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历史是什么,太湖石的来历是什么?注意是“来历”

2020-12-08 14:34:22 字数 4982 阅读 7831

1楼:中地数媒

太湖石的开采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唐代。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吴融的《太湖石歌》生动描述了太湖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太湖石记》,描绘了太湖石的成因、形状特点等。到了宋代藏石赏石更趋风行,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到较快的发展,如大文学家苏东坡“石文而丑”的赏石观,并开以石供佛的先例;杜绾的《云林石谱》体现了宋代文人赏石观的精髓;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也与太湖石有关。

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冲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

名人石趣:牛僧孺牛僧孺在洛阳城东和城南分别购置了一所宅邸和别墅,他“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在各地任职的朋友都知道他有石癖,便千方百计搜奇献瑰,“公于此物独不廉让,东第、南墅,列而致之……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牛僧孺所爱蓄藏之石多为苏州太湖石。一次,他在苏州任地方官的朋友李某辗转搞来几座“奇状绝伦”的太湖石峰,“池塘初展见,金玉身凡轻。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

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牛僧孺激赏之余,写成一首40句的五言长诗,寄奉同好白居易和刘禹锡,白、刘二人前往观瞻后,也大为称奇,各自奉和了一首。

白居易称赞其“在世为尤物,如人负逸才”,自叹虽曾为苏州刺史,却无缘得此奇石,“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刘禹锡在诗中也提到:“有获人争贺,欢遥众共听。

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读来令人想见其风采。牛僧孺的石与诗作及与友唱和的名篇《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奉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寄李苏州》已成为我国石苑的千古绝唱。

名人石趣:李德裕与牛僧孺癖石相较,亦曾官至宰相的李德裕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德裕在洛阳城郊置有平泉山庄,“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

搜采自各地的奇石太湖石、泰山石、巫山石、罗浮山石等,被精心布成名山大川之状。在搜集、鉴赏美石的同时,李德裕还写下了多篇咏石诗文,如《题奇石》、《似鹿石》、《海上石笋》、《叠石》、《泰山石》、《巫山石》、《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钓石》以及《忆平泉树石杂咏》等。

他在《题罗浮石》一诗中写道:“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颇引以为傲。

李德裕对这些奇石异木十分珍爱,曾为后代立下训诫:“鬻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平泉一树一石与人者,非佳子弟也!”每获一奇石,李德裕都予以品题,并在石表镌刻“有道”两字,大概是表示“此中有真意”之义吧。

宋人刘克庄云:“牛李势如冰炭,惟爱石如一人。”诚哉斯言!

牛僧孺、李德裕两人在晚唐都曾官居宰相的高位,他们之间在政见上相互敌对排斥达40年之久,是晚唐政局中有名的“牛李党争”的两派主要代表人物,但是两人却有着共同的奇石癖好,并掀起了中唐时期收集、鉴赏奇石的风潮。据《邵氏闻后》卷二十七记载:“牛僧孺、李德裕相仇,不同国也,其明则每同。

今洛阳公卿园圃中石,刻奇章者,僧孺故物,调平泉者,德裕故物,相半也。”

牛僧孺与李德裕同为唐朝著名的藏石大家,在赏石苑中又结为同好,为千古石坛传为佳话。

名人石趣:白居易白居易诗存3000多首,其中有《双石》、《太湖石》、《莲石》、《问友琴石》等诸多诗篇,以及文论《太湖石记》等。晚年辞官,闲居洛阳,与石为友。

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有一山客送他一块大磐石,他坐在上面甚感凉爽,高兴异常,遂撰写铭文,令刻工于石上。他收藏奇石种类颇多,曾说:“罢杭州得天竺石

一、太湖石五于家中。”从他的赏石诗文中得知,他还藏有三角云石、太湖双石、灵璧磬石、白莲石、紫菱石、蓝田青石、罗浮石等数种。

作为诗人的白居易,在赏玩各种奇石时,不但知晓石头的产地、出处、个性特征以及如何清理使用等外在因素,更注入了自己的联想与精神寄托,从赏石中引发出种种对人生的感悟。他的石诗、石记,对后人的赏石与审石方式均影响深远。如《咏双石》一诗将两块石头的来历、形状、整理过程和功用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重要的两句,为早期中华赏石理论的建构所不可忽视,一是“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至今,有的赏石文化研究者常误以为“怪且丑”的赏石标准(即所谓丑石观)是由苏东坡(宋)和郑板桥(清)分别提出的。殊不知,苏东坡“怪石供”和郑板桥的“丑而雄,丑而秀”的思想很可能均源于此句。

