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包公真的铡皇亲国戚了吗,历史上包青天真的有三口铡刀吗?三口铡刀的来历是什么?

2020-11-27 14:48:42 字数 5259 阅读 8817

1楼:匿名用户

历史上没有铡美案和铡包勉,事实上包拯根本没有铡过任何皇亲贵胄。只是他断案公正,政治清廉,甚至敢顶撞皇帝,对皇帝的命令还敢**,所以才得了清名。

所谓的斩皇亲及大义灭亲的情节,都是**里偏的故事,是文学加工。

过去皇亲哪由开封府随便说铡就铡呀,案子涉及朝官或贵族,都有减一等的法律规定,而且过去死刑还得由皇帝复核的,就跟现在地区判了案,要由高院核准死刑一样的。

2楼:七夜散华

是的,亲,所以才流传至今,因为稀有。

历史上包青天真的有三口铡刀吗?三口铡刀的来历是什么?

3楼:月榭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包青天,说到包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除了断案如神的包青天形象,以及额头上那极具代表性的月亮之外,还有审理案件的时候所用的三口铡刀。那么,包拯三口铡刀的传说和来历是什么?龙虎狗三口铡刀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上斩皇亲国戚,下斩霸道乡绅,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青天三铡刀的产生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口铡刀是开封府办案的时候的三大神器,据说三口铡刀是当朝皇帝宋仁宗所赐,见到着三口铡刀就犹如皇帝亲临,可以先斩后奏。

龙头铡可以用来斩犯了死罪的皇亲国戚,而虎头铡则可以用来斩那些**污吏,狗头铡主要用来斩那些欺压百姓的土豪,相传宋仁宗的时候陈州大旱,而陈州的安乐侯却私吞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款,皇帝知道了这件事之后非常生气,就命包拯前往陈州彻查此案。但是包拯因为考虑到安乐侯是皇亲国戚,所以希望宋仁宗能够赐给他一些特权,没想到皇帝只是给了他三道御札。包拯见到御札三道,回去跟公孙策商量了一番,没想到公孙策灵机一动,制作了龙虎狗三道铡刀的图纸拿给包拯看,包拯看后十分欣喜,直夸公孙策聪明。

后来包拯将龙虎狗三道铡刀的成品呈给宋仁宗看的时候,宋仁宗恩准了包拯,给了他可以用这三口铡刀先斩后奏的权利。其实,中国古代法律里从来没有以铡刀作为刑具。

实际上,“铡”这个字也是很晚才出现的。东汉的《说文解字》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字,在唐宋两代的文献中也是极难寻找。铡刀的记载大量出现,是在元朝,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冬季需要将储备的草料切碎来饲养牲畜。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其实在大宋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用铡刀杀人的传统,所以龙虎狗三口铡刀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就算是包拯也没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当时的社会,只有皇上才有这样的权利,所以这些历史并不真实,我们要学会尊重历史。

4楼:uu孤独患者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口铡刀是开封府办案的时候的三大神器,据说三口铡刀是当朝皇帝宋仁宗所赐,见到着三口铡刀就犹如皇帝亲临,可以先斩后奏。

5楼:暖暖

历史上并无真正的三口铡刀,他的来历是**里写出来的。

三口铡刀即龙头铡,用来铡皇亲国戚;虎头铡刀,用来铡**污吏;狗头铡,用来铡刁钻恶霸。是包拯向皇上要来整治陈州放赈之事而用的。

6楼:楢崎

关于三把铡刀的说法应该是杜撰的,这一说法出自清朝**《三侠五义》,里面为了塑造包青天铁面无私的形象,就虚构了三把铡刀。

7楼:卿卿小筑

包青天的传奇在古代也没有那么神,至于铡刀就更是虚构了

8楼:洛白川

在我看来包青天确实有三口铡刀,这三口铡刀的来历肯定是皇上所赐。

9楼:爱历史的追梦人

包拯的三口刀铡龙虎狗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上斩皇亲国戚,下斩霸道乡绅。

10楼:满天星辰双鱼

在我看来应该不是真实存在的,铡刀这个词在宋朝还没有出现,所以应该是不存在的。

11楼:ooo方方不慌

历史上好像并不存在三口铡刀,宋朝还没有铡这个东西吧,有许多电视剧中的东西都是有待考究的,不能全信。

历史上的包拯是怎样的?

