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1. 管仲建议解开拉车的几匹老马,让它们带路,指引大军走出去,这就是“老马识途”这个成语的来历。
2. 老马为什么能识途呢?原来,马有一个习性:
行走时鼻子会呼呼作响。科学家发现,马的鼻腔分呼吸区和嗅区两部分。呼吸区位于鼻腔前部,能分泌黏液,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鼻腔。
嗅区位于鼻腔的后上方,那里嗅神经细胞星罗棋布,有识别气味的能力。马在行走时之所以鼻子呼呼作响,就是要不断排除鼻腔中的异物,使呼吸区畅通;而呼吸区畅通了,就可以充分发挥嗅神经细胞的作用,使它能准确地分辨气味,识别道路。
马有比较发达的嗅觉系统以及听觉器官,而且有很强的记忆力。因为马的脸很长,鼻腔也很大,嗅觉神经细胞也多,这样构成了比其它动物更为发达的“嗅觉雷达”。这个嗅觉雷达不仅能鉴别饲料、水质好坏,还能辨别方向,自己寻找道路。
通常生活在草原上的马,有的甚至可以感觉到空气中所含有的微量水汽,还能在数里之外找到水的**。并且马的耳翼很大,而且耳部肌肉发达、转动相当灵活,位置又高,内耳中有一种特殊的“曲折感受器”,是用来辨别运动方向以及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分布情况的。但最主要的是马对气味、声音以及路途的记忆力相当强。
有的老马,居然能在相隔数年后,从数百公里以外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
管仲列传中的几个典故具体是什么历史故事
2楼:依良阙卿
曹沫之约
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
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桓公拜相
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的父母。
”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重用人才,不计私仇,拜管仲为相。
3楼:匿名用户
管子即是管仲,其典故仍有借鉴意义,历史有时重在不断重演,只是道具更换了而矣。
历史典故之一: 买鹿制楚 管仲用计消灭了敌国楚国强大,是齐国的劲敌。管仲就让齐王养鹿,从楚国大量**收购楚鹿,同时低价在楚国倾销粮食。
在齐国的**哄抬下,鹿价飙升,楚人纷纷进山猎鹿,捉一只鹿相当于种几亩地的收入,于是楚国农民弃田捉鹿。看着时机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粮食出口,同时禁止养鹿,己有的鹿大量出口低价转卖。这样一来,鹿价大跌无人再要,粮价却飙升,楚国人无钱买粮,纷纷逃亡。
齐王出兵攻击楚国,挨饥受饿的楚兵临阵脱逃,楚王只好认输讲和了。这次战争,奠定了齐国的霸主之位。
历史典故之二: 买缟灭鲁 管仲用计消灭了敌国齐鲁是邻国,本来封地差不多大,一个是周公的子孙,一个是姜子牙的后代。鲁国就成为管仲的第一个战胜目标。
鲁国的纺织技术发达,织出的缟又薄又细,天下闻名。管仲就让齐王穿鲁缟做的衣服,同时鼓励齐国人都穿鲁缟,同时鼓励商人大量进口鲁缟。这样鲁国人看织缟有利可图,慢慢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田地种桑养蚕,大量的农人从事鲁缟的生产,农业生产就荒废起来。
管仲看着时机成熟,让齐王一声令下,齐国人禁止穿鲁缟。这样一来,鲁国经济大坏,出口拉动型经济一落千丈,粮价大涨,鲁国迫于经济崩溃,不战而屈于齐国。
历史典故之三: 买房灭? 管仲用计消灭了敌国
4楼:iku快开始
determinants in the cytopla** is crucial to proper
结合初中历史知识,说一个管仲的故事?
