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社会小王子
西北地区虽然1300多年没有出过一个状元,却有全国三大文庙之一的武威文庙,这主要是因为古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武威古称凉州,六朝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治。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是“丝绸之路”的要隘,一度成为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在这里形成和发展。
文物古迹有皇娘娘台新石器文化遗址、唐大云寺铜钟、海藏寺、罗什塔、文庙、钟楼、雷台观及碑刻等。
作为古称凉州的武威,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重武轻文一些,据说,武威的地盘上曾经出现过三个武状元!
武威文庙是西北第一大、中国第三大祭祀孔子的寺庙。文庙座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古称“陇右学宫之冠”,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不过儒学院现仅存忠烈、节孝、节义三祠,威武文庙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武威之地重武轻文,古时武夫当政,战乱频发,文人的价值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尊重,他们大多混迹官场幕府,位卑势微,倍受武人的欺凌蔑视,命运悲惨。他们在武夫的淫威之下,或逃或隐,或混世于时,明哲保身。因为他们当时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西北武威之地没有出现状元也是情理之中。
2楼:方法该喝
主要是在当地的文化氛围以及文化气息和教育水平都非常的浓厚,而且传统所以才会有三大文庙这样的名胜古迹
3楼:肖兔兔的大坚果
西北地区是众多文人墨士的聚集之地,为了纪念,后人就建成了三大文庙。
4楼:清风不愿伴九州
虽然西北地区没有什么状元,但是他那里的文化氛围非常的浓烈,所以才会在那里建立三大文庙。
5楼:请务必去见他
虽然没出过什么状元,但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气息也强,所以才建了文庙。
6楼:解忧文化
西北地区虽没出过状元,但那里文化氛围浓厚,出了许多文人墨客,于是在西北建立了武威文庙。
7楼:诗允love诗杰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区,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8楼:匿名用户
是因为当时的人文气息,风土文化,很多才子诗人都聚集在那里,后来就建了很多庙
9楼:油画里的日落
可能与武威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古称凉州的武威,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重武轻文一些,
10楼:朱酌肋祥
历史沧澜来回答,这主要是因为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 西北地区虽然1300多年没出过一个状元,却有全国三大文庙之一的武威文庙。 武威古称凉州,六朝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代沿革,曾为郡、州、府治。
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
一、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区,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据《凉州卫修文庙暨儒学记》碑载: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年),后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及**年间的重修扩建,逐成一组布局完善的建筑群,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明清时被誉“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
二、武威的沿革,能看出武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各个朝代,**都很重视
西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西汉**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西汉文帝(前174年)匈奴占领河西。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击败匈奴,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
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6月,武威郡隶属于雍州,领14县,为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媪围、宣威、仓松、鹯阴、祖厉、显美、左骑千人官等。
北魏:439年,太武帝拓跋焘亲征河西,灭北凉,据河西,境内仍为武威郡,属凉州,武威郡领林中、襄城2县晋初,隶属凉州,辖姑臧、宣威、揟次、昌松、显美、骊靬、番和7县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所姑臧。隋炀帝大业初年(605年),废凉州总管府,复置武威郡,郡治姑臧县,领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县。
隋炀帝后期大乱,东突厥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强盛程度。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臣属于东突厥。
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甘州卫(今张掖)和庄浪卫(今永登),统领河西地区。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在庄浪设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统领河西各卫所。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由庄浪徙治甘州。辖甘州5卫(甘州左卫、右卫、前卫、后卫、中卫)及永昌卫、凉州卫、庄浪卫、西宁卫、镇番卫和碾伯、镇夷、古浪、高台4个守御千户所。
总结:武威一直是中原和西域的咽喉要道,各个朝代在此都重视武备,但同时,也要教化百姓,故明朝修建武威文庙,旨在文武兼修,管控中原与西域的交流。
11楼:雍凉总管
因为前凉张氏为儒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