氏璧。晋卢谌《览古》诗:“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明何景明《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诗:“荆玉已三献,冀群当一空。”
后用以比喻美质贤才。《艺文类聚》卷四七引晋孙绰《贺司空修(循)像赞》:“质与荆玉参贞,鉴与南金等照。
”唐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其年停贡举》诗:“荆玉收难尽,齐竽喜暂闲。”
22、俟:等待。
23、幽兰:兰花。《楚辞·离骚》: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前蜀韦庄《上春词》:“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
”陈毅《冬夜杂咏·幽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24、扇发:猛烈吹动。三国魏曹植《诰咎文》:“炎旱赫羲,飈风扇发。”
25、周典:周代的典章制度。《国语·周语中》:“郑未失周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贤也。”
26、经师:本指汉代讲授经书的学官。《汉书·平帝纪》: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后泛指传授经书的大师或师长。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梁敬叔观察尝书楹联见赠云:‘家有百旬老母,身为一代经师。
’”徐特立《各科教学法讲座》二:“因为中国过去教经书中的知识的称经师,现在是教科学知识,为了容易记,所以仍袭用这个名称。”
27、无闻:听不见;没有听到。《孟子·滕文公下》: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汉刘向《说苑·正谏》:“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
”《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国有大赦,则命卫尉树金鸡于阙……案金鸡,魏晋以前无闻焉。”
28、非唯:亦作“非惟”。不只;不仅。
《左传·昭公八年》:“子大叔曰:‘若何吊也?
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汉司马相如《封禅文》:“非唯雨之,又润泽之。
”明李东阳《〈琼楼吟稿〉序》:“(杜诗)非惟不易学,亦不易读也。”
29、志学:专心求学。语本《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魏书·儒林传·刁冲》:“冲免丧后便志学他方,高氏泣涕留之,冲终不止。
”唐白行简《李娃传》:“(李娃)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30、鲜:音xian,少。
31、或:或许;也许。
32、是:这。
33、劝诱:劝勉诱导;规劝诱导。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罚惰赏勤,专心劝诱,青领之生,竞怀雅术。”明张居正《番夷求贡疏》:“乃授策边臣,使之随宜操纵,因机劝诱,阴修内治,以待其变。
”巴金《家》三一:“(克明)又雄辩地劝诱了一番,也没有用。”
34、弘:弘扬;发扬。
大象和猛犸有什么区别,猛犸和大象有什么区别?
1楼 词嘿兰 猛犸象是一种远古的物种, 生活在西伯利亚等寒冷的地区,以地上的植物为食,以群居为主。 它们身形特别高大,1980年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煤矿 出土了中国目前最大的猛犸象骨骸化石。经装架后,其高达4 7米,长9米,门齿长3 1米。 据推算它活着时体重约在8吨以上。 这具猛犸化石被誉为中国古...
认识和相识有什么区别,相识和认识有什么区别?
1楼 再见 认识有心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认识是相识的最初阶段。相识则是指从陌生到熟悉之后彻底认识的意思 2楼 萌小殇 认识就是 能叫出一个人的名字的就算认识。相识就是 相知相爱的。 3楼 暗夜幽冥瘰 认识是现在认识的,相识是以前就以前就认识了 4楼 开心一下 没区别,都有一个识字 5楼 佛树花江燕 认...
品名和品种有什么区别,品种和类型有什么区别么
1楼 不可全戒 品名是物品的名称,品种是该物品所属种类打个比方吧,比如说毛巾,品名是毛巾,品种是日用品 2楼 蓝 人是品种 男人,女人是品名 3楼 杞秀梅干甲 前者是形容一种东西的名字,后者是形容一种东西有多少类。 品名 是某种东西的名称,比如牙刷,保温杯等。 品种 是某种东西有多少种类,比如说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