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安徽省名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这里说的前面,指的是离开查果拉哨所,往日喀则方向去的一个山口。
这个山口是哨兵们往返查果拉的必经之地,那里有一棵树。至于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前往查果拉的哨兵不太清楚。因为大家的心里只装着高高在上的查果拉,人们最迫切的愿望是想早点上到查果拉哨所去。
路上有没有树,对于他们仿佛不太重要。
可是上到查果拉的人都盼望早点离开查果拉,因为那里就连一棵树也没有。工作组的人倒好,来了扫几眼就盼着走,走了就不愿再来。可哨兵们即使走了,也随时都有可能被召回。
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即使逃出了查果拉,也逃不出风雪。因为他们熟悉查果拉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看惯了没有树的查果拉。绿色反反复复被从他们记忆的库存里抽走抽空,装满他们视野的是褐色的沙粒,填满他们脑海的是排山倒海的沙粒,写满他们人生履历的是坦克载不走的沙粒。
终于在一个晚秋,一个摘掉军衔的老兵见到了前面那棵树。
在查果拉待了三年的老兵,从没奢望能见到树。如今,树的出现,让他内心动荡不安、无所适从。司机看着他望树的眼神,不待请求,自动为他停车,好像那棵碗口粗的树就是在那里等他。
他飞一般跑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树。
那是一棵扭曲的红柳树,就像从水中捞出后被拧干的被单。纵横交错的树纹上布满了大小不同的茧疤。谁也不知它歪着身子在这里长了多少年。
看它丑陋的姿势,过路的人谁也不想搭理它,更不用说陪它合影留念了。它只能原地踏步一辈子,不像老兵,可以挪动步子,往前,往前,勇往直前,向着家的方向,作飞奔的姿势。
对一棵树而言,无论朝哪个方向挪动,即使只有半步,都是要命的事。
老兵像是想起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在树前,号啕大哭……
司机抬手,看了看手表,点燃一支烟,长吁一口气,没有吱声。几只麻雀从枝头落到地上,紧接着,落下的还有一片羽毛和几片亮黄黄的叶子。白花花的阳光,笼罩着树影,风一吹,光斑晃动。
老兵站起身,找出背包绳,费了很大的劲,栓住树上一根向左长的枝条,狠狠地绑定在树的主干上。做完这件事,他就上车走了。没想到,还没等他离开**,老兵哭树的消息就被人当做新闻或故事传遍了**,甚至有导演听了这个传奇的细节后四处找他。
在电视人眼里,这是剧本难以刻画的生命情节。
这一切,回到故乡的老兵,全然不知。
老兵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前面有棵树,尤其在困难重重的生活面前,那棵树成了他有力的支撑。每次醒来,那根枝条都在向右生长,向上攀越。他改变了树的长势——右边的上方是查果拉。
查果拉啊查果拉,你没有树,哨兵就以树的名义,和你站在一起。
如今,他已经老了,但前面那棵树却很年轻。要是有来世,老兵说他不愿再做哨兵了。做一名哨兵,在查果拉很容易被人想象得过于庄严、伟大和虚妄;他只想做一棵树,长在查果拉的前面,只想让大家看到他真实的平凡和渺小,还有永远的年轻。
(选自《青春潮》2009年第10期)
1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妙处?(6分)
12.试分条加以概括文中“树”的形象特征。(5分)
13.简要分析下面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6分)
14.这篇散文意蕴丰富,给人以深思。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8分)
(1)“老兵像是想起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在树前,号啕大哭……”根据文意,**老兵究竟想起了什么?(4分)(可就某一点谈)
[参***]
11.(1)文章标题既指地理位置上的树,即在离开查果拉哨所,往日喀则方向去的一个山口上长着一颗树;(2分)又指哨兵的思想方向上的“树”,即在指引哨兵们进步、追求的方向上的“精神之树”。(2分)(2)标题含蓄丰富,一语双关,统领全文。
