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冉冉家族
1;有一根木料,用去了5/8后,还剩下多少
解;1-5/8=8/8-5/8=3/8
2;一吨煤运走了他的4/5后,又拉来了剩下的4/5,问还有多少吨煤
解;(1000x4/5)x4/5+1000x4/5
=800x4/5+800
=160x4+800
=640+800
=1440公斤
1440公斤=1.44吨
一、填空
1.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用小数表示是( )。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小数的意义。
答案:;3;1.4。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a点表示其中的几份。进而依据分数的意义求出答案。
2.在下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的上面填假分数,直线的下面填带分数。
考查目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学生对线段图的分析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此题时要弄清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明确线段图中每一小格代表多少,进而填写出正确的结果。
3.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缩小6倍,分母扩大7倍后是,原来这个分数是( );的分母加上6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90,将分数约分后是,原来这个分数是( )。
考查目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答案:;49;。
解析:此题解答时应先观察分子或分母之间的变化,找出规律,再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一步通过计算解答问题。
4.把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答案:解析:根据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化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化成百分之几,能约分的进行约分,以此类推进行解答。
5.先在图中表示出通分的结果,再写出通分的过程。
(1); (2)。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通分的方法和依据。
答案:(1); (2)。
解析:解答本题时利用阴影部分占整个圆的部分相同画图,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为相同的分母。
二、选择
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余下的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不能确定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
答案:d。
解析:由于不知道铁丝的具体长度,所以无法比较从一根截去与从另一根上截去米哪个截去的多。如果两根铁丝都长1米,则余下部分相等;如果两根铁丝短于1米,则其就小于米,第一根剩得多;如果两根铁丝的长度大于1米,其就大于米,第二根剩得多。
关键是要理解第一根截去的是占总长的分率,第二根截去的米是具体的长度。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 )。
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2”平均分成多少份的叫做分母,表示有这样多少份的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要了解小数的意义,可从分数的意义著手,分数的意义可从子分割及合成活动来解释,当一个整体(指基准量)被等分后,在集聚其中一部份的量称为「分量」,而「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或纪录这个「分量」。例如:2/5是指一个整数被分成五等分后,集聚其中二分的「分量」。
当整体被分成十等分、百等分、千等分……等时,此时的分量,就使用另外一种纪录的方法-小数。例如1/10记成0.1、2/100记成0.
02、5/1000记成0.005……等。其中的「.
」称之为小数点,用以分隔整数部分与无法构成整数的小数部分。整数非0者称为带小数,若为0则称纯小数。由此可知,小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一环。
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a. b. c. d.
考查目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答案:c。
解析:由图中可知,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6份,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其中阴影部分有10份,所以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
3.的分数单位是( ),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成为最小的质数。
a.,6 b.,5 c.,5 d.,13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合数与质数。
答案:b。
解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是2,,所以再加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加2,那么可以化简为;如果分母不变,分子减1,那么可以化简为,这个分数是( )。
a. b. c. d.2
考查目的:此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分数必须比、都要大,故可以排除答案a、b,又因为而,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由此可以正确解答。
5.甲、乙、丙、丁四个人以相同的速度从家里出发去学校,结果甲用了0.35小时,乙用了小时,丙用了小时,丁用了18分钟。他们三人的家离学校最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查目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小数大小比较。
答案:c。
解析:由于他们四个人的速度相同,所以谁用时长,谁就离学校最远。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把和化成小数,进而比较出大小。
三、解答
1.张大爷承包了一片果园,根据下面的对话,请你判断:哪种果树的栽种面积最大?想一想:果园里还种有其他的果树吗?
考查目的:利用通分的知识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答案:因为、、,而,所以桃树的栽种面积最大。根据分数的意义,这三个分数一共有27个,小于1,所以果园里还种有其他的果树。
解析:把果园面积看作单位“1”,桃树、梨树和杏树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和,先进行通分再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分数值大的栽种面积大。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因为没有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可引导学生从分数单位个数相加的角度进行理解,从而得出判断。
2.解答下列问题:
(1)把的分母除以8,分子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变化后的分数是多少?
(2)把的分子扩大4倍,分母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变化后的分数是多少?
(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几?
考查目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答案:(1)。答:变化后的分数是。
(2)。答:变化的分数是。
(3)3+6=9,也即分子扩大了3倍,则分母也要扩大3倍,8×3-8=16。答:分母应加16。
解析: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就可以求出变化后的分数。
3.按平均分的要求画一画,并解答:每个人分得这些月饼的几分之几?每个人分得多少只月饼?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
答案:答:平均每个人分得这些月饼的,每个人分得只月饼。
解析:由图可知,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根据分数的意义,就是将这3个月饼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进而求出每人分得的具体数量。
4.李、张、丁三位师傅加工同一种零件,李师傅3小时加工13个,张师傅4小时加工17个,丁师傅5小时加工21个。哪位师傅加工这种零件的工作效率最高?
考查目的:利用分数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张师傅的工作效率是;丁师傅的工作效率是。
,,,因为,所以。
答: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最高。
解析:分别求出三位师傅的工作效率,再运用通分的方法将这三个分数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因为,所以;也可以将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
5.如图,桌上放着三个厚薄一样的饼,其中大的一个面积等于其他两个面积的和,中饼面积是小饼的2倍。现在要把这三个饼分给四个孩子,要求不仅使每人所分得的一样多,而且还要使三个孩子拿到的都只是一块,另外一个孩子拿到两块。问:
四个孩子分别得到的是怎样的饼?
考查目的:分数的意义;图形的切拼;数学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答案: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分给两个孩子,每人一份,再把中饼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分给一个孩子,剩下的和小饼分给一个孩子。
答:四个孩子分别得到的是大饼的、大饼的、中饼的、中饼的和小饼。
解析:因为其中大的一个饼的面积等于其他两个饼的面积之和,把最大的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总数的,可以分给两个孩子;再把中饼和小饼平均分成两份,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拿到两块,不能各取,把中饼平均分成4份,由于中饼是小饼面积的2倍,小饼面积相当于中饼面积的,只要把中饼拿出一份,这样中饼还剩,小饼加上中饼拿出的一份也相当于中饼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几分之几教案
2楼:科学普及交流
一、教学内容概述
1、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正标题怎么取
3楼:啥名字好呢呢呢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分为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也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分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分数单位》,第三课时《分数的意义》练习课。
《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突出合作,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低入口、大感受、深**。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在经过比较、归纳、突破难点。并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四、学法指导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 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
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 ) 七上八下( ) 百里挑一( ) 十拿九稳( )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人生第一课》读后感,《人生第一课》读后感450字
1楼 匿名用户 和我的第一堂课差距很大,我记得我那时第一次上课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白纸,让我们把名字写上去的,我们班有50个小朋友只有几个会写自己名字的,结果老师是把不会写名字的没人踹一脚,要补充下 我们那时没有幼儿园,还是农村。 《人生第一课》读后感450字 2楼 匿名用户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
初一的语文第一课《散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楼 走过 初一的语文第一课《散步》的主要内容是 在初春的南方田野上,为了让年迈的母亲多走走,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散步,可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最终我们选择了走小路。 《散步》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重庆人。笔名周平安 章大明。当代作 席。 1966年 毕 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
五年级下册白鹭第一课比喻句,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比喻句 帮我打出来 20
1楼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青春是一幅多彩的画。 青山是一场朦胧的梦。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比喻句 帮我打出来 20 2楼 淋湿记忆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 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