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12-05 12:38:55 字数 6189 阅读 1219

1楼:匿名用户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创新能力是指完成创新工作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我们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好奇心,对新事物感兴趣,不断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创新的欲望,尝试去做一些对自己是新的,没有想过、没有做过的事情,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一、创新意识要贯穿数学教育始终

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天性,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们对一切都感新鲜、富于想象。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会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利用最优、最佳、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做题,学生做一些习题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过多的、盲目的、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的习题训练,不仅束缚了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我们日常每一节课都要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思。

我们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从这个方面想,你想到什么”;看到这个条件,你想到什么”。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的习题:一个新建的游泳池长50m,长是宽的2倍,深2.

5m。现在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学生通过读问题:“一共需要贴多少平方米的瓷砖?”马上明白这是求游泳池的表面积。

学生通过读条件:“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知道这是求游泳池的左右面、前后面、下面。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式子:

50÷2=25(m)

50×25+25×2.5×2+50×2.5×2

这时,我追问学生:“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的式子和需要同时左右面、前后面。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50×25+(25×2.5+50×2.5)×2

左右面、前后面需要计算2次,所以我们把计算的式子放在括号内,括号外再乘以2,表示计算2次。

学生在我的不断追问下,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利用已学的乘法分配率,把计算和解题思维达到最优法。

二、从“分析与解决问题”到“发现提出问题”

数学新课标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新课标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强调“发现提出问题”,这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发展,其实就是重视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预习完之后尝试完成书本的习题并且根据本节课,你有什么困惑?请提出一条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有商的不变规律和分数的意义的基础知识,自学本节课困难不大。第二天上课时,有2个学生提出了两条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能不能同时乘以一个小数,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问题2: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而数学大小不变呢?

2个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解决我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我做补充。虽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我上课时提醒学生围绕本课的重点提出有价值的一个大问题,并且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很好地培养,培养了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创新意思,会独立的提出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在此类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抽象、概括、猜想等多样性的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为日后学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一线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时时培养,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种下创新的种子。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2楼:国色天香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些体会。

一、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要想在教学中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就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灵活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设计教学程序。教材是一成不变的,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是非常有限的,往往不足以支撑学生兴趣广泛、深度较高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灵活的整改,才能使教材充满生命力,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例如:

在学习完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后,我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立体物体的空间感,巩固已学知识。使学生从对长方体正方体单一的书本认识到多方面的立体感知。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先将学生分组然后每组发8盒磁带。

二、向学生出示问题:1、你能想出几种包装的方法2、各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并计算出各自的体积与表面积。3、最节省的包装方法是什么。

4、自己动手试着进行包装。通过学生的手操作,装一装、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试一试、议一议,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就对长方体认识已从感性升华到理性,并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使学生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知道,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正是他们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他们深入认识某类问题的开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信任尊重每个学生,热爱鼓励每个学生,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无形中缩短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距离,形成一种凝聚力,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发挥,大胆质疑,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想他人所未想,言他人所未言,提出有一定水平的问题来。

要培养学生“质疑”,教师应做到:一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不能斥责和置之不理;二是要鼓励学生质疑,创设质疑情境。教师出示题目后先不要忙于解答,而应问:

谁能解答这道题?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是我们班的“小精灵”?

讲完应问:谁还有什么问题?谁还有不同意见吗?

老师应该用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三是教师应指导质疑,抓住问题的实质,提高质疑水平。这些,教师应面面俱到,融会贯通,才能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为什么小孩入学前总是天真活泼,问这问那,心中有千万个为什么,但读完小学、中学后,问题少了,几乎没有了,难道是他们都懂了吗?

并非如此,只是我们的教育有意、无意的压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质疑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问学生: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加“都”字?

为什么要加“相同”二字?为什么要“零除外”?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是否也不变呢?

接着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和等式,并要求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结果学生不仅弄清了这些问题,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例如组织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等。让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和相互启发,对社会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思考,自我分析、设计并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启动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在观察中及时的指导,科学地应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

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形的过程。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

”“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的回答来看,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它没有速成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其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度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效。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楼:匿名用户

一、组织与策划——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学是一种有计

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上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要仔细研究了解教材,把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体会用教案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讲授这节或这堂课内容的依据.上课时,根据教案中设计好的学习过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个时间段教师的角色就是组织协调者,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把握课堂进度,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助于探索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师生、生生关系良好、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快乐学习.假如你发现此时课堂学生心不在焉,左呼右盼,你需要采用有效地方式,集中他们的精力,而这个组织不是大张旗鼓的,却是于无声处的,或者是暂时讲课的沉默,或者是表扬专注的孩子,或者是紧盯思想抛锚者的目光,或者是竞争性的评比等等.

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察言观色,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教与学两张皮.而且,就整个课堂而言,它是师生双边的一个活动过程,主体虽然是学生,但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调控.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这个以文本解读为主线,学生能力提高为目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的作用.

二、指导与点拨——拨开迷雾见森林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尽可能的少讲直至不讲.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求知、**、合作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去,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发现新知.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避免学生的思路误入歧途,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能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知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显而易见,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及时加以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想出办法、找出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的目的.

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终生受益.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中,一位老师问学生,像沸沸扬扬的aabb式还能举多少个时.学生纷纷议论开了,如层层叠叠,明明白白……,正当学生各抒己见时,一位男生怪声怪气地说:

“恩恩**,甜甜蜜蜜,卿卿我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对于他们这些似懂非懂的孩子,这位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因为她明白那位学生是故意的,如果这位老师就是你,你准备怎样做?那位老师还是以宽容的微笑展示在孩子们面前,抚摸着那位男生的头说:“是啊,你说得多好啊,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父母恩恩**,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

”学生看到老师的微笑时,也都笑了.笑得是那样的无拘无束.试想,如果当时老师是勃然大怒,那学生这如花的笑脸还会存在吗?

他们如花的心情还会舒畅吗?肯定又是“两眼瞪两眼”的死气沉沉了.此刻,老师就充当了一个教学的引导者.

在宁老师指教圆柱的认识这一课时,关于圆柱的侧面可能是正方形吗?这一问题的设置,就非常的巧妙,他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进行合作学习,在未能一下子得知答案的时候,她没有急于告知,而是在黑板上比划着,学生大胆推理中得出只要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和圆柱的高一样的时候,侧面就是一个正方形.在这一环节教学中,问题具有启发性,教师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这一知识便长时间的留在了大脑里,直接告知的知识远没有自己挖空心思思考得出的牢靠,这需要教师的耐心启发,等待花开.

也就是说,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要就要发挥在他们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时;发挥在孩子有疑需解,思而不得时给他们一架桥;就要发挥在孩子的认识五花八门时把他们引入正途,形成正确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1楼 用户名用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 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以这一目的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价值取向。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进行更高级别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它的主要研究目...

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

1楼 新野旁观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要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等。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 场所 ,让学生的个性...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楼 匿名用户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 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