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肯尼亚豆的分级制度相当完善,依咖啡豆大小、硬度和形状可分为:
aa:大颗粒生豆,网目17~18目
ab:比aa小一点的15~16目,产量占多数pb:圆豆,与重量风味无关
c :网目14目,比ab小一点
e :象豆
tt:从aa与ab级豆子里,用筛选器吹出的重量较轻豆子t :有破碎颗粒的细小豆
以上这几个等级,主要是以颗粒大小做为依据,而非咖啡品质的优劣好坏,aa等级是属於最大颗的网目,ab则是略小於aa等级,ab等级虽然没有aa来得口感扎实,不过风味与甜感都有著独特与不可取代的地位。
肯尼亚咖啡等级怎么分类
2楼:匿名用户
肯尼亚按照“咖啡生豆筛网分级”
aa级别:screen size 17~18ab级别: screen size 15~16c级别:
screen size 14~15tip:screen size 1=0.4mm;
另外,在cbk等级中,比aa还要高级别的是pb(peaberry)这个就不是按大小判定的了。
3楼:彤夫人私房烘焙
按照目数分类。目数就是咖啡豆的大小单位。肯尼亚咖啡按照大小依次为aa+ aa ab等等
肯尼亚咖啡等级的划分方法是什么?
4楼:匿名用户
手工采摘的咖啡果,经过手工拣选,挑出未成熟果(unripe)、过熟果(overripe)等瑕疵以后,脱皮,经过36小时左右的发酵,置于金属网架上日晒干燥后,在加工厂脱去种壳(parchment),成为具有蓝绿外观的魅力肯尼亚生豆。
1. 这些漂亮的生豆,根据颗粒大小(size)、形状(shape)、重量(weight)分等:
e:kenyae,象豆,elephantbean,18目以上(包括圆豆),包含大颗粒的圆豆,同pb一样,数量较少
aa:kenyaaa,17-18目,
ab:kenyaab,15-16目,是a级和b级的混合,17目(6.8mm)以上为a级,16目(6.3mm)以上b级
tt:aa、ab经过气流分选机筛选出的轻豆
pb:kenyapb,15目以上,圆豆,peaberry,约占肯尼亚咖啡的10%
c:12-14目,以及pb经气流分选机筛选出的轻豆
t:12目以下,有较多缺陷豆、碎豆、轻豆
he:以上等级之外成为he(hulledears)
2. 未经过官方标准分等处理的生豆为ug(ungrade)
e,aa,ab,pb→ug1
c,tt,t,he→ug2
3. mbuni(日晒豆,非水洗处理)
所有生豆经重力分选(gravityseparator)
mh:heavymbuni,重豆,黄色,无黑豆、碎块、干果或其他瑕疵,杯测呈现典型日晒风味,无口味瑕疵
ml:lightmbuni黄绿色,有少量虫蛀豆或黑豆,无臭豆或碎块, 杯测中无土味或其他坏味道
肯尼亚咖啡的风味
5楼:八月岁月静好
肯尼亚咖啡芳香、浓郁、带有水果风味。
肯尼亚咖啡有着一种奇妙的水果风味,喝起来带有一种黑莓和葡萄柚的味道,是许多咖啡老饕的最爱。这款咖啡带着极佳的中等纯度,酥脆而清爽的口感。
风味清新且最适合夏天做冰咖啡饮用。除了具有明显且迷人的水果酸,因为肯尼亚咖啡大多来自小咖啡农,栽植在各种不同环境上,每年遭逢不同的气候、雨量,带来各种鲜明又独特的个性。
6楼:欧美风三
芳香、浓郁、带有水果风味,口感丰富完美。肯尼亚咖啡有着一种奇妙的水果风味,喝起来带有一种黑莓和葡萄柚的味道,是许多咖啡老饕的最爱。这款咖啡带着极佳的中等纯度,酥脆而清爽的口感。
风味清新且最适合夏天做冰咖啡饮用。品尝这款咖啡时,如果搭配上柚子之类带有酸度的水果,一定能给我最好的咖啡体验。“不太像咖啡,倒有点像水果茶”是很多人对这种浅烘焙肯尼亚咖啡共同的感觉。
除了具有明显且迷人的水果酸,因为肯尼亚咖啡大多来自小咖啡农,栽植在各种不同环境上,每年遭逢不同的气候、雨量,带来各种鲜明又独特的个性。以aaplus级的“kenyaaa+samburu”为例,2001年份的samburu有浓郁的乌梅香味,酸性不高,口感浓厚,在2002冬季新采收的samburu,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味,桑椹浆果与青梅、伴着少许南洋香料(spicy)味道,喝完以后余味有绿茶的甘香,酸性较前年略提高,口感依然浓厚。一般常见的肯尼亚口感并不浓厚,但有水果般的明亮风味,有些有香料味、有些有红酒香。
肯尼亚就是这样让咖啡迷充满期待与惊喜!