12楼:芹菜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超马汉在身边”。这是我们在电视剧里所听到对包拯的描述,那么,究竟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与人们口口相传的包青天有何区别?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没有任何一本正经的史书说到有这么几个人,子虚乌有。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根本就不存在,尚方宝剑也从来没有落到过包拯的手里。而且包拯甚至都不是黑脸,也没有月牙,更没有铡过陈世美,这是真实的包拯。

包公就没铡过陈世美,龙头铡铡皇亲国戚。这是胡说八道扯淡呢?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朝代的法律,表明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

所有的皇亲国戚的死都是有政治目的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皇亲国戚不可能让一个来百姓就告死的。龙头铡象征着老百姓的一个美好愿望。

但是陈世美这个人有,他不叫陈世美,叫陈熟美,还有个名字叫陈年谷,清朝人。老婆叫秦馨莲,两人一见钟情,白头到老。为什么宋朝的包拯铡了清朝的人了?

话说陈熟美清朝也是个清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书生,就把陈熟美整宋朝去了,让包拯给斩了,给他身上编排了不少事,糟践他。

戏剧中的包公,是理想化的包拯形象。他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半神半凡的超人,白天料理人间的案子,夜晚则主持阴间的讼事。在他的身上,凝聚了**社会下老百姓对于清官的期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不管是少年包青天还是老年包拯在造型上都很统一,漆黑的面容,弯弯的月亮。那么历史上的包拯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其实并非如此。

大家可以去查询一下历史当中包拯的真实画像,从画像中大家可以看出包拯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人,容貌清秀,**白皙,就算说他是美男子也丝毫不过分的,明明是美男子,为何会被谣传成大黑炭呢?难道是因为包拯生前得罪了什么人,有人故意黑化他,所以才将他的形象故意扭曲?其实并非如此。

《宋史包拯传》中收录包拯断案的事情只有一件,后来所谓的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都是后人附会的桥段(宋史记载最能断案的是寇准和宋慈,但是估计是包拯的形象在百姓中更加好流传。比如他的孝,以及在多地当父母官)。这个案件时当时著名的牛舌案。

三十九岁的包拯出任天长县知县,上任不久就遇到一桩棘手的案子。郭建在《执王法》一书中把破案经过写了下来,具体是这样的:天长县有个农民和邻居有过节,但是估计觉得为这事杀人不对,于是他就在夜里偷偷把邻居的耕牛舌头给割了。

耕牛主人一看,尼玛这是哪个缺德玩意干的,就到县衙报案。

尽管包拯在民间家喻户晓,但在正史中的记载比较简略,生平主要事迹载于《宋史包拯传》。在包拯传里并未提到包拯的外貌,但记载了他的一些事迹和性格特征。包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从一个七品知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做到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总参谋长。

他严峻刚正,敢于直谏,同时又两袖清风,不徇私情。不过在当时包拯的影响力还不算大。直到明朝出了一本名曰《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的书,包拯的事迹才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同时因为这本书的描述以及后世戏剧舞台上的塑造的包拯形象,那个“黑脸包公”才在老百姓中根深蒂固。

历史上真有包拯(包青天)这样一个人吗?

13楼:框架结构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

)官场生涯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

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

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

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

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这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广东肇庆)。

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

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或许由于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性格,被大臣们赏识,所以朝廷于庆历三年(1043年)将包拯调到首都开封。这是自从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当时,监察御史虽然没有多大实权,但对包拯来讲,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并且可以对于朝廷各个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实际上,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当时的三司是**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

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在河北,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

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出色的工作,利国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

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任地方官。

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但是,年过六旬的包拯,这时已经夕阳西下。嘉祜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他晚年在家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戒廉家训》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过去**、戏曲多取为题材。

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以后流传日广,形成丰富的传说。遗著有《包孝肃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