5楼:匿名用户
管 鲍 之 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
“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因为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后来,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只有鲍叔牙说:“管仲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他不是那种抓住机遇,他一定会取得很大成绩的。
”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现在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
”鲍叔牙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管仲就做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齐襄公是个昏君,被大臣杀了。当时公子纠在鲁国,公子小白在莒国,在臣们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
鲁国派人送公子纠回国,莒国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国,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鲁庄公听说公子小白当了国君,十分生气,就派兵攻打齐国,结果大败而还。在齐国压力之下,鲁国杀了纠,把管仲送回齐国。
齐桓公要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比我强十倍,希望大王不要记恨他射您一箭,让他当丞相。”齐桓公想了想说:“好,我先见见他,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齐桓公选了个日子,亲自把管仲接到宫里,管仲就向齐桓公谈起了自己的治国政策。管仲讲得头头是道,齐桓公听得津津有味,两人连续谈了三天三夜,齐桓公十分高兴,就把所有国家大小事情交给管仲去处理,称他为“仲文”。
管仲死后,齐桓公让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说:“我这人善恶分得太明,恐怕难以胜任。”齐桓公为了让鲍叔牙丞相,就把自己宠爱的三个小人赶出了宫门,鲍叔牙才当了丞相。
启示:朋友相交,贵在知心。没有鲍叔牙的胸怀,管仲可能难以在历史上留名,而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
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和鲍叔牙,也许就不会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成不了春秋第一霸主。
6楼:匿名用户
著名的成语“老马识途”讲的就是管仲带兵打仗的故事。不过用马来辨认方向,不是管仲当了齐国宰相的新见识,而是他早就有了失马复归的经验。
管仲16岁那年夏天,50多天没下雨,地里的谷物大多旱死,加上兵匪四起,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有些人有逃荒要饭。管鲍两家虽有天赐**,由于几年来请几个老师教管仲、鲍叔牙读书习武,也花费完了。鲍家因有些家底,管仲母子生活大部分靠鲍家接济。
管仲的母亲不忍长期靠别人吃饭,就同管仲商量以后的生活门路。此时管仲学业已成,也想外出谋生计,养活老母。一天,管母到鲍家向鲍叔牙父亲说了这事,鲍老汉叹口气说:
“如今兵荒马乱,让侄儿外出谋生我不放心。若有三长两短,我怎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管贤兄弟。如果你执意如此,我可以拿些钱做本,叫我儿叔牙和贤侄管仲一起出去做生意,早晚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如能赚点钱回来养家也是好事,且可以长些见识。”
就这样,管仲、叔牙开始了经商。他俩聪明能干,渐渐学会做生意。在外面跑了几年,每一趟都能赚点钱回来。
有一年,管仲在口外买了一匹高大的好马,这匹马浑身墨黑,唯有四蹄如雪,卖马人叫它“雪里站”。管仲有了这匹好马,心里十分高兴,骑在马上虽不能日行千里,也可跑七八百里地。鲍叔牙也买得一匹良马,但次于“雪里站”。
二人有了宝马良驹,脚步快了,跑生意的次数多了,赚的钱也多起来。每次回来结帐,鲍叔牙总是把获利的一大半分给管仲,而自己只分三四成。管仲知道鲍叔牙厚道,推辞不掉,也就只好收下了。
一次跑生意,住在离家二百里外的双星镇一家饭店里,遇上了连阴雨,一住就是十多天。这一天,二人闲着没事,到镇南马家庄去看望一位做生意的朋友。此人十分好客,还留二人在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二人回到饭店,店老板哭丧着脸说:“昨天夜里,我这小店不幸失盗,丢了几样值钱的东西,你们的马也不见了,是被贼偷去了,还是马被惊吓脱缰跑了,眼下还不知道。不过此事已经报官,答应给查找。
”管仲听后心里很难过,但别无他法,等了
三、四天,也得不到官府查找的消息。这一天管仲、鲍叔牙正闷坐店中,忽听邻近有马“咴、咴”的叫声,二人忙出门一看,是“雪中站”回来了。此马见了管仲,摇头摆尾,还用嘴舔管仲的手,很是亲昵。
管仲喜欢的乱蹦,把马拴到槽上,就叫店家做了一桌酒席,请来了马家庄的那位生意的朋友,一同庆贺。席间三人谈起失马复归的事,都说不明白是什么原故。
管仲、叔牙回到家中,把黑马被盗又回到店中的事,向鲍父和管母说了一遍,并问是何原因?两位老人见多识广,对管仲、鲍叔牙说:“这有何奇,俗话说:
“猫记千、狗记万、老母鸡还记二里半”,何况是匹宝马良驹,你俩应该记住,今后出门远行迷了路,就把马放开任马怎么走,自己跟在后边,它会把你带回目的地的”管仲牢记在心,日后果然应验。
春秋诸国中的齐国,有个大臣晏婴,虽貌不出众,却才略惊人。他辅佐齐景公料理国事,内除奸党,外求安定。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力的强大,企图侮辱晏婴以达到欺负齐国的目的。
晏婴足智多谋,正气凛然,舌战群儒和楚王,击败了他们的种种挑衅,转而赢得楚王的尊敬。晏婴大胆启用人才,引荐出身低微的田忌为将军,统帅三军。后来,他又施用巧计,除去“三害”,使齐国终于日益强盛了起来。
管仲拜相的历史小故事300字
7楼:匿名用户
管仲拜相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树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
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