肯尼亚的咖啡豆7大等级分别是?
7楼:邪怨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
a.水洗式/非水洗式 水洗式:
于水槽中,以水流及器具摩擦后,去除果肉及胶质后干燥,称为水洗式咖啡豆,其品质均一。 非水洗式:阳光自然干燥后,以去壳机除去果肉果皮,其品质不稳定。
b.平豆/圆豆
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一面为平坦的接面,称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称为圆豆,其味道并无不同。
熟而红的咖啡樱桃,是有多重构造的。最中间即是咖啡豆的前身,淡绿色的种子。
一般而言,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互相衔接的那一面则是平坦的接面,故称之为平豆。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的,其味道并无不同。
c.(过滤网)咖啡豆的大小 (参照表《一》)
如巴西、哥伦比亚、坦尚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虽说咖啡豆的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
豆 型 过 滤 网 号 码 咖 啡 豆 大 小
平豆 20-29 特大
18 大
17 准大
16 普通
15 中
14 小
13-12 特小
圆豆 13-12 大
11 准大
10 普通
9 中
8 小
表《一》 以过滤网号码与咖啡豆大小分等级
d.以标高分等级 (参照表《二》)
依照栽培地的海拔标高,可分
三、四、七等各等级。一般而言,高地豆较低地豆的品质佳,而且因运费增加,**也较高。
序号 等 级 缩 写 标 高
1 精选良质豆 s.h.b 4500~
2 上等咖啡豆 h.b 4000~4500
3 中等咖啡豆 s.h 3500~4000
4 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 e.p.w 3000~3500
5 上等水洗咖啡豆 p.w 2500~3000
6 特优水洗咖啡豆 e.g.w 2000~2500
7 优质水洗咖啡豆 g.w ~2000
表《二》 以标高分等级
e.品质
依统计方法,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百分比「瘕疵数」,决定品质类的依据,瑕疵数越小,品质越高。
f.口味
巴西、海地、肯亚、萨依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经过口味测试后方可出口。
印度尼西亚的咖啡发展是怎样的及如何划分等级
8楼:匿名用户
◎ 以咖啡豆的大小分级
这种分级法是以各种有孔的筛网进行分级,筛网有各种规格,以编号识别,编号与网孔是相关联的。网孔的大小一1/64英寸为计算单位,若网孔的直径是18/64英寸,则表示这个筛网的编号是18;若网孔的直径是17/64英寸,则筛网的编号是17。以此类推,有19、16、15、14等各种编号的筛网。
筛选的过程是将咖啡豆置于网上,以机器或人工来回摇动后,比网孔小的豆子便会落下,遭到剔除;遭受剔除的豆子会再经由更小号的筛网加以筛选。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咖啡豆的级数就被编出来了。
经过分级以后,区分为aa、a、b、c与pb等级数。aa为最高级,a、b、c依次递减,c级以下的通常拿去当饲料或肥料。另外,圆豆的风味特殊,而且豆子本来就比较小,所以自成一级,即“pb”,通常**较高。
一般使用这种分级法的地区有肯尼亚、新几内亚、波多黎各、津巴布韦、坦桑尼亚与乌干达等地。
◎ 以瑕疵豆的点数分级
这是最早的分级方法,巴西的许多地区还正在使用中。鉴定的方法是随机抽取300克的样本,放在黑色的纸上,因为黑纸最能避免反光。然后,由专业鉴定师谨慎检视,找出样本内的瑕疵豆,并按照瑕疵的种类,累计不同的分数。