(2分)
12.(1)外表丑陋。(2)意志坚定,性格坚强。(3)追求执著。(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5)平凡而伟大。(每点1分)
13.(1)绿色反反复复被从他们记忆的库存里抽走抽空,装满他们视野的是褐色的沙粒,填满他们脑海的是排山倒海的沙粒,写满他们人生履历的是坦克载不走的沙粒。
反衬(2分)(答铺垫也可)。以环境的恶劣反衬树的坚强。(或为下文具体写树的精神作铺垫。)(1分)
(2)几只麻雀从枝头落到地上,紧接着,落下的还有一片羽毛和几片亮黄黄的叶子。白花花的阳光,笼罩着树影,风一吹,光斑晃动。
侧面烘托。(2分)为老兵的“大哭”渲染气氛,体现了老兵的“大哭”产生的影响。(1分)
14.①哨兵自身的价值和精神得到了理解。
②从“扭曲的红柳树”身上,老兵想到了哨兵们工作环境的恶劣。
③期待更多的人来关心“扭曲的红柳树”,理解、支持哨兵的工作。
④想到了自己离开了查果拉,但还有他的同事战友还在继续监守哨卡,为不能与他们继续战斗而遗憾、伤感。
(言之成理即可)
(2)“在电视人眼里,这是剧本难以刻画的生命情节。”你怎么理解这句话?(4分)
生命的意义在于做有价值的事,并且这种有价值的事能获得理解。而这种理解需要某种形式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真诚的、自然流露的、毫无雕饰的。艺术源于现实,作为从事艺术创作的电视人最需要这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现实素材”。
(言之成理即可)
2楼:灵梦天使
这里说的前面,指的是离开查果拉哨所,往日喀则方向去的一个山口。
这个山口是哨兵们往返查果拉的必经之地,那里有一棵树。至于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前往查果拉的哨兵不太清楚。因为大家的心里只装着高高在上的查果拉,人们最迫切的愿望是想早点上到查果拉哨所去。
路上有没有树,对于他们仿佛不太重要。
可是上到查果拉的人都盼望早点离开查果拉,因为那里就连一棵树也没有。工作组的人倒好,来了扫几眼就盼着走,走了就不愿再来。可哨兵们即使走了,也随时都有可能被召回。
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即使逃出了查果拉,也逃不出风雪。因为他们熟悉查果拉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看惯了没有树的查果拉。绿色反反复复被从他们记忆的库存里抽走抽空,装满他们视野的是褐色的沙粒,填满他们脑海的是排山倒海的沙粒,写满他们人生履历的是坦克载不走的沙粒。
终于在一个晚秋,一个摘掉军衔的老兵见到了前面那棵树。
在查果拉待了三年的老兵,从没奢望能见到树。如今,树的出现,让他内心动荡不安、无所适从。司机看着他望树的眼神,不待请求,自动为他停车,好像那棵碗口粗的树就是在那里等他。
他飞一般跑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树。
那是一棵扭曲的红柳树,就像从水中捞出后被拧干的被单。纵横交错的树纹上布满了大小不同的茧疤。谁也不知它歪着身子在这里长了多少年。
看它丑陋的姿势,过路的人谁也不想搭理它,更不用说陪它合影留念了。它只能原地踏步一辈子,不像老兵,可以挪动步子,往前,往前,勇往直前,向着家的方向,作飞奔的姿势。
对一棵树而言,无论朝哪个方向挪动,即使只有半步,都是要命的事。
老兵像是想起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在树前,号啕大哭……
司机抬手,看了看手表,点燃一支烟,长吁一口气,没有吱声。几只麻雀从枝头落到地上,紧接着,落下的还有一片羽毛和几片亮黄黄的叶子。白花花的阳光,笼罩着树影,风一吹,光斑晃动。
老兵站起身,找出背包绳,费了很大的劲,栓住树上一根向左长的枝条,狠狠地绑定在树的主干上。做完这件事,他就上车走了。没想到,还没等他离开**,老兵哭树的消息就被人当做新闻或故事传遍了**,甚至有导演听了这个传奇的细节后四处找他。
在电视人眼里,这是剧本难以刻画的生命情节。
这一切,回到故乡的老兵,全然不知。
老兵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前面有棵树,尤其在困难重重的生活面前,那棵树成了他有力的支撑。每次醒来,那根枝条都在向右生长,向上攀越。他改变了树的长势——右边的上方是查果拉。
