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什么做成的古琴需要用什么材料做?

2021-03-05 22:00:49 字数 5134 阅读 5716

1楼:匿名用户

当然是木头啦。但是具体是什么木头我也不知道。一共7根弦,一文一武,外加宫商角徵羽。

特点是声音特别小(因为就是一根木头,没有共鸣腔),但也是因此成就了古琴,符合古人宁静淡泊这种审美观点。发音上很有讲究,演奏法非常多(百余种),弹什么音反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反而发音的过程。(其实中国民间传统乐器大多都是这样)

我就知道这么多,望采纳啦,手打辛苦。

2楼:匿名用户

古琴的文化和内涵,对于你的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就不说这些了,捞点干货说。

面板:多由梧桐木或杉木等质地松软的木头制作。也有用泡桐制作的,但若干年后音色品质下滑。

底板:多由梓木等质地紧密的木头制作。但也有面板底板都用梧桐木或杉木制作的,少。

岳山、龙龈、龈托、呈露、冠角(也叫焦尾)等配件:多用紫檀、红木等质地坚硬的木头制作。

雁足、轸子:多用紫檀、红木等质地坚硬的木头制作,也有用玉石和牛角等硬质材料制作的。

绒剅(也叫绒扣):多用弹性小的丝线制作。

灰胎、漆面:多用鹿角霜或八宝灰(多种珍贵的宝石、矿石研成粉末),混合生漆(大漆),多次刮涂在琴身表面形成大约2~3毫米厚的灰胎,灰胎外还有上大漆作为面漆。

劣质琴有的灰胎用瓦灰,漆用化学漆或腰果漆,甚至是钢琴漆。

弦:目前多数使用尼龙钢弦,外面包裹尼龙,里面是钢芯,音量大,余音长,表面光滑,弹奏时摩擦声小,上弦相当费力,但音高不易变动,保养方便。

少数琴人使用丝弦,用蚕丝和一些胶质制作,音量小,余音相对较短,表面相对粗糙,但音色沉静古朴,有韵味,上弦相对轻松,但弦易受温度湿度影响而跑弦,需经常上弦,相对钢弦来说易断,保养麻烦,贵。

现在也有合成材料制作的琴弦,如“龙人冰弦”,音色介于钢弦和丝弦之间,表面光滑,略带丝弦韵味,还减少了钢弦的金属味。

琴徽:多用贝壳制作。也有用白玉或**制作的,少。

古琴是有共鸣腔的,也就是“槽腹”,它的挖掏技术对音色有很大影响。

3楼:匿名用户

面板选材质松透的木料(其实没有严格限制 常见桐木、杉木)底板选相对面板坚硬的木料(常见梓木)

其他配件多是质地坚硬的木料(什么黄花梨、鸡翅木这些都可以用)弦最初是丝弦(蚕丝),现在还有尼龙、钢丝

徽位一般是贝壳、玉石什么的都可以

灰胎:随意,瓦灰、鹿角霜、八宝灰(就是8种东西的粉末 什么玛瑙啊玉石啊这些)都可以,鹿角霜效果最好

漆:传统使用的是生漆(割下来的然后经过些许处理去除杂质的),也有用腰鼓漆的(这个只是个叫法 成分我没研究过)。

4楼:匿名用户

做古琴的,古时候,叫做木匠,现在叫做大师。

呵呵,开个玩笑 。

http://****tudou.***/programs/view/d8uzydatudm/

给你一个不带广告的。

古琴需要用什么材料做?

5楼:小熊熊

材质琴身材质是影响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的面板一般为桐木或杉木制,底板为梓木或楠木制。木材必须风干,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且音色不好。

木料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斫琴者常搜罗各种陈年古木(古墓败棺或是古宅梁柱)用来斫琴。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

古琴面板上先要用漆灰作一层灰胎,这样可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最常用的漆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调和而成的鹿角灰。古琴表面涂以中国大漆(生漆),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漆,少数用朱色、褐色和紫色。

待漆干透后,用油石蘸水细磨古琴表面。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

琴徽共13个,多用螺钿或玉石制成。

琴弦传统的琴弦为丝弦,现代采用尼龙钢丝弦。

丝弦是将规定数目的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弦胶的缸内,以使丝弦不会再松散。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 丝弦共有三种规格,“太古”为标准弦,“中清”最细,“加重”最粗且弦外缠丝。

按《与古斋琴谱》所述,“中清”琴弦最佳,因为其音色最为细腻清脆。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断、演奏难度高。

尼龙钢丝弦是在钢丝外包裹尼龙层制成的,具有音量大、强度高、音准稳定的优点,逐渐取代了丝线成为了古琴的主流。不过也有人认为钢丝弦金属味过重,而传统丝弦独特的音色是无可取代的。