例如,黑豆1粒算1分、小石子1粒算1分、大石子1粒算5分、破碎豆5粒算1分、虫害豆5粒算1分、酸豆2粒算1分、大干果皮1个算1分、中干果皮2个算1分、小干果皮3个算1分、未脱壳豆5个算1分、贝壳豆3个算1分等。鉴定完之后便依照累积的缺点分数评定级数为ny2~ny8,没有ny1。如果想买第一级(ny1)的巴西豆,是会闹出笑话的。
印尼的咖啡豆也是采用这种分级法,主要分为6级,即gr1~gr6。埃塞俄比亚也一样,最高等级为gr2。
◎ 以产地的高度分级
一般而言,高山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咖啡生长速度缓慢,生豆的密度较高,质地较坚硬,咖啡越是浓醇芳香,并有柔顺的酸味;反之,生豆的密度较小,质地较不坚硬,则咖啡的品质较差,所以,也有人以“硬度”来分级。这种分级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种:极硬豆,高度约4500~5000英尺,简称shb;高硬豆,高度约3000~4500英尺,简称ghb;硬豆,高度约2000~3000英尺,简称hb;太平洋海岸区,高度约984~3280英尺,简称pacific。
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墨西哥、洪都拉斯与海地等美洲国家都是这种分级法。
肯尼亚咖啡的介绍
9楼:土豆系列
肯尼亚北邻阿拉比卡咖啡树的原产地衣索匹亚,但迟至二十世纪初交,才开始从事咖啡栽培业,十九世纪传教士从叶门引进阿拉比卡树,但未大量栽种,直到一**三年,又引进巴西古老的波旁咖啡种籽,才大规模栽培咖啡,也就是说,肯尼亚咖啡带有巴西血统,由于水士、气候和处理方式回异,肯尼亚豆风味和巴西豆截然不同。 巴西咖啡的栽种海拔低,质地较软,果酸味不明显。反观肯尼亚咖啡树主要集中在肯尼亚山附近的坡地,海拔约四千英尺至六千五百英尺,此高度适合咖啡豆发展风味,因为山区温度较低,成长较慢,咖啡豆的芳香成分得到充分发展,果酸味更为明显,质地也较硬。
另外,肯尼亚早期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栽培、品管制度。肯尼亚独立后,咖啡业在既有基础上。
肯尼亚的咖啡农庄有两个类型,一种是占地五英亩以上的大型栽植场,不过海拔平均较低,就肯尼亚咖啡而言,大农庄的咖啡豆品质只能算中等。极品肯尼亚豆则产自小型农庄,多半位于
五、六千英尺以上的山麓或火山坡地,每户小农每季产能只有二十至七十袋左右,无力投资昂贵的水洗处理厂,但小农很团结,集合数百户或数千户成立合作农场,由**出资兴建水洗处理厂,小农采摘的咖啡果子就送往合作农场,统一加工,先剔除半生不熟或烂掉的果子,再进行去皮、发酵、分解果肉,取出咖啡豆,再干燥和磨光,整个过程由官方的咖啡管理局督导,相当严谨,确保了肯尼亚咖啡的品质。肯尼亚豆的水洗加工技术及高标准品管,一直是产豆国表率。
肯尼亚咖啡果
可别小看肯尼亚的小农,他们无异蚂蚁雄兵,整体产能高于大型农庄,约呈六比四,这在产豆国相当罕见。肯尼亚咖啡广受鉴赏家激赏,大半要归功于小农苦守山麓野地,才能种出优质咖啡。另外,肯尼亚豆定有严格的分级制,水洗处理厂取出的咖啡豆,依大小、形状和硬度,区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级为pb,其次依序为aa++、aa+、aa、ab。
这种分级制类似哥伦比亚,主要以颗粒大小和外形为考量,但卖相好不见得风味好。这是咖啡迷应有的认知。 当前国际对肯尼亚豆评价不如往年。
相信这与如今气候反常,不利咖啡成长有关,但事情并不如此单纯。这和肯尼亚当局大力推广抗病力较强,单位产量更高的新品种ruiru11有关,测味结果,均认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品种,风味比传统品种差,更糟的是,ruiru11就快要取代传统的阿拉比卡和波旁品种。另外,咖啡品质走衰,拍卖价不佳,小农收入减少,加上咖啡管理局人谋不诡,农人的咖啡热情大减,当然会影响品质。
再者,肯尼亚杰出的水洗技术也退步了,这都是扼杀品质的**。
另外,肯尼亚早期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栽培,品管制度。肯尼亚独立后,咖啡业在既有基础上,大步跃进,成为肯尼亚创汇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