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好快乐的小猪
重视礼仪的事例:
1、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 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 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 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 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 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 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 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 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 的尊师典范。
2、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 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 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 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 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 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 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 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
“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 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3、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 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
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 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 死臵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
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 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终于断了气。杨香的父亲终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 虎的伤害。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
杨香,年十四岁。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 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
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2楼:moto威廉二世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急需关于遵守规则的事例,帮忙找几个关于遵守规矩的例子 谢谢
1楼 匿名用户 列宁与卫兵的故事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 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 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
关于情人节送礼物的那些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楼 寂寞哥 送礼确实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这里贴份礼物含义给你,希望能给你带来点灵感! 1。围巾 我永远爱你 2。 信 我想念你。 3。 花儿 我希望把我的名字放在你的心上。 4。 书 我相信你很聪明。 5。 口香糖 我希望跟你交往得很久。 6。 香烟 我讨厌你。 7。 本子 我希望看你的天真的爱...
关于敬业的小故事,以内。谢谢了,关于敬业的小故事,100字以内。谢谢了! 10
1楼 彼岸的暗夜 在荷兰,一个初中刚毕业的青年农民在一个小镇找到了门卫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年。在这个清闲的岗位上,他没有悠闲,而是选择了打磨镜片,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技艺超过了专业水平,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人士都高,借助他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世界还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