古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龙龈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

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古琴上弦器,可以卡在雁足上,然后用调音扳手拧紧,与古筝的琴钉类似。上弦器对于力气小,拉紧琴弦缠在雁足上有困难的人是很方便的。但是这种上弦多显累赘,并未普及。

6楼:匿名用户

主要的工艺材料有老杉木或桐木、红木、梓木、紫光檀、天然纯生漆、鹿角霜、云母徽、定制尼龙钢弦等,古琴的面板要桐木或者杉木;底板用梓木和楸木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雁足、轸等这些用红木。

主要就是这些,但如果你想自己斫琴,个人不建议自学,斫琴需要有大师级斫琴师亲自指导才行,可以先去看看售品牌琴的琴坊是怎么斫制的,再考虑是否自学斫琴。

古琴原称是什么?

7楼:心者琴也

古琴原称“琴”或“七弦琴”、“瑶琴”、“绿绮”、“焦尾”等,名列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近代为区别西方传入的诸多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始以“古琴”名之。而别的民族乐器在古代各有各的名称,比如“筝”、“阮”、“箫”、“笛”、“磬”等,“琴”在古代一般特指古琴。

8楼:仓木赖赖

古琴原称“琴”或“七弦琴”,名列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9楼:匿名用户

原称琴。亦叫瑶琴,七弦琴。古琴只是后世为和钢琴等乐器有所分别而称。。

古琴是什么?

10楼:水清月隐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拨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琴的**无从稽考,不过中华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

神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传说,但无考古支持,应为附会之说。甲骨文中有琴字,不过它可能从像箜篌这种中东竖琴发展而来,而箜篌最早出土样本是在新疆省且末县,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至前200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与琴相似的最古实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筑和十弦琴。

筑长度与现代琴相仿,而十弦琴长度是现代琴的一半,琴体较厚,琴面不平,无徽位。战国中期和西汉则有比现代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弦琴面板呈曲线,琴头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有一足,很像单足的夔,有礼器的象征。

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1]据史料记载春秋时诸侯宫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师“为氏,如师旷、师文、师襄和师涓等。史载他们都有高超的琴艺。

而在先琴时期琴被用于伴奏和演唱,称为“弦歌”。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可见当时琴已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战国时期随着**的不断进步,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

而琴作为主要的乐器,被士人赋予礼制修心养性的功能和审美,所谓“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后人附会作有《孔子读易》和《泣颜回》两琴曲。

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师旷、伯牙、雍门周、孔子等。

11楼:匿名用户

是一个比较小的古筝——我是快乐小尾巴,爱琴就来古琴水群吧!329749953

古琴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12楼:匿名用户

古琴最早出现于周朝,关于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而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所以古琴最早应出现在周朝。

周朝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抚琴悠闲为主,古琴成为民间深受古人喜爱的乐器,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曰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意思是今日有听众在场,我来弹琴一番。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佳话美谈,中间就有伯牙抚琴,后为纪念钟子期摔断琴弦,从此弃琴。

扩展资料

中国四大古琴介绍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1、号钟:小白称君,公子纠因夺位之罪被判断首而亡。公子纠去后,小白曾弹奏号钟琴,声声无奈,闻者落泪。

2、绕梁: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后整天弹琴作乐,连续七天不上朝,后楚庄王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古琴样式。一说为古琴别称。

汉代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司马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4、焦尾: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怎么做一张古琴?用什么材料最好,古琴需要用什么材料做?

1楼 紫苑丶 古法斫琴,对琴材要求非常苛刻,由于生态及环境的破坏,最重要的材料 符合斫琴的木材或极匮乏,或受到保护,难以采用。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古人对琴材及音韵总结有 四善 苍 松 脆 滑 和 九德 奇 古 透 润 静 圆 匀 清 芳 之说。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 魅力之一。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

古琴的徽是怎么做的呀,古琴的徽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有一本叫《贾复氏语林》的古书制上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相传蚕最乖巧,作茧时往往能遇物成形。有一寡妇,独居一室,长夜倚枕,不能安睡。她就倚在床头,从墙孔中看邻居家中的蚕做茧。 第二天,蚕茧的形状都有点像这个寡妇的面形,隐隐约约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蔡邕见了,就将蚕茧买回来,缫丝后制成琴弦...

我想学古琴,需要什么条件么,我想学古琴,需要注意哪些 10

1楼 你大爷 对手指没有条件,如果手指长度不好,弹的时候手的姿势可以适当变一下。我大拇指就特短,弹得时候只有其他四指比正常的稍微收一些。 其实我觉得弹琴怎么弹无所谓,顺手,好听就行了。 毕竟琴音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 ps请各位记住中华五千年的乐器 古琴。而不是用假指甲弹的古筝 我想学古琴,需要...