另一句“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也早于牛僧孺“与石为伍”、宋人米芾“拜石为兄”、“为丈”之说而首先提出,可见其对后人“以石为友”、“以石为媒”、“石不能言最可人”等种种赏石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坚者石,最灵者人”,白居易与“双石”结为“三友”,以石寄情的内心感悟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白居易爱石却不藏石,虽为避“牛李党争”而出于无奈,并借此明志,即他自己所说的“久宦苏州,不置太湖石一片。”

太湖石的来历是什么?注意是“来历”

2楼:李家思

太湖石太湖石,又名洞庭石,我国四大名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属于四亿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石灰石。

太湖石分为水旱两种:1、“旱太湖”(干石)产于湖周围山地,因石体常年累月被风化、酸蚀而形成。2、“水太湖”(水石)产于湖中,因石体被湖水常年累月浸润,暗流侵袭而形成。

3楼:匿名用户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

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太湖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唐代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

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 除天然形成的以外,太湖石也有匠人参与加工的。据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

“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

4楼:匿名用户

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我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

现在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

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它在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中最能体现“瘦、皱、漏、透”这一古典赏石标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然而,近些年由于人们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加上市场经济翻云覆雨,这种历来被奉为至宝的珍贵石种受到“蹂躏”和冷遇,令人喟叹。

太湖石产于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难有婉转之美。笔者收藏的这方《姑苏丽人》红太湖石属于典型的“旱太湖”,自然质朴,无矫揉造作之嫌,石体肌理、结构、外形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美,长期摩挲,包浆历历,温润古雅。

“水太湖”产于湖中,十分稀贵,目前一般看不到它的踪影。因石体久经湖水的侵蚀,形成形状各异的孔洞,俗称“弹子窝”,扭转回环,妙趣横生。笔者收藏的“心路历程”黄太湖石就是一方“水太湖”,孔洞缠连,通灵剔透,委婉俏丽,含蓄内敛,流露出透风漏目的美姿,其文静优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古人赏石与今人赏石无论在审美心理还是审美情感上都存在差异,古人重形不重色,今人重色又重形。太湖石那玲珑婀娜的姿态所透出的美的意蕴和境界,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踌躇满志、仕途失意、忧思郁闷的天命精神相关。如果我们从它造型美中挖掘深层次内涵,它的自然形式不仅给人色彩与形态的感性认识,而且暗含了国人对生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平和、稳定、娴静、自律的心境,它的文化意蕴始终保持着东方艺术“以意为象”的本色。

当代人在适应了各种光怪陆离的视觉刺激之后,那种由情感意欲所萌生出的生命理想已逐渐与诗情传统拉开了距离。近10年来,随着各地新石种的不断开发,尤其是水冲石的日益传播,人们的赏石标准受现代美学中形式美的影响,转向质坚、色艳、形奇、韵足,而对质地疏松、色泽沉闷的太湖石抱有偏见。为此,一些石商石贩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在造型上狠下功夫,酸泡斧凿,制假造假,将原本属于自然美的奇石改造成“天人合一”的艺术品,使得太湖石声名狼藉,实是中国赏石有史以来的一种悲哀。

虽然,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日趋变化,造成当代人收藏欣赏太湖石的心态发生显著变化,甚至达到“望石兴叹”的地步,但是,太湖石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那美轮美奂的艺术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依然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经受着喧嚣纷杂的声光干扰,那种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迫切要求,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如果爱石者以收藏欣赏太湖石来怡情养性获得心灵抚慰,不啻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维护这一文化瑰宝的应有地位,切莫再对太湖石肆意造型,尽力还其本来面貌,使它永远保持“千古名石”的美誉。

在太湖石历尽沧桑的今天,我们的赏石藏石家不但要继承传统的赏石理念,而且还应赋予它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重新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

门环的历史是什么,门环的来历是什么?

1楼 林顾姝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至迟在汉代,中国已经使用铺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铺首,俗称 门环 。准确地讲,铺首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 如同门簪是用来固定大门,门钉是用来固定门板一样,门环是用来开关大门和叩门的,为一种实用物件。 古代统治阶级对民居门环有很明确的...

什么是感恩节,感恩节的来历,什么是感恩节 感恩节的来历是什么

1楼 落寞旧城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 五月花 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 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 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什么文章

1楼 8023么小么 是一篇议 ,这一奇观还被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九册 五年级上册 一篇名为《滴水穿石的启示》的议 引用。 2楼 寿兴有有茶 《滴水穿石 的启示》是一篇 借物喻理 的文章。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主要写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 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 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这小洞是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