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南叔小百科
译文:岳阳楼的壮观天下闻名,站在楼北眺望,长江堤坝连绵不绝。
苍翠的草木连绵不绝延伸到偏远的南方,可惜眼前的山河已换了主人。
我被贬谪现在已经五年了,亡国之痛,谪臣之恨,都表现在我变白的双鬓上。
想要题几句诗凭吊古人,江风很大,波浪涌动,我的心不知所措。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登岳阳楼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词句注释:
1、观:景象。阴:水之南山之北。堤绵绵:形容堤坝很长。
2、南服:周朝时,王室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分为“九服”,“南服”指南方较偏远地区。
3、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集双鬓:苦恼而使双鬓变白。诗人于徽宗宣和六年谪监陈留酒税,迄今五年,故有“一谪今五年”之说。
4、茫然:懵然,不知所措。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酒税监。
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
2楼:匿名用户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 ,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陈与义登岳阳楼第二首的赏析
3楼:天天天蓝
《陈与义登岳阳楼》第二首的赏析:
《陈与义登岳阳楼》第二首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
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
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
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原文: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译文: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夕阳下小舟悠悠游过,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晚秋的景色,看日落君山。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色的草,往南边可以看到红色的枫叶。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4楼:东村混混
赏析找不到的。翻译一下意思还是可以的: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 ,看日落君山。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5楼:匿名用户
陈与义(1090~1138)
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历官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早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后期经历了靖康之变,体验到杜甫安史之乱后的遭遇,转学杜甫,作品题材广泛,感时伤事,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如七律《登岳阳楼》之
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等,雄阔豪壮,慷慨悲凉。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五言律诗以清迥峭刻见长。
五言古诗写景造境,观察细密,造语工致。方回(元代文学家)将陈与义与黄庭坚、陈师道合推为江西派的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迥然有别,他重意境,擅白描,显然不应列入江西诗派。陈与义亦擅词作,有清婉秀丽之风。
宋胡注《简斋诗集》30卷(附《无住词》1卷),有《四部丛刊》本,并附元刊《陈简斋诗外集》。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句子翻译)
6楼:小镇之月光
登岳阳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释】
①羁心,羁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昼,整天。③扰扰,纷乱动荡的样子。④悠悠,形容忧思不尽。⑤夕霁,傍晚的晴晖。
【简析】
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
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译文可以去这里看:
http://****tenyensoft.***/scwk/ss/cyy_dyyl.htm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翻译,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翻译!
1楼 瓜在丹佛 作品原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作品译文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 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登岳阳楼两首写出了岳阳楼什么特点
1楼 匲熱螚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整首诗运用陪衬 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 开阔 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登岳阳楼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登岳阳楼两首写出了岳阳楼什么特点
1楼 晓陌 逆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整首诗运用陪衬 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 开阔 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可谓自然浑成,巧夺天功。 登岳阳楼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