查果拉啊查果拉,你没有树,哨兵就以树的名义,和你站在一起。
如今,他已经老了,但前面那棵树却很年轻。要是有来世,老兵说他不愿再做哨兵了。做一名哨兵,在查果拉很容易被人想象得过于庄严、伟大和虚妄;他只想做一棵树,长在查果拉的前面,只想让大家看到他真实的平凡和渺小,还有永远的年轻。
(选自《青春潮》2009年第10期)
1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妙处?(6分)
12.试分条加以概括文中“树”的形象特征。(5分)
13.简要分析下面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6分)
14.这篇散文意蕴丰富,给人以深思。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8分)
(1)“老兵像是想起了什么,‘扑通’一声,跪在树前,号啕大哭……”根据文意,**老兵究竟想起了什么?(4分)(可就某一点谈)
[参***]
11.(1)文章标题既指地理位置上的树,即在离开查果拉哨所,往日喀则方向去的一个山口上长着一颗树;(2分)又指哨兵的思想方向上的“树”,即在指引哨兵们进步、追求的方向上的“精神之树”。(2分)(2)标题含蓄丰富,一语双关,统领全文。
(2分)
12.(1)外表丑陋。(2)意志坚定,性格坚强。(3)追求执著。(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5)平凡而伟大。(每点1分)
13.(1)绿色反反复复被从他们记忆的库存里抽走抽空,装满他们视野的是褐色的沙粒,填满他们脑海的是排山倒海的沙粒,写满他们人生履历的是坦克载不走的沙粒。
反衬(2分)(答铺垫也可)。以环境的恶劣反衬树的坚强。(或为下文具体写树的精神作铺垫。)(1分)
(2)几只麻雀从枝头落到地上,紧接着,落下的还有一片羽毛和几片亮黄黄的叶子。白花花的阳光,笼罩着树影,风一吹,光斑晃动。
侧面烘托。(2分)为老兵的“大哭”渲染气氛,体现了老兵的“大哭”产生的影响。(1分)
14.①哨兵自身的价值和精神得到了理解。
②从“扭曲的红柳树”身上,老兵想到了哨兵们工作环境的恶劣。
③期待更多的人来关心“扭曲的红柳树”,理解、支持哨兵的工作。
④想到了自己离开了查果拉,但还有他的同事战友还在继续监守哨卡,为不能与他们继续战斗而遗憾、伤感。
(言之成理即可)
(2)“在电视人眼里,这是剧本难以刻画的生命情节。”你怎么理解这句话?(4分)
生命的意义在于做有价值的事,并且这种有价值的事能获得理解。而这种理解需要某种形式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真诚的、自然流露的、毫无雕饰的。艺术源于现实,作为从事艺术创作的电视人最需要这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现实素材”。
(言之成理即可)
窗外的银杏树阅读答案,窗前一棵银杏树阅读答案
1楼 幽璎珞 1 接银杏树的特征赞美 我 的老师 2 我的理解是,虽然时间无法留住,但 那夹在小男生课本里的那枚精美的书签 ,把老师无私的奉献定格在了那里,如书签般的精美 3 美丽的容颜时光的流逝而流失 无私而又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 4 老师朝黑板上写字,老师的衣袖太短了,露出一截胳膊。他觉得那截干...
有一棵树会感谢我阅读,《有一棵树会感谢我》阅读题 答案
1楼 匿名用户 树上有10只鸟,一枪打了一只,能用四枪打下来吗? 幼儿园小朋友说 10 1 9,树上还有9只鸟。 小学生说 树上还有0只鸟,因为打了一只,其余9只被惊飞了。 中学生说 树上还有1只鸟,打了一只,惊飞了8只,还有一只是聋鸟。 恋人说 树上还有2只鸟,的那只架在树枝上了,另外一只是他的爱...
两棵树的阅读答案
1楼 匿名用户 这个呢1 指大风大雨。 规模大来势猛的事件。 2 不可否认,有一天他定会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3 可能是因为,大树的根深重新进入土壤了,可是还未来得及适应新环境得以养息,残留的枝叶吸走树干中的养料,于是枯死了 4 意图是 通过大树需要根深才能叶茂这个简单的生息道理,告诉我们,只有像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