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吮磷鵪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2楼:二年级2班54人
汪老师告诉你:孔子和孟子到底是什么关系?
孔子和孟子历史上有什么的称号,孟子与孔子并称为 孟子与孔子有什么之称
1楼 匿名用户 世时已被誉为 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 至圣 3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孟子,北宋神宗元丰六年,孟子被追封为 邹国公 ,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孟子为 邹国亚圣公 ,明嘉靖九年,孟子被尊封为仅次于 至圣 孔子的 亚圣 。 2楼 214度禁...
简述孔子和孟子君子观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 简述孔子和孟子君子观的异同
1楼 奔跑的窝牛的家 二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是一个十足的奴隶社会的拥护者和改良者,他希望在基本不触动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在政治上进行改良,以 德 礼 取代 政 刑 ,他提倡 泛爱论 使民以时 ,他要求统治者必须注重 贤 德 的修养,积极提出 举贤才 。孔丘的 政治方案 就是所谓的 长治久安 ...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孔子和孟子被尊为“圣
1楼 航哥 1 丘 仲尼 春秋 鲁 思想家 教育家 老子 儒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2 战国 思想 轲 孔子 3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他母亲问 学习怎样了? 孟子漫不经心地说 跟过去一样。 孟母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 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