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
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学生时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
“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楼:匿名用户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在这个流光溢彩的世界里,在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里,社会需要一个主流价值观,来引导和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强才可能民富,国势平稳,家才和睦。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至建国前,中国饱受苦难,几次陷入国将不国危难局面,城春草木深之际,国家却还在严冬之季,久久不醒。无数仁者志士,为残破之国躯奔走疾呼,救国忘我,甚至抛头颅,洒热血。
幸自我共产党成立之后,终于找到一条重生之路,在天下一统之后,中华民族又找回自信,屹立于东方之畔。建国之后,历经坎坷,历经岁月,历经磨练,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虽有波折,向前进永远是主旋律,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更为坚定、坚实、坚决地走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道上。
国家富强,一定是建立在国家给予人民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的。建国之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一个国家民主的建设是为了国家能长治久安、繁荣发达,同理,只有一个国家的民主建设好了,国家才能长期平稳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在进一步进行民主实践的探索及完善过程中,必将能更为有力地推动国家的发展。
中国自古便是文明古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星汉灿烂,瑰丽夺目,中华文明渊源流长,虽历经王朝更迭,斗转星移,却始终能做到虽屡经国破,而民族气魂却长在,中华民族之长存,尤依赖于文明长存。现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新文明,是吸收了古今中外文明聚于一体的大文明,新文明,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文明。社会主义新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文明,也是将来社会文明的发展大方向。
其内核是给物质文明建设以精神动力,并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文明为纽带传承中国人之文化、气节和修养。
中国古代文化历来重视和谐之道,传统儒释道精神中,“和”都是其基本核心之一。看看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与“和”字相连的词汇如:和谐、和平、和睦、和美、和善、和气、和悦、和乐、和顺、和好、和畅、和蔼、和缓、和解等等。
“和”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提。建国之后,也由初期的阶级斗争为主转向和平建设,专心致志进行国家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也倡导和谐,大家齐心搞发展。在国际关系上提出以和为贵,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发展路线。
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会和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利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形成可持续长期平稳发展。
虽说中国虽走向富强之路,但与古代汉唐盛世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还是有所不如,民主建设虽大有进展,但若论当今中国民主建设之深度及广度,还有待于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民众的民主意识及修养还有欠缺。中华文明虽是灿烂夺目,但当前阶段,社会主义新文明也在起步之时,要想得到世人敬仰及追随,路还漫漫其修远兮。真正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目标,就目前来说我们还是在追求的路上,还没达到目的。
这次**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在实现之道路上我们不要记了我们当初出发是为了什么,不要停下,不要犹豫,不要徘徊,不要回头,目标已定,走下去就是胜利,走下去,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是人性的本质,人人都想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平等是要求社会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人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到成功。公正是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一切道德的取向和法律的制订和执行首先就要从公正出发,维护正义。
法治则是能通过国家公权保障公民能实现自由、平等、公正。
在我国宪法有多处条款提到公民的自由权,自由是宪法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汇。如:“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禁止破坏婚姻自由。
”一共提到七个方面的自由,我们公民的确能享受全面的自由。
在我们自然界里没有绝对的平等,山脉有山峰和山谷,大河河道也是有宽有窄,有高原也有平原,看似没有绝对的平等,但从大自然整体来看,地球是一个整体追求平衡平等的系统。而平等,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是一直追求的目标。为了平等,多少人奋起抗争,多少人孜孜以求,而这种平等也是一种相对的、整体上的平等,个体上的差异因人而异也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是追求的高于以往所有社会制度所制订的平等,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平等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下,平等是人的一项本质属性,没有平等也就无所谓人权,更无所谓民主,把平等作为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对于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确保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性的价值取向和路线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性”主要体现在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尊严和权威,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使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
中国是大国,幅员辽阔,是各种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一个大家庭,如今又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更需要统一国家权威,保障人民正当合法的权力,只有严格执行法律才具有这一权威这一效力。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价值观,也是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作为一位公民做人的基本修养。无国哪有家,国已不在,何以为家,每个有良心的公民都会有一颗爱国之心。爱国总能给人以正气,爱国总能给人以力量,爱国总能给人以勇气。
爱国不仅仅是体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时的情怀,也体现在国家处于和平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
敬业是公民对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更是对工作的敬畏、对事业的敬重,对生命的尊重。只有敬业才会做好工作,才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才能从工作中实现个人的抱负和价值。每个岗位都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职能和社会分工职能,就业不仅意味着以此获得稳定的生活**,而且还意味着你在社会上有一个在由社会给你安排的身份,有一个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给你打开一个社会上与人交际的渠道,也就是敬业乐群之义。
国无诚信则亡,人无诚信则不立。诚信是金,诚信是胜,诚信是秤,一旦拥有诚信,则终身受益,一旦失去诚信,虽一时侥幸得逞,但最终会遭到失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着推崇诚信的传统,几千年的历史流转,诚信之人功成,失信之人落败的事例处处都是。
我们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更应是诚信当道,不让老实人吃亏。谁在社会上失去诚信,就一是让其失信行为爆光,二是限制其在经商、就业等许多方面权利,失去诚信基本就意味失去人生。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失信蔓延开来,败坏习气。
与人友善,是我们历来提倡的与人基本相处之道。当今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在人口流动、商品流动更为频繁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面临着更多与人打交道的机会,与人友善相处,给别人能带来愉悦的同时,也给自己行事带来方便。对人友善,也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如和风煦日般、如春风细雨般、如轻风拂面般,总是让人觉得易于沟通,容易相近而接触,容易彼此产生好感。唯有友善,才可长相处,与人如是,与大自然也如是。友善是双向的,当今环境一定程度的恶化不就是我们不好好对待大自然的报应吗?
一个真正友善的人,也必将是一个诚信之人,也必将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也必将是一个幸福之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中国传统思想精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我们复兴中国强国梦理论的一个融会贯通、放之四海均可行的价值观。这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可以向全世界推出的价值观。我们不仅仅是向全世界推荐我们古代老祖宗的文化,也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向全世界推荐这24字核心价值观。
更为自信的中国人,以更为自信的核心价值观,迈着更为自信的步伐,必将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参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http://****jggw.suzhou.gov.**/detail.aspx?infoid=34242
另参考:http://****ssbgzzs.***/gz/szbk/sswd/201306/t20130617_1293108.shtml
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中重要吗,请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是什么?
1楼 曹杨时代 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 决定性作用。一个人 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 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 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1楼 匿名用户 主要意义如下 1 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2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3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2楼 琼楼登高人为峰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 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干部职工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1楼 龙源期刊网 最低0 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 2楼 匿名用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